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都有哪些坑?汽車銷售的話能信幾成?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想必大家都知道買車套路重重,銷售往往為了沖業(yè)績練就三寸不爛之舌,運用十八般武藝攻下你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線。4S店上演的《孫子兵法》可不遜色于電視劇,精明的銷售可以讓你沒占著啥便宜買車,還能開開心心的。今天,我就來當個不懂事兒的實誠人,來跟大家說說這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坑。
Q:這車還能再給我們優(yōu)惠一點嗎?
桌面話:說實話,我們這車現(xiàn)在的優(yōu)惠力度已經很大了,真的是賺不了您多少錢,我最多只能再給經理打個電話問下,能不能給您申請一張油卡,這也很實惠的。
桌底話:肯定能便宜啊,我們這車利潤空間大著呢,但是我也不認識您,也沒交情為啥要給你便宜那么多呢。送油卡可以啊,反正我們的油卡也是公司批量買的。
Q:全款還是分期,你更推薦哪一種?
桌面話:我還是比較推薦您分期,因為這樣您的壓力也會小一些,而且現(xiàn)在還有兩年免息,相當劃算。
桌底話:肯定是推薦分期,因為全款買車我最多賺一個保險錢,但如果是分期的話,那我賺得要更多。4S店的銷售人員往往和保險公司是有合作的,當客戶選擇分期付款的時候,4S店就可以要求車主在買保險的時候買全險,這樣就會有保險公司給的回扣。再加上GPS、手續(xù)費等,我們就指著分期賺錢呢。
Q:您覺得哪個配置更好呢?
桌面話:那肯定是......,因為不管是價格還是實用角度上來說,它都足夠了,性價比很高。
桌底話:那肯定是推薦店里有的現(xiàn)車啊,你要今天能定的話,還能送一個大禮包,包括質量很差的腳墊、一曬就起泡的車身膜、一踩就嘎吱響的踏板......
Q:聽說今天有團購會啊?價格是不是最劃算的啊?
桌面話:那肯定啊,團購會就相當于我們的大促,碰上就是賺到,很難得!
桌底話:其實我們天天團購會、周周搞大促、月月周年慶、輛輛虧本賣,辦活動不是起個名頭的事兒嘛經常有,其實優(yōu)惠力度也差不了多少,車價給你便宜了,裝潢、手續(xù)、上牌的費用照樣可以把這錢給賺回來。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相當真實但又很現(xiàn)實呢。
1、要分清定金和訂金
買車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定金還是訂金,這兩者的區(qū)別很大。訂金只不過是預訂的錢,可以拿回來,但是定金不行,定金是一種擔保,如果輕易違約,那么就會失去定金。所以,買車時一定要搞清楚,以免錢拿不回來。
2、提前保養(yǎng)
應該很多車主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每次保養(yǎng)還不到半年時間,4S店就打電話通知你車輛需要保養(yǎng)了,尤其是在銷售淡季,會更加積極,但這其實是一種套路。
正常來說,保養(yǎng)都是半年或者5000公里,采用全合成機油的車輛8000~1萬公里一保,本來一年保養(yǎng)兩次就足夠了,經過4S店這么一催促,每年需要多保養(yǎng)一次,利潤是很可觀的。
隨著現(xiàn)在很多車主已經很聰明了,而4S店又搞出了一種新的套路,4S店每次保養(yǎng)會設定好儀表盤,一般都會相應的縮短保養(yǎng)間隔里程,讓車主信以為真,從而多花冤枉錢。所以,如果不知道如何算保養(yǎng)時間,就記住自己保養(yǎng)時的里程,在此基礎上按保養(yǎng)手冊上的間隔里程推算。
3、庫存車當新車賣
雖然現(xiàn)在很多4S店的庫存壓力都比較大,但是庫存車當新車賣是說不過去的。消費者提車時發(fā)現(xiàn)新車是半年前甚至一年前生產的,輪胎、密封條等橡膠材質容易出現(xiàn)老化,再加上長時間停放在庫房,電瓶、機油、剎車油、變速箱油等都可能需要更換。所以,在提車時,一定要看清楚出廠日期。
4、交錢買車卻拿不到合格證
在買車過程中,汽車合格證也需要格外注意。對于購車的消費者來說,汽車合格證是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投保、注銷等手續(xù)時必須提交的法定證明文件之一。沒有合格證,就不能辦理汽車牌照,也無法上保險。然而,有不少的中小型的4S店為獲取流動資金而抵押合格證,一旦4S店因資金斷裂無法贖回合格證,那么遭殃的就是車主。
5、小病大修
小病大修一直是4S店的“灰色地帶”,雖然監(jiān)管部門一直在整治,但仍屢禁不止。幾百塊就能解決的問題愣是能花出幾千塊錢,如果是豪華品牌,加上各種檢查、維修工的工時費,會更貴。
6、加價提車
由于現(xiàn)在的市場行情,某些車型存在需要加價才能提車的情況。但是有些消費者會選擇不加價等車,一般來說,雙方合同中會約定“具體提車時間以賣方通知為準,并支付一定金額的訂金,然而很多消費者都是一等再等也不見車。最后的結果,往往是4S店不予以回應,要么就是支付加價的費用,這種做法多少有些流氓,還白等了那么久。加價提車這一現(xiàn)象雖然進行過多次報道,國家也制定過相關政策,但最終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7、汽車出庫檢測費不合理
汽車出庫檢測費一般是幾百塊,雖然不多但是卻不太合理。這個費用是指4S店把車交給你之前,會進行一些檢測,看看車輛有沒有什么問題。聽上去沒錯但是你細品,我們花了那么多錢買車,廠家出廠都配備了合格證,那么說明這輛車是沒問題的,如果出現(xiàn)問題也應該由廠家和4S店負責,而不是消費者。
汽車4S店銷售的另一大職責就是介紹車輛,但是一些不好的內幕消息他往往不會告訴你,就比如現(xiàn)在比較普遍的減配問題。減配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更大的利潤空間,有一些品牌為了做到悄無聲息的減配,選擇在一些看不見的地方“做減法”,諸如在整車框架、防撞梁等事關車輛安全性的地方進行減配。例如,此前新速騰從隔熱玻璃變成普通玻璃、標致307取消了超級鎖止裝置、悅動隔音棉消失、國產奔馳E級四門兩蓋“鋁換鋼”、思域B柱斷裂。
如下幾點是比較難以察覺的減配重災區(qū):
第一:阻尼片。它的作用是隔音隔熱,并且消除車內異味,一般常在地板或者車門內部,如今很多車上都采用的是質量比較差的瀝青阻尼片,時間長了會釋放出有害氣體。而高端車上一般采用環(huán)保材質,成本要提升100多塊。
第二:發(fā)動機艙防火墻。這是一個鋁箔隔熱層,能夠分散發(fā)動機運轉時產生的高溫,起到避免自燃的效果。不少車偷工減料,將隔熱層鋁箔換成普通的隔熱棉,效果大幅降低。雖說車輛自燃的概率并不高,但是沒有鋁箔隔熱層,一旦自燃后果很嚴重,火勢很快就會燒到駕駛座。
第三:扭力梁防傾桿。扭力梁懸架本身就是一種低成本的方案了,不過車企的減配手法實在高明,居然將其中的防傾桿減掉了,一下子又能省好幾十塊錢,如今配備防傾桿的車子大多是法系車,不難理解它的底盤為啥如此出色了......
第四:后防撞梁。車頭因為考慮保護行人,多采用吸能設計,使用較軟的防撞梁,甚至是塑料的,這情有可原。但是不少車企在后防撞梁上動起了手腳,一些比較便宜的車后防撞梁也是塑料材質的,一旦撞了幾乎就是三廂變兩廂,后排乘客相當危險。
第五:輪胎。輪胎的減配不會體現(xiàn)在車輪的尺寸上,一般都是降低輪胎的采購標準。要知道能供應輪胎的生產廠家非常多,價格差異也非常大,一套輪胎從200到20000元都有。
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情況并不會出現(xiàn)在每家4S店中,哪里都有真誠的人,但是人在江湖也不得不留心。提倡大家在有購車意向的時候,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課,不要偏聽偏信。而對于“減配”的情況,雖然還無法完全遏制,但是我們要對其性價比有一個衡量。另外,如果我們遇到車企故意隱瞞,或者減配后的車型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情況,那就一定要據(jù)理力爭,維護我們的權益。(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鄔丹)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