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忽悠 編輯教您如何選大空間車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對于家庭用戶來說,車內空間絕對是購車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不少人都會拿幾款心儀的車型作比較。尤其是受到更多80、90后追捧的兩廂車型,消費者對于這類車的內部空間要求更為苛刻。
雖然極力想比較出哪款車內部空間最優秀,但大多數人仍然使用最“土”的辦法,以車身尺寸和軸距作為參考依據,來估算車內空間。其實我們不否認長軸距對于車內空間提升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但僅這一因素,根本無法體現真實內部空間。因為可絕對空間的因素太多了,其中包括:外觀設計、內部設計、機械結構等等,它們都會對車內空間造成影響。所以為了避免您在今后購車中陷入誤區,本文將拋開車身尺寸與軸距,為您講述您如何才能買到一款令人滿意的大空間車。
通過車身尺寸與軸距參數 判斷車內空間大小合理嗎?
說到如何選大空間車型,一些網友肯定會脫口而出:那還不簡單嘛,選車身大的,軸距(前后輪間距)長的車準錯不了。其實這種辦法并不靠譜,軸距尺寸固然重要,但它的確很難作為衡量車內空間的重要標準之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寶馬3系與本田思鉑睿的軸距尺寸相差不大,甚至寶馬3系的軸距要略長一些。但兩車內部空間表現卻截然相反,思鉑睿的空間要比寶馬3系大不少,所以這個事實就很難用僅看軸距的方法來解釋了。其實造成這種情況,主要由于日系與德系車的造車理念差異化,與機械結構不同決定的。所以對于如何選購大空間車來說,除了可以直觀看到的車身尺寸與軸距參數外,的確還要關注不少細節東西。在下面的文章中,筆者將會從前排空間、后排空間、儲物空間、行李箱空間(點擊可直接跳轉至相關介紹)幾方面入手,為您做詳細解析。
一、前排空間需要注意哪些
1、調整坐姿
當您坐到駕駛席時,首先需要做得工作就是調節座椅位置,保證雙腿自然彎曲后,可以靈活踩到踏板。而且身體坐直后,手臂向前伸,手腕可以搭到方向盤上方,這樣的距離說明,您的座椅位前后置基本合適了。當然,再有就是座椅高低調節了。
一般情況,不推薦您將座椅調的調的太高或太低,水平視線保持在方向盤上方20厘米左右,而且可以透過方向盤,看到儀表盤顯示,這樣的高度基本就算合適了。如果座椅太高或太低的話,會導致駕駛視線變差,而且不能真實體現頭部空間。有些車的方向盤可以上下、高低調節,所以它可以多少彌補座椅位置欠佳的情況。此外,在座椅位置調整完畢后,您要做的就是要體驗下后視鏡效果。
2、頭部空間充裕嗎?
座椅位置調好后,首先要體驗下頭部空間,向斜上方看,是否會有明顯的壓抑感,而且頭部與車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情況,刻意追求流線型外觀的車型,頭部空間都會相對壓抑一些。但大多數人并不太喜歡的“方盒子”車型(北斗星、秀爾),通常會有不錯的頭部空間。
5、駕駛席左腿空間充裕嗎?
還有一點細微之處就是左腳放在休息踏板上時,左腿是否會緊貼門板,空間是否寬裕,也是駕駛席空間需要注意的。因為長時間駕駛手動擋車,起起停停的路段免不了經常踩離合踏板,所以左腿擁有充裕的休息環境同樣很有必要。一般情況,有些車型尺寸較寬的車型,座椅兩側的空間相對寬裕一些。還有就是門板內凹的話,腿部空間也會更好。
4、左腿是否會經常碰到擋把?
有人會說,腿碰下擋把兒怎么了(一般指手動擋車型),這也能算是影響車內空間分一部分嗎?其實您可以試想下,在腿碰到擋把兒的一剎那,您已經妨礙了駕駛員的正常駕駛,所以不經意間同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所以如果坐在副駕駛的話,一般會預留出駕駛員掛檔空間,所以實際使用空間相對變小。細心的您不妨在買車時,也關注下副駕駛的左腿是否會經常觸碰到擋把兒。
----------------------------------------------------------------------------------
相關閱讀: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