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適時做減法 草原試駕長安新CS75
自主品牌最常用來提升性價比的方法就是堆配置,15萬級別的產品科技配置能媲美豪華品牌35萬以上的車型。由于成本所限很多產品大量采用供應商低端解決方案,拼拼湊湊每一個爆點都涉及到就開始大吹大擂了。然而長安新CS75簡直是個奇跡,科技配置的版本和多媒體硬件的采用相對奢侈,APA全自動泊車、ACC全速自適應巡航、PAB預警輔助制動、LDW車道偏離預警、LCDA智能并線輔助(帶追尾&開門預警)、360全景泊車系統、環視行車記錄系統,科技配置全面的可怕。
雙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與中控多媒體大屏效果極佳,中控屏向駕駛員側傾斜7°,在強光下中控屏幕幾乎感受不到反光,分辨率高整體顯示效果非常好。
inCall系統表現也是相對全面,高德導航、在線音樂電臺、智能語音、4Gwifi各項功能十分齊全,功能之間基本依靠智能語音來整合在一起。最讓人驚艷的是inCall整套系統的UI設計,極簡的icon加上寫意的背景主題,再到優秀的交互設計,長時間使用發熱問題也不嚴重。
全液晶儀表盤擁有三種主題方案,可以跟隨駕駛模式自動切換或者手動切換,顯示效果不錯信息量大,通過三指輕劃就能將中控屏中的導航或者音樂信息投射到儀表盤上。小問題也是有的,許多未激活的圖標依舊顯示、大量數字沒有字號上的卻別,底下水溫油表一排排列也不夠整齊。還特地顯示蓄電池電量,在中控屏幕上也有顯示,這未免讓人有些出戲,優秀的電路設計和蓄電池健康保障是任何一臺車都必須達到的,這根本無需顯示在儀表盤中。這和奧迪儀表盤顯示機油刻度一樣,有些奇怪。
長安新CS75的P擋的設計比較特別,以觸摸按鍵的形式設置在擋桿左側,個人認為這個位置并不合理。駐車的操作流程往往是踩剎車——掛P擋——拉手剎,用慣Autohold的流程則無需拉手剎。所以Autohold這個按鍵的使用頻率是非常低的,和手剎也沒有邏輯上的使用聯系,甚至于它們更是相抵觸的兩個按鈕,按過Autohold的不需要按手剎,習慣按手剎的則用不到Autohold,將這兩個按鍵放在一起對使用的便利性沒有幫助。
每次駐車都必須按的P擋按鈕不是實體按鍵無法盲操,每次都必須查看指示燈確認是否掛入P擋(新CS75的P擋邏輯是任何擋位停止情況下都可直接通過按鈕掛入P擋)。P擋按鈕大小還不如Autohold大,從操作權重和使用頻率上來考慮,這樣設計非常令人費解。事實上,將Autohold按鈕與P擋按鈕的位置互換,并且進一步加大P擋按鈕的大小,這樣更符合以用戶為核心的設計原則。
總體來說長安新CS75的科技配置是溢出的,現在連新能源車上的常見配置也不放過了,停車難汽油車常用自動泊車電動車則多為鑰匙遙控泊車,長安新CS75兩項配置一起來。實質上以目前大多數用戶的駕駛習慣來說,360全景影像才是對倒車幫助最大的配置,自動泊車往往在一臺車整個壽命周期中都用不了幾次。多做減法,削減冗余配置,無論是把這部分成本讓給客戶還是反哺研發都是更好的選擇,合理萬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