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體驗比亞迪“漢”E-Seed GT純電超跑
【太平洋汽車網 2019上海車展】上世紀末,日本用NSX與GT-R兩款超跑為世界證明了大和民族可以造好車;這個世紀初,當新能源大勢來臨,一家造電池起家的深圳企業,正欲用一款用我們民族命名的超跑,印證中華民族絕非只能造廉價車的工業垃圾制造者。
待他日成型量產,遠銷海外,傲嬌的歐美列強便不敢妄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來歷:實力原創 一洗雪恥
比亞迪出身并不體面,一開始山寨九代花冠(比亞迪F3),接著山寨老款雷克薩斯RX(比亞迪S6),最搞笑的是連四眼的老款奔馳SLK也山寨了一遍(比亞迪S8)。很多人曾經嘲笑過比亞迪,筆者剛剛入行時也對其出品連連抨擊。
然而,大部分自主品牌走完山寨之路嘗到甜頭之后,還會繼續抄下去,三大件永遠都是仿制的,每次換代都是殼子更換。
比亞迪則是另一種畫風 —— 在實力逐漸強大之后,這家車企成立了強大的研發部門,2018年統計的研發人員超3萬,當年研發資金高達85.35億元,從發動機到變速箱到底盤,從電池到電機到電控,所有東西都可以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銷售!
或許比亞迪很不愿意提以前的黑歷史,但筆者非常愿意拿出來做這個比較,因為比亞迪真正給“中國制造”四個字長臉了,而現在中國還有很多不知廉恥的自主品牌依然在山寨老款CR-V的底盤,仿制大眾TSI發動機的結構,三電技術除了外購之外就再無他法。
這次比亞迪拿上展臺的“漢”插電式混合動力超跑,是比亞迪呈現新能源研發硬實力的一個案例,但它絕非只是用來拍板海外品牌的,它還是用來打臉某些自主品牌的。
外觀:中國力量 紅動全場
比亞迪崛起的內在原因是核心技術全數自主研發,就連IGBT芯片模塊這種需要巨額投資和超長時間研發的項目都自力更生;外在原因則是海外設計團隊的加入,最大的明星便是奧迪前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Wolfgang Egger),他是全球現役汽車設計大師名單里最老資格的一位大神 —— 瓦爾特·德·席爾瓦(Walter de'Silva)之高徒,是比亞迪汽車設計三大主力之一。
全球十大現役汽車設計大師 | |||
姓名 | 國籍 年齡 | 經典作品 | 如今效力 |
瓦爾特·德·席爾瓦 Walter de'Silva | 意大利 67歲 | 奧迪R8 奧迪TT 大眾CC | ARCFOX |
彼得·希瑞爾 Peter Schreyer | 德國 65歲 | 大眾甲殼蟲 起亞K5 | 起亞 |
何歌特 Gert Hildebrand | 德國 64歲 | MINI家族 西雅特Leon | 博郡 |
邁克爾·莫爾 Michael Mauer | 德國 56歲 | 保時捷Panamera 奔馳SLK | 大眾 |
羅伯特·吉埃里托 Roberto Giolito | 意大利 56歲 | 菲亞特500系列 | 菲亞特 |
沃爾夫岡·艾格 Wolfgang Egger | 德國 56歲 | 阿爾法·羅密歐8C | 比亞迪 |
阿德里安·范·霍伊東克 Adrian van Hooydonk | 荷蘭 54歲 | 寶馬X3 寶馬6系 寶馬7系 | 寶馬 |
呂克·東克沃爾克 Luc Donckerwolke | 比利時 53歲 | 奧迪A4 賓利飛馳 | 賓利 |
馬里克·雷克曼 Marek Reichman | 英格蘭 52歲 | 阿斯頓·馬丁One-77 | 阿斯頓·馬丁 |
戈登·瓦格納 Gorden Wagener | 德國 50歲 | 奔馳S級 奔馳EQ 邁巴赫6 | 戴姆勒 |
艾格大神進入比亞迪之后,為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Dragon Face”家族設計語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眼前的這臺E-Seed GT跑車,是“漢”混動超跑的概念狀態。(下文稱“E-Seed GT”。)
看汽車設計,先看比例。江湖傳說中,比亞迪E-Seed GT概念車的長寬高為4950/1890/1490mm,軸距為2940mm。然而從現場圖可以猜出,設計師(非艾格)旁邊的這臺E-Seed GT不可能有1.5m高,不然會顯得特別臃腫。
關上鷗翼門之后,再看整體比例。四輪把角,中間車門線條像一個A字母豎起。因為黑色A柱和黑色車頂的存在,E-Seed GT概念車的視覺重心更低。
如果您也注意到側裙空力套件離輪轂下沿只有多近,那也清楚這臺軸距夸張的GT跑車之最小離地間距會有多么吝嗇,進出地庫或會遇上不少麻煩。
在前后翼子板處,還有比亞迪設計師點綴的“龍爪式刻痕”,單側四條刻痕形成一組氣流通道,增強下壓力并降低風阻。
E-Seed GT前臉造型基于比亞迪“Dragon Face“設計語言打造,設計師為這款“EV Dragon Face”開創出全新設計,賦予“龍須”造型以新的功能,將其從純裝飾轉化升級為視覺效果極強的日間行車燈。
此前曾說傳言稱,E-Seed GT將是采用比亞迪DM插混技術,這就意味著一臺2.0T汽油機將在前方,P3電機與P4電機各在前后軸輔助。不過,上海車展的比亞迪發布會上,比亞迪給出了最終的答案 —— 這將是一臺純電動超跑。
設計師還結合了純電動車型無需大面積進氣的產品特性,將“龍嘴”設計向兩側延伸,前唇造型整體性更強,增強視覺寬度的同時,還能夠增加下壓力。
車尾部分,E-Seed GT的后窗玻璃應用了“龍脊”元素,布置了一組共五條的擾流板,并將高位制動燈結合進去。
尾部設計并沒有采用傳統尾翼或可變升降尾翼來破壞整體的優雅,而是將氣流引入行李廂蓋與尾燈之間的夾層,通過內部空氣動力學通道設計達到降低風阻和增加下壓力的作用。
此外,設計師還創造性地使用了貫穿式箭羽尾燈,夜間點亮效果就如一根穿云箭。
內飾:暫時保密 僅供遐想
E-Seed GT的內飾采用上、下層次分明的儀表臺,布置了智能化的車機系統三屏互聯。
在人工駕駛模式下,屏幕分開,左側屏幕作為儀表顯示駕駛信息,中間屏幕顯示車輛狀態、導航等功能界面,右側屏幕用作副駕駛乘客的專屬車載娛樂設備,功能區隔清晰。
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可隱藏式方向盤收縮進儀表臺,左右兩塊屏幕向中間滑動,與中屏合并成一塊完整的長屏。
儀表臺上,觸屏設計取代了傳統的擋把和按鈕,其中一個類似start按鈕的裝置是經過全新設計的“BYD heart”,實則是一塊可以取下來的電子“鑰匙”。當駕駛員進入車內并將“BYD heart”嵌入輔儀表臺后,車子將在瞬間被激活。
在乘坐體驗方面,據比亞迪介紹,E-Seed GT的座椅帶有與外觀呼應的“龍脊”元素,車門板還帶有“龍鱗”元素的圖案設計,二者均采用真皮縫制,質地柔韌,觸感細膩。
內核:純電驅動 國內最強
由于混動結構只是傳言,那么E-Seed GT只有純電動一種技術路線可選。
比亞迪暫未公布E-Seed GT的具體性能參數,僅表示新車從0km/h加速到100km/h僅需2.9秒,在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可以超越600km。
在剛過去的2018年,比亞迪品牌在中國車市的寒冬中逆勢大豐收,第四次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15年~2018年)。
筆者并不認為比亞迪的產品是完美的,它離完美還有非常遠的一段距離,更不是迪粉們所說的那種秒殺全球競品的無敵存在。我欣賞比亞迪,是因為經歷了比亞迪最黑暗的山寨時代,又親身經歷到這家企業斥巨資研發汽車技術的時代。
目前中國還有多少車企,還在用抄過來的老平臺技術去騙中國消費者,他們賣力宣傳的中控大屏、全景天窗、座椅按摩根本不是汽車的核心配置。因為,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才是最重要的配置,電池、電機、電控才是最核心的科技。
中國汽車工業即將迎來一個歷史轉接點,絕大多數車企將會倒閉,就像目前的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一樣,這是一個“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必經之路!我們需要大部分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倒閉,讓出人才資源與原材料,給有前景沖出亞洲、邁向世界的車企讓路。
(文:太平洋汽車網 黃恒樂 / 攝: 太平洋汽車網車展前方報道團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