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McIntosh,我想最為經典的莫過于那永恒不變且令眾多發燒友魂牽縈繞的外形設計。黑色的玻璃面板、順滑流暢的鋁合金邊框裝飾,看似分體實乃合二為一的外形設計,令人永遠難忘的湖水藍指針式功率表,再配上只有在老式收音機上才能見到的鍍鉻直紋式旋鈕及翹板形開關等這些上世紀早期的時髦設計,如今你只有在McIntosh身上才得以見到,五十多年未曾改變過,也許永遠也不會有任何變化。作為一名發燒友如果你對McIntosh稍有了解的話,相信對之面板布局應有所熟悉,排列之整齊且為全對稱方式,是筆者所見過之各類放大器中最為絢麗奪目的,而這一切在MA—6900的身上可謂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美麗漂亮如九寨溝之五花海般的指針式功率表對于發燒友可說是一記致命的誘惑,這可真如朱自清筆下的女人一般,“女人是磁石,男人是軟鐵”。在這里似乎應為“湖水藍是磁石,發燒友是軟鐵。”這兩個指針式功率表雖然對于MA—6900是否靚聲并沒有多大的關系,但它們卻與之中間的McIntosh商標一樣,成為了任何一家公司亦無法與之替代的象征。
時間進入了21世紀,時代也在前進,人們的觀念也起了相當大的變化,從復古走向了前衛。但這一切對于McIntosh來說似乎并沒有多大的影響,依然是我的個性,我精彩!傳統的外觀加之傳統的樂音,這也許才是真正的McIntosh吧,傳統、高雅、貴氣、經典!這一點從McIntosh那極具代表性的鍍鉻直紋旋鈕亦可看出,左右兩端之大旋鈕分別是平衡控制和音量調節,中間的五個小型旋鈕則是McIntosh傳統的五段頻率均衡器。自筆者玩音響以來對于Hi—Fi音響一直以為“簡單既是美”,但當筆者聽過、玩過McIntosh后,才發現原來Hi—Fi也有如此玩法的。McIntosh之所以會在放大器上設計如此眾多的頻率均衡器均是由于數字唱機發明之后,由于其輸出頻響過于平直的緣故,而早期的模擬音響是與之不同的,它更多的是需要人們采用一些多段頻率均衡器來進行調節,故而現在已經很少在放大器上看見頻率均衡了,可能McIntosh是音響界中唯一一家在所有放大器產品中均保留了此功能的音響公司。他們以為無論怎樣的手段要想使之發燒友得到靚聲那就必須采用一些適當的頻率均衡來與之補償,再加上每個人皆有不同的喜好,這樣做亦有利于各自對聲音進行有利的調節。此五段頻率均衡器從面板上看可在30Hz、150Hz、500Hz、1.5KHz、10KHz等五個頻點上進行±12dB的調校,而無論何時你皆不用擔心MA—6900的諧波失真,其諧波失真始終控制在0.005%以內。
上面筆者為各位詳述了McIntosh最具代表性的鍍鉻直紋旋鈕及美侖美奐的湖水藍功率表,那么同樣在MA—6900這臺極品放大器上亦有許多McIntosh的設計發明,其Power Guard(功率防護電路)指示燈便是其一。當放大器輸出功率過高為此可能造成過載時,為防止放大器及揚聲器的損壞,此時Power Guard(功率防護電路)電路就會自動啟動,啟動最明顯的標志便是介于功率指示表與旋鈕之間的指示燈。也許有些發燒友看到這里一定會說,此種功率防護電路在現今很多放大器乃至于一些DIY土炮產品中都存在,這有何特殊的,但當你看了筆者的以下介紹便有所明白,它的運作并非僅僅是簡單地將揚聲器與放大器斷開,而是在確保低失真的前提狀態下,降低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同時點亮指示燈提醒用家降低音量,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使發燒友不會為此付出一筆昂貴的維修費用,同時亦不會產生任何因過載而造成的削頂失真。
在MA—6900玻璃面板鍍鉻直紋旋鈕的下方便是McIntosh之傳統設計—按鍵,此排按鍵被正中的3.5mm耳機輸出插孔分為左右兩部分,左方為信號源輸入選擇,右方功能則稍顯復雜了些,分別為單聲道模式、輸出模式控制(1#鍵為控制揚聲器端子之用、2#鍵為控制前置放大輸出端子之用)、靜音控制、等響度控制及最為醒目的紅色待機電源開關,右方稍靠上些的則是MA—6900的主電源船形開關。
有了MA—6900美麗的玻璃面板介紹,那咱們也不能不提一提它那簡潔不簡單的后面板,一直以來許多Hi—Fi放大器的后面板都不甚復雜,與現今人們所衷愛的家庭影院放大器來比,那可真是簡潔了許多,MA—6900亦是如此,可是對于Hi—Fi放大器來說,MA—6900的后面板卻并不怎么簡單哦!它為用戶提供了六組RCA雙聲道輸入和一組XLR平衡輸入端子,其中最右方的一組為兩用型,可以決定該端子是用于高電平輸入還是LP唱頭輸入,這也就是說一些資金不甚寬裕的LP迷們可以暫時借用MA—6900上的這個接口來聆聽LP那美妙舒緩的音樂,亦可以對模擬音響進行一番粗淺的了解。似乎現在的合并式功率放大器都比較偏向于將合并電路前置化(不知筆者的這種稱謂對與不對),MA—6900亦然如此,不過它與之不同之處就在于是將前置電路與功率放大電路是完全分離的設計,其中前置放大電路設有兩組輸出,其中一組經短線可回饋至功率放大的輸入端子,另一組則可驅動另外的后置放大器。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MA—6900亦可作為前置放大器以和其后置放大器相搭配釋放出更為精妙絕倫的音樂以供諸位愛家欣賞。
在MA—6900的身上除了有這些可為常見的各類輸入輸出端子外,還設有一些發燒友難于常見(亦不怎么常用)的3.5mm接口端子,為PowerControlMain、PowerControlAcc、PowerControl 1&2和DATA Ports、等,另外還有一種Ext Sensor接口,此接口可與McIntosh研發之WK—4/WK—2型入墻控制面板進行相互連接,這些接口看似并無多大用處,可當你一旦擁有了McIntosh旗下其它產品時,這些接口便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它可使你的設備自動開關電源、自動輸入選擇等,乃至于你可同時在不同的房間收聽不同的音樂,形成真正的第二聆聽區。
只要是對McIntosh稍有了解的朋友相信都知道這是一家以膽機見長的音響公司,想想曾經的世紀經典之作與今日之驚世大手筆是如此的令人難忘,1962年的經典之作MC275膽機及C22膽前置是那樣的勾人魂魄,令多少人士大掏荷包;1964年首次將晶體管引入前置放大器,并將其市場化,同時推出至今為眾多發燒友所推崇的劃時代的C24前置放大器;世紀之交McIntosh又向全世界的膽機燒哥們推出了其50周年紀念版放大器MC2000后置放大器;緊接著更向各位AV燒友們推出了全新的合并式數字接收放大器MHT—100,這也是McIntosh自成立之日起首次向全世界推出其AV類產品,但這并不意味著McIntosh就不再需要Hi—Fi了,對于Hi—Fi,它依然情有獨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后McIntosh再次向發燒友們推出了一款膽后置放大器—MC2102及堪稱21世紀驚世大手筆的極品前置放大器C2200 Gold,據說此款前置是專為MC2000發燒友而訂制的,亦在這一年向一些發燒友推出了今天的主角MA—6900極品合并式放大器。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McIntosh的膽機是受到怎樣的推崇與衷愛,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之石機無人喜愛,事實上依然有眾多的McIntosh擁躉者與之相捧,這不僅因為它之外觀的復古化,更因其McIntosh的設計師一直致力于維持其永恒不變的妙韻,即便是MA—6900這樣的大型合并式放大器亦有許多獨特之處,揚聲器端子便是最好例證,在筆者所玩過和見過的放大器中(包括膽機)還未曾有哪一款機型能有如此齊備的揚聲器接口,不僅可以接駁4Ω、8Ω的揚聲器,還可接駁市面上并不多見的2Ω揚聲器,此種做法使得放大器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可處于最佳工作狀態,而且音質、音色亦不會有任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