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油發動機叫板新能源技術
高油價壓力催生了新能源技術熱。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從年初的每桶60元漲至99元,突破百元指日可待。11月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也順勢而動,專家預測,漲勢仍將繼續,再加上燃油稅開征在即,與燃油掛鉤的用車成本將大幅激增。
一時間,各車企的新能源計劃紛紛浮出水面,成為當下的造車熱點,但是由于市場化運用仍存在難以逾越的障礙,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汽車產品的競爭力仍非搶眼的新能源技術,而是高升功率的節油環保發動機技術。
“遠水”難解“近渴”
從市場來看,新能源技術目前遠沒有迎來真正的春天,幾乎所有的新能源技術都存在短期內無法規模化生產的短板。
最早投放市場的混合動力技術因造車成本過高而使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至今仍銷售乏力;純電動車技術推廣更難,成本過高、安全性難以保障、充電時間過長以及充電站等基礎配套缺乏都在制約其規模化發展。
另外,有專家認為,新能源技術的廣泛應用除了要得到市場的認可外,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量產。
很顯然,面對頻頻上漲的油價,新能源技術這弘“遠水”仍解不了市場的“近渴”。專家預測,由于油價不斷上漲和燃油稅開征在即,高升功率的節油發動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占據市場的主流。
據專家介紹,節油發動機技術相對成熟是被廣泛市場化的原因。所謂節油發動機通常升功率較高,也就是常說的小排量大功率,可實現最少的能源換取最大的動力。以上汽通用五菱的B系列發動機為例,升功率高達52.2千瓦,不僅達到了國家鼓勵的優秀小排量車標準,而且比同排量車油耗低、動力性強。
行業專家認為,中國的能源戰略應用“兩條腿”走路,以研發高升功率的發動機為起點,同時著手進行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在目前新能源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仍要以開發節油發動機作為主要方向。
市場為有準備的人敞開
“現在國內的油價即使是上調了,但相對國際油價仍然是偏低,所以國內油價還會上漲。”對于國內油價的未來趨勢,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袁鋼明認為,國家發改委此次上調的幅度不大,因此還存在上漲可能。
根據記者調查,本次油價上調幅度雖然不大,但卻使大部分消費者同樣也嗅到了油價將持續走高的氣息,油價再次提高是遲早的事情,因此一些有意購買大排量汽車的消費者紛紛轉向更節油的汽車產品。
面對油價不斷上漲的趨勢,很多車企在節油發動機研發上可謂是先知先覺。
“早在2005年,我們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發節能性突出的高升功率發動機,但從行業大趨勢看,開發出既節油動力性又強的B系列發動機將對未來市場具有積極作用。”上汽通用五菱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無獨有偶,大眾一汽生產的1.4TSI發動機、豐田的VVTi發動機技術、本田的VTEC發動機技術,包括上汽通用五菱的B系列發動機,這些都是節油的典型代表,并且具有相同的特點,即高升功率。可以看出,高升功率的發動機同臺競技的溫度將日趨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