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蓄電池:誰來“清理門戶”?
2006年7月,上海1號鉛的價格為1.07萬元/噸左右,到2006年9月已上漲到了1.32萬元/噸。就在昨天,上海1號鉛的價格則飆升到2.6萬元/噸,由此可見這段日子鉛價的漲幅已悄然超過150%。原材料的暴漲使得置身于這個行業的企業前景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一、定位
電動車蓄電池屬于怎樣的行業
如果一個行業有幾百家甚至成千上萬家企業,這樣的行業就是低產業集中度行業。在這樣的行業,沒有行業龍頭或者行業龍頭占有的市場份額極低。
蓄電池正是低產業集中度行業。自2005年實行了生產許可證制度以來,到目前為止,發證企業已超過930家,加上大量的沒有許可證的作坊式企業,估計總量超過2000家。中國有大量的低集中度行業,如:飼料行業有14000家企業,農藥行業有2600家企業,白酒行業有30000家企業等等。
二、機會
機會一:低集中度行業是機會行業
如果一個行業有幾百家,幾千家或者說幾萬家企業共存于市場,一定被眾多企業攪得混亂。如果一個行業里企業眾多,并且中小企業都能生存,說明行業起點低,對手力量薄弱。如果打亂仗還能夠生存,說明利潤空間大,機會多。
面對混亂的市場,普通企業看到的是“混水摸魚”的機會,優秀企業看到的是“一統江山”的機會。
市場混亂產生機會,微波爐市場不混亂,但格蘭仕獨霸市場,其它企業有機會嗎?火腿腸市場不混亂,但火腿腸行業已達到連假冒產品都賠錢的程度,其它企業有機會嗎?
凡是凈化的行業,基本上都是寡頭或獨家壟斷的行業。而那些已經凈化的行業,都曾經不同程度的混亂過。最后的成功者就是在混亂的市場抓住了機會,最終脫穎而出。當市場相對凈化后,后來者就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海爾的張瑞敏曾說:“如果等市場凈化了再做市場,企業也會像不良現象一樣被凈化掉。”
機會二:市場混亂不等于競爭激烈
混亂通常是危機企業的應急之策,自救之道,當企業實在沒有其它辦法時,就會采取降價、促銷等措施干擾對手并自救,此時恰恰是“收拾”對手的最佳機會。一個混亂的行業中,通常有大量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大量弱勢企業的存在就是企業成長的機會,因為企業畢竟不愿意面對規模強大的對手。
因此,市場混亂不等于競爭激烈,反而是行業競爭不激烈的標志。
飼料行業有14000家企業,一家料企業的老總,當業務員提出競爭激烈,市場難做時,他回答道:“如果這個行業只有兩三家企業了,還有你的機會嗎?”
三、對策
誰來“清理門戶”
在一個低集中度的行業,大大小小的企業活的得很滋潤,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每天都有小錢進。
一個行業從分散走向集中的拐點,往往是一個企業快速崛起并開始“清理門戶”。“清理門戶”意味著曾經活的很滋潤的中小企業的成批死亡。
“清理門戶”最常用的手段是價格戰,當一個優勢企業拿主流產品打價格戰,并把主流產品的價格壓低到中小企業的死亡線時,中小企業就會成批死亡,市場迅速向優勢企業集中。
價格戰是產業集中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中國的價格戰不是打的太多了,而是打的還不夠。只要一個行業還有成千上萬家企業活的很滋潤,更慘烈的價格戰就一定還未曾到來。
很多營銷人的重大誤解在于:把降價當做價格戰。這是對價格戰的歪曲,什么是真正的價格戰?只有是價格低于很多企業的盈虧平衡點,降價導致企業大面積虧損并成批死亡時,才是真正的價格戰。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傾銷,不是價格戰。”對于那些沒有規模優勢的中小企業來說,價格低于盈虧平衡點,似乎是傾銷,但對于有規模優勢的企業,仍舊有利潤,何談傾銷?
四、結果
低集中度企業的快速崛起或死亡
在產業集中過程中,90%甚至99%的企業將要死亡,一個巨型企業的成長是以成百上千家企業的死亡為代價的。
產業集中過程中,幸存者是少數。你不去整合別人,就會被別人整合。一個企業的崛起之日,可能就是其它企業的滅頂之日。誰先崛起,誰付出的代價就更小,就搶占先機,占領行業制高點,并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幸存者。畢竟率先崛起者面對的是規模更小,更容易對付的對手。率先崛起,其規模必須達到有資格,有能力發動價格戰和“清理門戶”的水平。對于多數企業來說,常規增長速度根本無法適應這種需要,必須以超常規手段來實現快速崛起。
除了快速崛起,大多數低集中度行業的企業沒有其它選擇。
蓄電池行業隨著原料不斷上漲,中小企業特別是外資企業不斷進入,昔日滋潤的日子還會長遠嗎?居安必先思危,如何成功實圍,快速崛起將是蓄電池行業企業決擇的不二法則及出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