也許并沒有人意識到,在車輛事故現場,廠家安全技術人員收集的各種數據經過分類處理,最終會反饋到汽車設計階段用來對車輛安全性提出改進方案。隨著汽車安全科技的進步,已經變被動安全防護為主動防護,而且未來汽車安全防護的發展趨勢將是“預見性安全措施”。
人對危險做出反應需要一段時間,但是在高速行駛狀態下,減小這段時間對避免或者減輕事故傷害十分重要。電子設備相對于人腦的反應速度要快得多,而且不受情緒、疲勞程度和外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隨著汽車控制系統的電子化和系統化,在人腦做出反應前由電子設備對探測到的危險進行處理變得可能。
奔馳“碰撞”前調整裝備發揮氣囊功效
奔馳是最先應用預見性安全措施的企業,在2002年的奔馳S級上,第一次出現了Pre-Safe預防護安全系統。當危險情況出現時,Pre-Safe能夠自動監測到碰撞的征兆,馬上啟動主動預防措施,包括收緊安全帶;調整坐椅角度,將駕駛員和乘客的位置調整至最佳狀態,從而使安全氣囊更具效力;關閉車窗、天窗;增加制動系統內部壓力等措施。同時它會通過ESP電子穩定系統以及其他電子裝備識別出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操作行為,在這種危險情況下,一系列設備將會干涉駕駛員的行為,包括收緊制動、降低發動機動力輸出等。而車內則可以通過警示音以及震動的方向盤提醒駕駛者。
雷克薩斯障礙物前主動制動
當然,奔馳的這套系統還僅僅是起到預警的作用,因為歐洲人不希望過多的電子設備干涉他們的駕駛,但日本人卻希望電子設備完成更多的工作。于是在雷克薩斯上一套基于主動巡航設備的碰撞避讓裝置被開發出來。在有可能發生追尾或者快速接近障礙物的時候,這套系統可以在提醒駕駛員的同時采取自動制動的措施。但由于運行的可靠性和平順性沒有達到很理想狀態,這套系統并沒有得到很大規模的應用。
沃爾沃“追尾”前制動力調整到最大
沃爾沃作為世界上最為注重安全的汽車品牌之一,從它們的角度對預防性安全裝備提出了方案。追尾警告系統最近幾年在高檔車中被廣泛采用,沃爾沃的CWBS追撞警示系統就是其中之一。當車輛以較高速度接近前車時,感應裝置會迅速判斷出追尾危險,然后一整套相關設備會瞬間被調動起來:儀表臺上方的紅色二極管警告燈伴隨著急促的警告音高頻閃亮;同時,制動系統的壓力也被增加到最大,這樣制動力可以在制動踏板被觸碰到的瞬間得到最大的釋放,而且反應速度更快。一般在這種強度的聲光警告下,多數駕駛者都會迅速將腳從油門踏板上挪開并大力踩下制動踏板,所以沃爾沃并沒有像雷克薩斯一樣將自動制動的功能包含進這個系統。
BLIS并線視線盲點警示系統是另一個近年來流行的設備。幾乎所有車型從B柱到車尾部分的盲區都很難消除。沃爾沃汽車在位于后視鏡下方的一個感應裝置就專門用來監視這個區域,當有車輛出現在盲區中時,后視鏡上的警示燈就會點亮,直到這輛車駛出盲區為止。
目前這些繁復、昂貴的安全性裝備還只能出現在那些身價不菲的高檔車上,但由于這些裝備對于安全性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它們就像安全氣囊一樣會經歷一個普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