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音響發燒友都知道麥景圖的大名,也沒有發燒友不知道神秘的麥景圖的輸出變壓器,甚至有很多人把麥景圖的成功盡數歸功于它的輸出變壓器。歐美音響傳媒把這個輸出變壓器蒙上神圣的光環,日本發燒友把它當神一樣崇拜,并稱其“技術高深無法仿制”。
麥景圖的膽機和晶體管機絕大部分都采用了輸出變壓器,但它們的設計并不相同。晶體管機因為使用大功率晶體管作輸出,輸出的阻抗較低,可以直接驅動喇叭,因此現在的晶體管機中只有麥景圖仍然使用輸出變壓器。這種輸出變壓器在晶體管機中主要是用作校聲和美化,并不是為了阻抗匹配,因此在晶體管機中使用的輸出變壓器是自耦變壓器,輸入與輸出共同使用一組線圈,并在線圈的不同長度位置上,分別拉出不同阻抗的抽頭。有0、4、8、16Ω的阻抗抽頭與揚聲器連接。
麥景圖輸出變壓器的最大特色體現在它的膽機的輸出變壓器上。麥景圖公司成立之初便向美國政府申請了六項專利,其中一項就是引以為傲的變壓器專利技術——多線并繞法。
1951年,麥景圖在50W-1的改進型50W-2中開始采用多線并繞的變壓器。直到1955 年A-116后級推出后的MC系列放大器,多線并繞輸出變壓器也達到設計與實用的巔峰。在50年代,麥景圖及其勁敵馬蘭士將環型變壓器運用在自家的功放上。
所謂“多線并繞法”,是預先要計算好變壓器需要有幾組抽頭,該抽頭需要多大的麥景圖輸出變壓器的秘密電流,然后選擇好漆包線的規格以及漆包線的數量之后,將這幾十條漆包線同時平行絞在一起,成為一大股,然后再將這一大股漆包線緊密纏繞在兩個C型鐵芯合起來的橢圓形的環形鐵芯上。由于使用線徑較細的漆包線繞制,在相同的截面積中,可以容納較多的線圈,而線圈與線圈之間的空隙相對減少,讓線圈能夠更緊密地貼近鐵芯,以減少空間的浪費。
將所有漆包線一起繞在鐵芯上的最大好處就是每一組線圈(不論初級或次級)都能夠獲得平均的電磁感應量,因此不會有因內、外圈感應量不同而造成的誤差。也不會有相同匝數的線圈,直流阻抗與交流阻抗不同的情況發生。麥景圖的輸出變壓器制造中最困難的就是把絞在一起的漆包線以每組線圈皆以兩根漆包線作為最基本的串、并聯單位進行調整,以獲得不同的電感量及電流大小。由于Mclntosh的輸出變壓器線圈混絞和并聯,使它的線圈直流阻抗很低。有一款輸出變壓器從ǖ終T88陽極的直流電阻,僅有19 5Ω,一般的輸出變壓器可達近百歐姆。
正是因為輸出變壓器的特殊工藝,麥景圖放大器的實際輸出功率往往大于標稱功率,而且頻寬甚至超了許多現代的晶體管機。以MC60后級為例,此機使用6550功率管作推挽方式輸出。當以60瓦全功率輸出時,頻率響應為20~30kH0、16~ 60kH0 ,當降低輸出功率為30瓦時,頻率響應為10~100kH1。
麥景圖還有一項別人難以仿制的技術,就是使用漆包線的耐壓及耐熱特性相當好。一般膽機的輸出變壓器容易燒毀,最主要是普通漆包線耐壓不足,尤其是高壓繞組電壓一旦上升至漆包線額定的絕緣電壓,線圈之間就會跳電擊穿,破壞漆包線表面的絕緣漆,致使短路燒毀。因此大多數變壓器,尤其在高壓繞組部份都會保護性地加上絕緣隔離層,以降低跳電的機會。
麥景圖輸出變壓器的特制漆包線不僅耐高壓能力一流,耐熱性也同樣一流。通常麥景圖輸出變壓器故障的原因不是因為電壓擊穿,也不是過熱燒斷線圈,而是用來串、并線圈的焊錫耐受不了高溫先熔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