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美式豪華精髓 眾編輯體驗林肯冒險家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一輛主打純正美式豪華的林肯冒險家,能與三網編輯們擦出怎樣的“火花”,最終得到怎樣的評價?大家看完全文就明白了。
盡管有著將近1米9的身材,但雨彥顯然有著一雙善于感受美的眼睛。每一個鏡頭推拉、每一次對焦變換,他都力爭做到最好。對于冒險家(詢底價|查參配)的外觀設計,雨彥十分欣賞,認為它在在豪華感與精致感的平衡上,做到了同級別的前列。
雨彥認為,冒險家哪怕作為林肯品牌中最小的SUV,但一點也不顯得“緊湊”。畢竟冒險家在設計上與“大哥”領航員、飛行家車型一脈相承,有著“寬+扁”的觀感,氣場堪稱越級。
另一方面,雨彥對冒險家的進氣格柵也給出了很高評價。這種將品牌LOGO抽象化的紋路,圍繞在立體感極強的LOGO浮雕周圍,在厚實的環形鍍鉻邊框襯托下,符合大家心目中對于豪華車的期待。
在前大燈組方面,雨彥發現林肯冒險家的自適應矩陣式LED燈組,可實現照射范圍的實時調節,并在亮度上表現優異。同時,燈組下方的弧形LED日行燈辨識度高,既優雅又安全。
林肯冒險家平坦的機艙蓋、與水平腰線形成呼應的懸浮式車頂、大號鋁合金輪圈的設計,贏得了雨彥的肯定。“冒險家視覺上相當高大威猛,看上去很有小號飛行家車型的范兒,氣場很強。”
車輪的選用上,林肯冒險家采用了225/55 R19的米其林浩悅SUV專用胎,與十輻的飛機扇葉式輪轂相搭配,雨彥認為它轉動起來的視覺效果十分端莊,而且高達55的扁平比也能提升車輛的舒適性。
那塊橫貫于前翼子板與車門的飾板,引起了雨彥的注意。這塊采用鍍鉻元素點綴的飛翼狀銘牌上,鑲嵌著COSAIR徽標,彰顯出林肯對自身設計感的自信。
飛翼式后視鏡與美式豪華車型慣用的密碼鎖,在設計感上非常合雨彥的胃口。“在日常用車時,它們總能給到我獨到的儀式感,這正是很多同級別車型所欠缺的”.
雨彥認為,車輛的腰線挺拔與否,左右著側面輪廓的“精氣神”。在林肯冒險家上,小倒角設計的腰線,既展現出了極強的視覺立體感,也展現出里林肯品牌對于自家鈑金技術的自信。
來到車尾部分,雨彥認為林肯冒險家的貫穿式LED尾燈組非常吸睛,配合蚌殼式的尾門造型,有效地拓寬了車尾的視覺寬度,與前臉“寬+扁”的基調形成了呼應,看起來更大氣了。
雨彥認為,冒險家對于細節的追求非常極致,無論是尾燈組內部的LED燈條,亦或是浮雕設計的林肯LOGO,都經得起端詳,相比千篇一律的德系對手更有辨識度。
后保險杠部分,林肯冒險家采用了撞色的設計,且全系標配了“貨真價實”的雙邊雙出鍍鉻排氣。“誠意相比對手車型單邊共單出,甚至隱藏式排氣的設定,有誠意多了”雨彥說道。
信杰作為時尚網編輯,對于車輛內飾質感和氛圍,具有極為挑剔的要求,必須要配得上他的形格。他認為一套優秀的內飾,不僅要在設計上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并在科技感上要給人足夠的驚喜,同時在用料上更不能吝嗇。
剛一坐進車內,冒險家內飾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豪華氛圍,便令信杰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冒險家采用了美式豪華車型所崇尚的層次感中控臺,并采用亮暗結合的撞色設計,在豪華氛圍的營造上領先同級。
而冒險家那觸感細膩的真皮方向盤,自然也經得起信杰的端詳:這副方向盤尺寸偏大、握感飽滿,除開在3/9點位置布置了傳統的多媒體控制按鍵/儀表盤菜單按鍵外,在10點鐘位置單獨增設了語音識別按鈕,甚至還在背面集成了ACC系統的按鍵(開啟ACC功能后表面會有指示燈亮起),可謂“中看又中用”。
在儀表盤的設計上,林肯冒險家采用了12.3英寸的全液晶面板,相比同級別車型常用的機械式儀表,在科技感上形成了“碾壓”。“我發現這副儀表盤支持調節的功能十分豐富,甚至包括對多種行駛功能進行調節,免去擺弄中央大屏的麻煩”信杰說到。
在燈光面板方面,林肯冒險家別具一格的撥桿式切換,亦令見多識廣的信杰耳目一新:“當撥動金屬材質的撥桿時,這種獨到的儀式感,是一般的汽車不能給予我的。”
在中控臺的層次上,林肯冒險家由上而下采用了屏幕-空調出風口-多媒體面板-空調面板的傳統設定,對于駕齡頗長的信杰而言,上手的毫無難度,所有功能均在所期待的區域找到。
林肯冒險家運行著經過國內消費者口味深度優化后的SYNC+系統,并被集成在12.8英寸的懸浮式觸控大屏中運行,除實現對百度Carlife的支持外,還集成了OTA、智能語音助手,甚至車輛所有的控制選項,“有了這套系統,出門不依靠手機成為了可能”信杰說到。
在屏幕下方,林肯冒險家采用了鋼琴鍵式換擋機構,既節省了空間也提升了儀式感。“當我踩剎車時,啟動按鈕上的綠燈將自動亮,指引我準確地按下按鈕,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信杰說到。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為多媒體系統及空調操控面板,獨立增設了一個傾斜的“操作臺”,信杰認為這樣的設計非常貼心,令駕駛員在操控按鈕時手部的彎曲程度降低,更加省力;同時更為多樣化(按鍵+滾輪+撥桿)的交互方式,也詮釋出美式豪華的溫度。
信杰作為一個對皮革材質的“狂熱愛好者”,對冒險家上的Savannah真皮贊不絕口。可喜的是,冒險家不僅在座椅面料上采用此款真皮,甚至還在中控臺及車門上“不計成本”地大面積包裹。這樣做的唯一目標,便是令每位乘員所及之處,只有充細膩的真皮、考究的木紋飾板,以及閃閃發亮的金屬裝飾,而不會出現任何廉價的塑料。
信杰作為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對車輛視野的要求非常高。而冒險家因采用了A柱小三角窗+顯示內容豐富的HUD,能讓駕駛員最大程度集中注意力于路面情況,間接提升了主動安全性。
阻尼的有無,以及阻尼是否順滑,也是信杰評價一輛車內飾是否高級的標準之一。冒險家在各處活動部件上,采用了油潤的阻尼,并在彈簧力度上進行了精細的微調,令每次推拉都伴隨著絕妙的儀式感。
音響方面,林肯冒險家車型標配10揚聲器的音響,中配和次頂配車型可選裝14揚聲器的Revel銳威音響(本次體驗車型具備)。在小編聽下來,這套音響的調音與其它絕大多數林肯車型類似,適合聽節奏張力感強、突出人聲的歌曲,對于古典音樂狂熱愛好者的信杰而言,可謂再“對味”不過了。
作為林肯品牌的傳統優勢,支持24向可調+3組記憶的Savannah真皮座椅,自然令信杰豎起大拇指:細膩的表面皮質,搭配柔軟的內部填充物,落座后便能迅速令身體放松,在符合人體工學的骨架的承托下,免去了長途駕駛的疲勞。
值得一提的是,林肯冒險家的前排座椅加熱為全系標配,而更高階的座椅通風功能,也在除最低配車型外標配,更別說頂配的四驅尊耀版車型,還享有前排座椅按摩的功能……
冒險家在細節的處理上,同樣收獲了信杰的好感:其在內側后視鏡旁額外布置了一個USB接口,方便車主外接行車記錄儀;而全包式的車門設計,也避免乘員下車時褲子被蹭臟,頗具人性化的關懷。
在后排空間的表現上,身高170cm的信杰在維持前排駕駛坐姿不變時,換到后排能輕松實現“葛優躺”。這不僅僅是因為冒險家有著2711mm的軸距,畢竟大范圍的靠背角度調節,以及多達10cm的坐墊前后移動幅度,也稱得上貢獻良多。
在冒險家后排第三名乘員的體驗上,得益于獨立的中間頭枕,以及較長的坐墊、較矮的地臺,應付短途乘坐還算輕松愜意,起碼不會像同級別車型那般憋屈。
對于這輛頂配冒險家的后排配置,信杰感到比較滿意,畢竟兩檔可調的座椅加熱、帶鍍鉻飾條的空調出風口、帶彈出式杯架的扶手,以及USB Type-A、Type-C接口各一個的配置,在同級別中已經算誠意最足的一輛了。
天窗方面,冒險家出最低配車型外,均標配了尺寸達1250*700mm的全景天窗。信杰認為,冒險家的全景天窗已延伸到了后排乘客頭部,對后排的采光貢獻良多,提升了車廂的開敞感。
而在尾廂置物體驗上,信杰認為認為冒險家尾廂下沿的離地高度偏高,但勝在全系標配了帶“腳踢開啟”的電動尾門,且內部的輪廓十分平整,作為家庭用車很稱職。
楓樺作為汽車網的主持人之一,最鐘愛的品牌莫過于阿爾法·羅密歐,對于汽車的動力性、操控性的要求非常高。他坦言,冒險家全系標配的這具Ecoboost 2.0T高功引擎,180kW(245PS)的最大功率、390N·m的最大扭矩,放在同級別車型中是最亮眼的,這還是基于它能加92號燃油的前提下達成的。
楓樺認為,冒險家在塞車路段走走停停時,得益于搭載了8AT變速箱,在松開剎車后的行進十分優雅,而且對于駕駛員的輸入能順暢地響應,不會出現同級別某些雙離合變速箱“松剎車不愿意走、油門響應不線性”的尷尬,開起來很順滑。
在緩和加速時,楓樺認為冒險家引擎的轉速拉升偏溫和,不會出現突兀的轉速拉升,而變速箱的升檔動作也很難察覺,非常符合美式豪車的優雅調性。
頂配版冒險家的底盤,不同駕駛工況下表現均令楓樺滿意。其因采用了CCD自適應避震器,電腦能隨時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而改變避震器的阻尼,從而在劈彎時提供很好的支撐性;而在平順駕駛時,阻尼也會變得更為細膩,能很好地吸收路面的顛簸,提供更平穩的車身姿態,無形中提升乘坐舒適性。
得益于舒適取向的底盤幾何設定,搭配精細調校的方向機,林肯冒險家的方向盤阻尼油潤而順滑,有著類似液壓助力般的溝通感,而隨車速增加而細膩變化的阻尼,亦十分符合楓樺的口味。
此外,冒險家還全系標配了方向盤換擋撥片,方便駕駛員手動控制升/降檔過程,電腦會在一段時間后自動變回D擋,與主流車型一直維持在手動模式的邏輯略有差異。
試駕后,楓樺把冒險家的360度全景影像打開,在隨動輔助線的引導下,輕松停進了路邊的車位。“冒險家的全景影像清晰度高、響應迅速,每個視覺的切換也非常直觀,對新手而言很容易上手”他說到。
盡管林肯品牌重返國內市場的時間不長,但在全新冒險家車型上,三位不同網站的編輯看到了其無懈可擊的產品力,更感受到了純正美式豪華的精髓。
對于這樣一輛如此有誠意的車型,大家的看法如何?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秦子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