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鄭》第1期 歐拉R1的“崩潰”設計
內飾的對稱式設計其實已經不算新穎了,如果你注意觀察就不難發現,新上市的車型大多采用環抱式的造型,為駕駛員一側營造出更強的“儀式感”。但作為一個強迫癥晚期的我,還是對傳統設計情有獨鐘,畢竟兩邊兒的東西一樣,所以看起來也更舒服,這跟指導價沒什么太大關系,就是喜歡。
這一坨塑料猛地看上去還真有那么點兒“仿皮”的視覺感受,但摸上去真的是邦邦硬!不過整體的握感和尺寸還是能夠hold住我這雙大爪子的,轉向時的手感屬于極度輕盈的那種,如果你以前開的都是液壓轉向助力的車,那剛上手的時候估計您一個不小心就原地掉頭了。
三幅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鍵手感還算滿足使用需求吧,雖說并沒有什么阻尼感,但起碼比“某域”的指紋大王強了不少。不過最讓我接受不了的就是它右側中間的按鍵是個“實心兒大蘿卜”,雖然從事這個行業多年,明白高低配車型會有差異,也見過不少左邊有右邊沒有的設計,但接受不了就是接受不了。這就跟我不愛吃蔥似的,并不會因為你天天給我吃餡兒餅我就能喜歡它。
這臺試駕車從接車到還車我和它交流了大概一周的感情,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這套多媒體系統了。注意啊,這里并不是說它的材質和美觀度有多優秀,模仿的痕跡還是存在,但車機整體的UI設計和識別率不會讓你產生抵觸的情緒,即便我說話有點兒大舌頭,它也沒嫌棄我。
類似的設計我在Mini和老款大眾的車型上也見過,看上去挺新穎的設計卻著實挑戰我多年養成的習慣,平常開自動擋的車型右手基本處于“北京癱”的狀態,但自從接觸了歐拉R1以后,我發現常年癱瘓的右手又開始迸發出新的活力了,不過好的一點就在于它天天都能給你新鮮感。
本著“盤它”的理念體驗過這款歐拉R1后,發現如今提到“國產”二字代表了更多的是創新,多年積攢的造車經驗讓長城汽車在使用便捷性和底盤調校方面有著自己的見解和優勢,不過新鮮感十足的設計所帶來的除了能讓人眼前一亮之外,也的確在挑戰著老司機們多年以來養成的使用習慣,但“習慣”是相對而論的,對于那些剛剛接觸汽車的年輕人來說,先入為主便是習慣。從新能源車型的角度來看,雖說萬物皆可盤,但盤得住續航的才是王牌,351km的數據很搶眼,如果能在電池的保溫性上下下功夫,那么冬天的它,在眾多對手面前也一定會更加搶眼。(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鄭鵬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