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遲到的決斗 BBA劍指2025新能源大戰
要說全世界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絕對大戶,中國市場已經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絕對的第一。自2015年推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并預告將在2020年結束補貼,當時大家都認為是政府在給國產純電動汽車企業一個提前搶跑的機會,并且都猜測2020年會成為真正的決戰元年。但是誰能想到,德系BBA三強愣是把決斗又延后了5年--預計2025年。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請看我細細道來。
說到“起得早,吃個飽”,寶馬在BBA三個品牌中真的是“名副其實”。寶馬集團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全球第一戰略”,言稱寶馬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出速度。并且誓言在ACES(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服務化)所代表的四個未來創新方向加速布局,開拓創新,帶領行業轉型并保證未來可持續成功。甚至提出寶馬將系統化地推進全品牌、全系列的電動化,從傳統的汽車制造業,轉型成為高檔出行領域領先的科技公司。
寶馬 745Le
寶馬也提出了面向2025年的宣言,寶馬要在全球范圍內推出的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包含12款純電動車型,并計劃占有電動車市場15%-25%的份額。
寶馬530Le
看過《權力的游戲》的朋友都知道,宣言是最靠不住的東西,我們還要看一看寶馬都做了些什么。憑良心說,寶馬新能源汽車這幾年的表現,在BBA三者中真的是最努力,也是最有成效的。
從目前推出的車型來看,是豪華品牌中電動產品譜系最完善的企業。目前寶馬有6款新能源產品在售,其中寶馬5系插混和寶馬X1插混在國內生產銷售;同時進口的BMW i3/BMW i3s、BMW i8/BMW i8敞篷跑車也在中國市場全部投放;寶馬iX3也將國產化。按照規劃,到2025年,寶馬集團旗下新能源車型預計將增加到至少25款。而就在去年,寶馬與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也正式敲定,新品牌也將成為寶馬旗下MINI車型走向電動化的重要一環。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寶馬在新能源方面的產品序列,以及今后幾年的籌備情況:
雖然在這期間,寶馬經歷了“之諾”品牌的糾結,也面臨“升級換代遲緩”的質疑,同時更對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異軍突起的挑戰,但是寶馬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8年,寶馬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銷量超過了14萬輛,較上一年增幅達38.4%,不僅創下了寶馬集團新的全球銷量記錄,更是占據了17%的歐洲市場份額以及9%的全球市場份額。
寶馬X1 xDrive 25Le
寶馬 X5 xDrive45e iPerformance
與傳統燃油車只需要考慮車輛本身的情況不同,新能源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也需要車企一并考慮在內。寶馬在中國與特來電、星星充電、依威能源、普天等幾家充電樁運營商杭合作,推出了“即時充電”的服務品牌,寶馬與上述運營商聯名在100多個城市分布了近8萬根公共充電樁,同時還為購買寶馬品牌新能源車的消費者免費提供私人充電樁,以及基礎安裝的服務。對于奧迪和奔馳來說,這是寶馬在中國市場提前出發了3年的絕對優勢。
純電動版MINI
對于車企來說,光有規劃是不夠的,必須有工廠將規劃中的車型產品逐一制造出來。寶馬采用兩手抓戰略保障新能源汽車產能。一方面,寶馬加強與華晨汽車的合作,在沈陽建立動力電池中心:2017年10月,寶馬位于沈陽鐵西的動力電池中心正式投產;2018年5月,寶馬在沈陽的動力電池中心二期項目破土動工,預計2020年投入生產;另一方面,寶馬也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進一步擴充新能源車型的產品序列和產能,與長城汽車合作的“光束汽車”就是抱著這一目的。雙方致力于MINI純電動車型的本土化生產,位于常州的工廠也被曝正在開工建設。
總之,寶馬學習當年大眾品牌進入中國的經驗,“起得早,吃個飽”。所以,如果說德系BBA三個品牌在中國市場誰過的最滋潤?恐怕莫過于寶馬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