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性打動自己 東風日產軒逸車主訪談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掐指一算,從1959年開始日產正式發布BLUEBRID這個車系開始(軒逸是BULEBRID車系進入國內后中文名稱),“軒逸”這個車系已經走過了60年共14代車型。當然了,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2006年后的軒逸才是熟悉的軒逸,在這年東風日產正式引入軒逸車系,并在13年時間內創造出累計超過300萬臺的銷量成績。今天,我們請來了4位軒逸車主來做一期車主訪談,看看他們買車、用車的小故事。
今天請來的4位車主有設計師、銷售,也有曾今的追風少年,但他們最終的選擇了軒逸。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的選車過程和用車過程都與我們想象中的普通人一樣,看車、選車、下訂,看油耗、輕油門、注重舒適性,沒什么電視劇里常見的起伏跌宕的情節,整個過程平淡得就像一杯純凈水。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持久不變,也才會顯得彌久珍貴。
而與他們交流過后,我發現他們中最終選擇軒逸的理由有比較高的相似度,那就是因為座椅的舒適性以及車內空間表現打動了自己所以才作出這個決定,反而對外觀、動力的要求沒那么高。而實際上這恐怕是各位車主在選車時就把照顧家人放在了第一位,這也許也是許多軒逸車主考慮的地方。
譚先生于2014年1月購買了這臺高配的軒逸,那時候譚先生準備結婚,覺得對于新家庭來說一臺車還是十分必要的,在一番挑選后最終選擇了軒逸。
當初還看過什么車型?為什么最終選擇軒逸
這臺軒逸是譚先生的第二臺車了,之前家里已經購買過一臺老款的軒逸,所以在選擇第二臺車時并沒有將軒逸考慮在內,而是考慮卡羅拉和朗逸。但在看過實車后,覺得當時的卡羅拉和朗逸在空間、舒適性方面都差了點意思,而軒逸在這兩點表現都很不錯,再加上但是軒逸的廣告詞“我是軒逸我是好爸爸”也打動了自己,所以最終還是選擇軒逸,最終落地價在15.3萬左右。
喜歡軒逸哪些地方?
譚先生對于軒逸的外觀還是挺滿意的,而且外觀整體配置在當時同級別中也是挺高的,像LED日行燈這些配置,在當時的同級別車型中并不常見。
對于譚先生來說,車內的舒適性才是讓他下定決心最的最大原因,在試過好幾臺車后,譚先生認為相對其它備選車型,軒逸的舒適性有很大的優勢。
在動力方面,譚先生對于這臺1.8L發動機的評價還是挺高的,動力足夠,油耗也不高,日常開的話油耗也就6.2L/100km,跑高速還能再低點。另外變速箱也很平順,作為家用車是一個加分項。
對于這臺軒逸,還有哪些地方覺得可以改進?
譚先生對于軒逸整體還是比較滿意的,在外觀內飾、配置方面都覺得很適合自己,但有兩個地方覺得可以改進一下。
14代軒逸剛上市,對于新車怎么看?
對于剛上市的14代軒逸,譚先生認為新車還是挺年輕的,自己也喜歡這樣的改變。
何先生這臺軒逸購買于今年的6月份,由于愛人剛懷孕,所以也等不到新一代軒逸上市了,在綜合考慮后選擇了次頂配軒逸。
當初還看過什么車型?為什么最終選擇軒逸
這是譚先生的第三臺車,之前是飛度和逍客的車主。在這次買車的時候希望能同時照顧到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在看過杰德、凌派、卡羅拉之后,軒逸在舒適性方面的表現打動了自己。并且在同價位中軒逸的用料也是排名前列了,再加上較大的優惠幅度,性價比非常高。
喜歡軒逸哪些地方?
對于何先生來說,軒逸最吸引他的地方莫過于是舒適性了,他想給剛懷孕的愛人一個舒服的乘坐體驗,基于這點考慮,何先生才pass掉其它備選車型并最終選擇了軒逸。
在買車的時候,對愛人的照顧是何先生最大的考慮,所以除了軒逸的座椅舒適性外,何先生對這套動力總成平順的表現也是非常滿意。
除了舒適性方面的考慮外,何先生選擇軒逸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何先生認為軒逸的外觀還是比較年輕的,自己也不是年紀很大,所以選車的時候也把外觀考慮在內。
對于這臺軒逸,還有哪些地方覺得可以改進?
也正因為何先生還是年輕人,所以對電子設備的依賴還是挺大的,不過軒逸前排USB接口還是偏少了一點,而且手機也沒什么適合的地方放置。
14代軒逸剛上市,對于新車怎么看?
對于新一代軒逸,何先生還是很喜歡的,也證明了軒逸這次換代還是比較成功的,不過當時何先生著急用車,也等不來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了。
呂先生的這臺軒逸購買于18年9月,至今差不多一年時間,已經開了1.8萬公里,開得也不少了。平時也經常外出跑業務,所以這臺車也是養家的好幫手。
當初還看過什么車型?為什么最終選擇軒逸
在買這臺車前半年,呂先生陪哥哥去下訂天籟,也是那時候試了軒逸后覺得軒逸的座椅很舒服。但到自己買車時,由于這是呂先生的第一臺車,所以還是比較慎重,同時考慮的車型還有卡羅拉、領動、福睿斯。而在呂先生還有點猶豫不定的時候,做下決定的是呂先生的愛人,呂先生說當時他的愛人一坐上軒逸的副駕后就直接替他決定買軒逸了,其它車也不想看了。
喜歡軒逸那些地方?
第一個提及的依然是座椅,畢竟這是呂先生愛人欽點的。而且車內的用料很足,用呂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軒逸里面,乘客能接觸到的地方幾乎都是軟的,
另外,呂先生覺得軒逸還有一些比較人性化的配置,比如喇叭按起來比較方便,他那款車型還有蘋果Carplay功能。
前面也說了,呂先生在配哥哥去下訂天籟的時候已經體驗過軒逸,所以這個與天籟很相似的日間行車呂先生也很喜歡。
對于這臺軒逸,還有哪些地方覺得可以改進?
呂先生比較看重便利性和舒適性,尤其是有時候要經過一些狹窄的地方,所以自己加裝了外后視鏡電動折疊;另外,雖然呂先生認為日產后排座椅舒適性很出色,但是沒有后排出風口還是會有些不便,當然了,這一點也通過自己加裝解決了。
14代軒逸剛上市,對于新車怎么看?
呂先生在前不久回店保養的時候體驗了新一代軒逸,他認為新一代軒逸的舒適性依舊保持了很好的表現,但最重要的是配置要豐富了許多。
陳先生這臺車也是購買于今年,不過比何先生稍微早一點,5月份提車。不過由于平時開公司的車比較多,所以到現在也才開了1000公里,購買的初衷是想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車。
當初還看過什么車型?為什么最終選擇軒逸
陳先生是今天四位車主中最年輕的一位了,按道理來說選車會更傾向于運動型轎車,實際上陳先生的備選車型有思域、雷凌、昂克賽拉,都是年輕人喜歡的車型。只不過陳先生最終還是選擇了軒逸,而理由也還是那幾個:舒適性、大空間、口碑以及車內用料。
喜歡軒逸哪些地方?
陳先生本身對日產品牌就有好感,因為身邊很多親戚都是日產車主,也體驗了很久日產的車型。只不過在實際看過備選車型的實車后,陳先生發現還是日產的舒適性和用料要更加出色,比如座椅、門板扶手、中控臺材質。
用陳先生的話來說,當時一坐進軒逸后就不太想出來了,外觀也沒怎么去細看,有那座椅已經很值了,但是外觀還是有幾個地方比較喜歡。
對于這臺軒逸,還有哪些地方覺得可以改進?
由于陳先生平時用手機的時間還是挺長的,所以對手機放置的地方還是有些要求的,而陳先生認為現在這臺軒逸的儲物格都不太適合拿來放手機,這一點還可以改進一下。
14代軒逸剛上市,對于新車怎么看?
在詳細看了一遍新一代軒逸的照片后,陳先生說如果再來一次買車的機會的話,肯定會選擇多等幾個月,而最重要的地方還是有一個比較適合的地方放手機。
總結:今天四位車主年齡有大有小,但是他們對軒逸整體的表現都是感覺到滿意的,不然也不會選擇軒逸了。而他們對軒逸最滿意的地方無疑就是軒逸這臺車在舒適性上的造詣,不僅僅是客觀上的感受,還包含了主觀上的享受,作為家用車來說,這些才是重中之重的地方。對于他們認為軒逸需要改進的一些地方比如發動機動力稍弱和車內儲物格不太好用,其實也并無道理,不過他們也沒有苛求軒逸做到十全十美,畢竟軒逸的價格并不高,有這表現已經是物超所值。對于新一代軒逸,他們覺得現在軒逸上有些他們感覺需要改進的地方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才提車的兩位車主都已經感覺到一絲后悔了,不過還是那句話,早買早享受。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謝志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