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旗艦SUV翻身戰 WEY摩卡和長安UNI-K誰更出圈?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復興民族汽車工業”的口號由來已久。近年來,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本土汽車品牌從成長逐漸走向成熟。主流市場已不再被外部勢力壟斷,自主品牌讓消費者看到了國產崛起的曙光。而最近這段時間里,自主品牌頭部車企更是掀起了一陣旗艦級中型SUV的浪潮,一時間,WEY 摩卡(詢底價|查參配)、長安UNI-K(詢底價|查參配)、吉利KX11、星途攬月等的到來讓消費者眼花繚亂。離大家最近的莫過于將于三月份上市的WEY 摩卡和長安UNI-K,對于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兩者來說,它們各自實力究竟如何?
以2021年1月份的緊湊型SUV銷量為例,銷量排在前10的車型中,有6款車型為自主品牌,像哈弗H6、長安CS75 PLUS都是雷打不動的冠亞軍選手,熱度并不輸于同級合資車型。當然了,這只是緊湊型SUV細分市場的局面,這一切都是建立在10-15萬元購車價位的基礎上的。
2021年1月份緊湊型SUV銷量排行 | ||||||
排名 | 車型 | 品牌 | 指導售價(萬元) | 月度銷量(輛) | ||
1 | 哈弗H6 | 長城哈弗 | 9.80-15.49 | 46368 | ||
2 | 長安CS75 PLUS | 長安汽車 | 10.69-15.49萬 | 42171 | ||
3 | 博越 | 吉利汽車 | 8.98-14.68萬 | 30197 | ||
4 | 本田CR-V | 本田 | 16.98-27.68萬 | 25003 | ||
5 | RAV4榮放 | 豐田 | 17.48-25.88萬 | 19538 | ||
6 | 逍客 | 日產 | 15.49-18.89萬 | 18361 | ||
7 | 皓影 | 本田 | 16.98-25.28萬 | 16904 | ||
8 | 哈弗M6 | 哈弗 | 6.60-9.29萬 | 16329 | ||
9 | 宋 | 比亞迪 | 6.98-9.38萬 | 14595 | ||
10 | 傳祺GS4 | 廣汽傳祺 | 8.98-13.98萬 | 14375 | ||
|
當而來到中型SUV級別,情況就截然不同。前十名銷量排行榜中,僅有3款自主品牌車型入列,其中像瑞虎8、捷途X70這兩位入榜車型的價位仍然在15萬以下,靠的還是錯位競爭,以低價走量的策略。只有自詡“豪華品牌”的民族之光紅旗才有一款HS5的價格跨度要略廣于作為合資SUV的昂科威,前者頂配車型的官方指導價甚至還要比后者的頂配車型高出1萬元,來到了24.98萬元的價位,實屬不易。
2021年1月份中型SUV銷量排行 | ||||||
排名 | 車型 | 品牌 | 指導售價(萬元) | 月度銷量(輛) | ||
1 | 奧迪Q5L | 奧迪 | 38.78-49.80萬 | 17383 | ||
2 | 昂科威 | 別克 | 18.99-23.99萬 | 15983 | ||
3 | 奔馳GLC | 奔馳 | 39.78-58.78萬 | 15500 | ||
4 | 瑞虎8 | 奇瑞 | 8.88-15.99萬 | 14863 | ||
5 | 紅旗HS5 | 紅旗 | 18.38-24.98萬 | 14345 | ||
6 | 寶馬X3 | 寶馬 | 38.98-47.98萬 | 12872 | ||
7 | 捷途X70 | 捷途 | 6.99-12.29萬 | 11969 | ||
8 | 漢蘭達 | 豐田 | 23.98-32.58萬 | 11499 | ||
9 | 沃爾沃XC60 | 沃爾沃 | 36.29-47.09萬 | 7721 | ||
10 | 探岳 | 大眾 | 18.69-26.49萬 | 6973 | ||
|
透過現象看本質,緊湊型SUV市場和中型SUV市場所呈現出的方向多少有些背道而馳。而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產品與合資產品的產品力和口碑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出入,而自主更高的性價比相比之下在緊湊市場會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但這種規則已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自主品牌已經將目標移向更高一級的市場。一方面,作為自主豪華中型SUV先頭部隊的WEY VV7雖然近況不佳,但畢竟曾取得過月銷近萬輛的好成績,說明這個價位存在突破的可能性,所以可以看作是VV7的升級換代車型的摩卡的到來自然也是理所應當。
另一方面,對于長安來說,也嘗到了品牌高端化的甜頭。去年6月份,長安旗下UNI新系列推出首款高端車型UNI-T以來,不到半年的時間便收獲了接近7萬輛的銷量,上市即爆款的強勢勢頭也成為了長安繼續推出全新系列產品的底氣,前者所創下的口碑,極大程度地讓后續的新車有了更高的起點。就是這樣,長安更沒有理由放棄UNI-T贏下的優勢,更沒有理由不去依葫蘆畫瓢推出新的車型比如UNI-K。
何謂高端,何謂豪華,自然是需要產品全方位出色的屬性作為積淀,切不可“偏科”。而要想做到全面發展,簡單說,外觀和內飾都要在平均水平和主流水準之上,按照目前的主流,亮眼、前衛或者典雅、奢華是最常見的兩種風格,長安UNI-K和WEY摩卡恰是這兩種類型的代表。
相信很多人對于WEY品牌SUV的印象都還停留在VV5、VV7等車型的階段,的確,當時的那種張揚的設計理念確實讓大家耳目一新;而當看到這臺摩卡時,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覺恰巧是會認為多了幾分豪華,甚至說商務感,正如主打顏色—黑色,和已經消失不見的“四出排氣”,都讓你感到與以往車型的氣場完全不同,看來除了表面文章,這回WEY更多的是要在“內在”上下功夫了。
而長安UNI-K作為長安UNI系列的第二款車型,新車的外觀造型基于Vision-V概念車的思路而打造,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放大后的UNI-T,從整體設計到細節都透露著UNI-T的影子,看上去十分激進運動。
要知道極致性能的蘭博基尼Urus也不過用的是R21的輪胎,再往下看使用R21胎規的選手大多也都是像寶馬X5M和奔馳GLE AMG這樣的選手。而同級家用領域中,像冠道和漢蘭達所使用的最大原廠輪轂也只有R19。因此,UNI-K和摩卡的“大”實至名歸。
UNI-K車尾的表現比UNI-T更具張力,原因在于新車有著更寬大的后擋風和后備箱門,貫穿式尾燈嵌于尾門中央進一步拉寬了視覺效果。車尾下方的四出排氣、導流口和領航燈讓UNI-K成為了全副武裝、戰斗氣息爆棚的跨界SUV,也顯得比摩卡更為激進。
摩卡內飾的顛覆性是超過了外觀的,相比WEY品牌的其他車型,在整個中控布局、方向盤以及等等細節之處都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幾乎取消了實體按鍵,將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了四塊屏幕當中;四塊屏幕包括主儀表屏、AR-HUD、中控顯示屏和空調觸控屏,通過四屏聯動,也將構建起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這也是作為WEY品牌“咖啡智能”系統首款車型的最大亮點。
摩卡的整個中控采用了“天穹智慧造型”的設計語言,大量地使用了親肌材質,并加入自定義配色(像冰山藍,銀河白,科技灰,深邃夜色黑,雙色或純色搭配方案),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此外,新車還配有了水晶電子擋把,配合傾斜的面板,營造出了游艇般的視角。從這一點看,WEY摩卡開始走起了寶馬和沃爾沃的道路,水晶擋把不僅在材質和觸感上標新立異,更能降低車內有害材質的使用率,間接提升夏季高溫下車內空氣質量。
反觀UNI-K內飾設計,其表現力絲毫不在其觀造型之下。論內飾前沿的設計完全不亞于任何一款同級合資SUV;論車內營造的科技氛圍,筆者遇到的多數人坦言“至少在自主陣營中已是對手難覓”。UNI-K的內飾設計相比摩卡的優勢在于科技感方面營造得會更強。雖然它保留了UNI-T橫向的中控布局,但把中控觸屏獨立出來,擺放在傳統的中央位置。其次則是搭配小尺寸的方向盤、三聯屏液晶儀表的位置往上挪,更靠近擋風玻璃,減少駕駛員觀察路面與讀取儀表信息之間的夾角,整個內飾的科技氛圍也是有所保障。
方向盤造型也由原先的下方平底變成了一個近似正六邊形的設計。盡管在細節處UNI-K是和UNI-T區分了開來,但整體的風格UNI-K依然進行了延續。
相比UNI-T,UNI-K的擋把換裝了全新的樣式,比前者更加貼近現實了,或者說UNI-K是在科幻、激進的同時多了幾份屬于中型車的沉穩。
小結:
總體來看,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兩車都有不小亮點。就像摩卡的外觀和內飾都在營造著一種豪華且不失內涵,優雅卻不失時尚,自內而外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從容和深厚的內力。而UNI-K的外觀內飾均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風格,確切說UNI家族都是走的張揚和科技路線,UNI-K也不例外。
說到智能,少不了的就是堆硬件,摩卡的核心硬件可謂武裝到了牙齒,包括:車規級高通8155芯片、車規級 5G+V2X、三個固態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輔助攝像頭等,以此實現L3/L4以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并支持高速駕駛輔助(HWA)、高速自動領航輔助駕駛(NOH)、高速公路領航駕駛系統(HWP)等功能。
基于以上硬件,車主可以充分享受摩卡AR-HUD和智駕助手帶來的便捷。前者將導航、ADAS、車輛的信息進行處理,與實際道路相結合,以提高導航及駕駛時的信息質量;而后者根據DMS對人臉監測及用戶的駕駛信息,車機主動提示用戶“幫你開車”或用戶主動要求“幫我開車”的智駕助手能力,讓駕駛者輕松使用智能駕駛功能。
在娛樂系統上,摩卡得益于第三代高通驍龍數字座艙平臺(SA8155芯片),持沉浸式圖形圖像多媒體、計算機視覺和AI等功能,從而實現智能識別駕駛者情緒,并播放相應情緒場景的歌曲或提示。此外,新車為了滿足下一代先進功能對更高水平計算和智能的需求,還支持車內虛擬助理、VIMS面部識別、AI體驗、摩卡人車交互等人性化服務。
除了高速自動駕駛功能外,新車還支持各種場景化自動駕駛,其中針對停車痛點,摩卡還支持手勢挪車和融合泊車兩大黑科技功能,只需通過簡單的三個手勢,就實現了摩卡在停車場,駕駛位置無法開門的狀態下,將摩卡從狹小車位中通過手勢動作“召喚”出來;而融合泊車功能打開后,摩卡依靠全景環視影像和防撞雷達系統,自動檢測直播間的車位線以及錐桶等車位周邊障礙物,并在完全沒有駕駛員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完成轉向、換擋、制動操作,輕松的完成自動泊車。
UNI-K并沒有使用從奔馳那里學來的雙聯屏設計,而是搞了一個四合一的液晶儀表盤。左側屏幕用于顯示胎壓、中間屏幕用于顯示時速以及導航等,右邊第一塊屏幕用于顯示轉速,第二塊用于顯示G值以及油耗,并且右邊兩塊屏幕可以合成一個流媒體后視鏡,解決了玻璃后視鏡與流媒體后視鏡打架的難題。
車機系統搭載在一塊10.3英寸的屏幕中,為最新的飛魚OS3.0系統,開機時間只有4.7秒,這比UNI-T可有了大幅度提高,車機系統使用起來也很流暢,分辨率高了很多,功能方面,還是跟以前一樣支持聯網功能,內置了很多第三方APP,并且康寧“J”型玻璃也讓屏幕減少了反光以及眩光,抗指紋能力也高了很多,并且在全新系統上增加了手勢控制功能,導航狀態下三指向做滑動即可將導航內容投射到儀表盤上。
UNI-K的語言識別控制系統使用的是科大訊飛3.0語音交互系統。通過呼喚“小安”讓它能夠實現多輪對話、上下文識別、跨場景識別;高頻功能“免喚醒”直接說出指令即可:如導航去某地、打電話給某人、下一首歌曲等高頻功能。另外,除了常用詞匯可以免喚醒外,對于當前屏幕頁面中的所有點擊操作都可以進行語音控制,包括QQ音樂、愛奇藝、高德導航等第三方APP。
這套系統運用最新一代TTS語音合成技術,比上一代小安語音更有親和力。據了解,最新一代TTS語音合成技術,可以“制造”出如同真人一般的音色,并帶有情緒色彩,如同在和自然人交流一樣;此外,你還可以將語音設置為家人或朋友的聲音,只需錄制10句話便可以生成專屬語音庫。
另外,為了不讓駕駛者分心,UNI-K通過14個SONY揚聲器精準的聲場控制,在觸發對應區域雷達報警、泊車駕駛方位報警等功能時,可以精準的聽聲辨位,探測到異常狀態和障礙物的方位,并將特定方位的聲場傳遞給駕駛員,第一時間采取措施。此外,26種聲學材料全車達到90%以上覆蓋。
而在UNI-K的高階車型上,像主/被動安全配置中的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以及主動剎車均有配備。雖然UNI-K目前仍然是執行L2級自動駕駛,但硬件方面已經搭載高算力AL芯片、固態激光雷達等,等待法律法規放開后即可支持L3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自主品牌對于國人偏愛大空間的心理一向都拿捏得很到位,單從數據來看,摩卡和UNI-K相比同級的“空間王”本田冠道都占有全面優勢,尤其是摩卡的軸距已經超過2900mm,算是同級之最了。
尺寸對比 | |||||
車型 | WEY摩卡 | 長安UNI-K | 本田冠道 | ||
長(mm) | 4875 | 4865 | 4858 | ||
寬(mm) | 1960 | 1948 | 1942 | ||
高(mm) | 1690 | 1690 | 1670 | ||
軸距(mm) | 2915 | 2890 | 2820 | ||
|
回到兩車的對比,總得來看,摩卡和UNI-K在裝載空間上的表現并不會相差太大。理論上講,摩卡在車身各項尺寸長度上都要略微大于UNI-K,空間也會隨之水漲船高。但從實測體驗來看,剔除實驗者的身高差距后,UNI-K的乘坐空間表現甚至比摩卡稍占一些優勢。但無論兩者的高下幾何,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經能夠完全滿足人們的用車需求。
摩卡座椅舒適性&空間體驗:
長安UNI-K座椅舒適性&空間體驗:
UNI-K座椅采用真皮材質包裹,填充物非常軟,并且一體式造型加上電動腰托讓乘坐感受有很好的包裹感,座椅支持電動調節,并且還支持兩組記憶。畢竟定位大五座SUV,車廂空間作為主打亮點自然不會令人失望。
兩車動力對比 | ||||||
車型 | 發動機 | 最大功率 | 最大扭矩 | 變速箱 | ||
WEY 摩卡 | E20N 2.0T發動機+電動機 | — | — | — | ||
E20N 2.0T發動機+48V輕混 | 157kW(213PS) | — | 9DCT濕式雙離合 | |||
長安UNI-K | 2.0T的藍鯨發動機 | 171kW(233PS) | 390N·m | 愛信8AT變速箱 | ||
|
1、摩卡:混動系統+全球首款橫置9DCT變速器
關于摩卡的動力信息目前仍比較有限,但我們知道的是摩卡將提供“檸檬混合動力DHT系統”和“E20N 2.0T發動機+48V輕混,匹配全球首款橫置9DCT變速器”兩套動力系統。
摩卡是WEY品牌首款搭載48V輕混動力系統的車型,不僅配置了E20N2.0T發動機,應用米勒循環、輕量化設計和全新優化燃燒系統等可實現更低油耗的同時提升低扭動力響應,同時還搭載了橫置9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為157kW(213PS)。同時,該車還擁有E-Creep純電蠕行模式,兼顧經濟型和起步平順性。
此外,摩卡插電式混動版本則搭載E20N 2.0T發動機+電動機的組合,新車預計將搭載大容量的動力電池,可實現純電續航里程200km,支持更大范圍的出行場景。WEY官方宣稱最高效的HEV系統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可行駛超過1150km。
摩卡2.0T試駕體驗:
咱們先來聊聊摩卡身上這臺備受矚目的9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其實雙離合變速箱的優勢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高,駕駛感比較突出,而這臺9DCT變速箱也將這些優點悉數保留;在快速超車時,油門只要深踩一些,就可以瞬間降低2-3個擋位,以得到充沛的加速動力,同時雙離合變速箱的頓挫感也幾乎難以察覺,即使是在換擋沖擊感相對最明顯的起步以及前段動力,摩卡也幾乎保持著穩定的車身姿態,對駕駛者與乘客都可以帶來相當不錯的體驗。
多種駕駛模式的配備也讓摩卡擁有了相對全面的全地形駕駛能力,同時在高配車型上也將搭載博格華納最新的電液式智能四驅系統,兼備新一代電控差速鎖,也可以進一步提升整車的越野性及脫困能力, 但摩卡的整體定位仍以城市SUV為主。
2、長安UNI-K:藍鯨動力2.0T發動機+愛信8AT
而長安UNI-K搭載的是長安藍鯨動力最新一代產品,擁有阿特金森和奧托循環雙循環,以及低慣量雙渦管增壓,動力輸出較上一代2.0T發動機有所提升。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來自愛信8AT變速箱,相比長安自主研發的雙離合變速箱,AT變速箱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輸出。根據配置不同,UNI-K在上市后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兩驅/四驅不同的驅動形式可選。
長安UNI-K試駕體驗:
全新一代2.0T的藍鯨發動機最大功率171kW(233PS),峰值扭矩390N·m,相比較上一代藍鯨發動機在扭矩上提高了30N·m,匹配一臺愛信的8AT變速箱,并且還搭載了一套博格華納適時四驅系統。
不過雖然是2.0T+8AT的動力總成,但并不代表這臺車加速很快,畢竟車重擺在這里,并且發動機功率在同級別中也算不上很高,所以主觀的加速度并沒有很強,但是2.0T的優勢在于有持續的動力輸出,底氣更足,油門踩下去就是爽。
UNI-K提供三種駕駛模式選擇,分別為經濟、舒適和運動,在舒適模式下,整體動力輸出十分平順,駕駛的時候如果看著這騷到爆炸的內飾(后面提到),會感覺有些無聊,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追求激情與活力的年輕車主,還是打開運動模式適合你。
經濟模式呢?在重慶這個到處是坡的城市,筆者還以為會有些傷,但實際情況好很多,如果想要好一點的燃油經濟性,一直開啟經濟模式駕駛,其實動力不會比想象的差,這主要源于愛信這臺8AT變速箱技術比較成熟,比起青山的雙離合和AT變速箱,在換擋邏輯以及速度方面有很大優勢。
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沒有什么特殊,不過經過長安的調校,這臺UNI-K開起來十分的靈活,如果說那臺UNI-T駕駛質感好開起來靈活是因為車輕,但是把一臺更重更大尺寸的UNI-K做成如此靈活的操控就比較考驗技術了。
在城市擁堵道路里穿梭的時候,底盤給人很強的駕駛信心,很多國產車在緊急變道或者是高速過彎的車身都不夠穩定,哪怕是之前試駕過的長安CS85 COUPE都略有問題,但是從UNI-T進化來的UNI-K,底盤穩定性進入了新的高度,感覺四個輪子一直在緊抓地面。尤其是四驅版車型,在靜止時急加速,在四驅系統的幫助下,UNI-T上喜歡出現的前輪撓胎現象也沒有了。
作為長城汽車高端品牌的旗艦車型,WEY摩卡對于長城的意義,就好比攬勝對路虎品牌的意義,可以想象到長城已經把最好的都給了WEY摩卡。從官方公布的資料來看,無論是在配置、動力、智能科技方面都非常亮眼。至此,最大的懸念莫過于摩卡的最終價了。
而UNI-K作為長安UNI家族的旗艦車型,UNI-K的到來確實比UNI-T還要驚艷,造型甚至比摩卡更加前衛。在打破了我們對長安品牌認知的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更科幻的外觀、更有創意的內飾和更成熟的動力系統,但15.79萬起的預售價著實高出了不少人的預期。
初步來看,對于那些追求低調奢華、高品質用料以及高舒適性的消費者,摩卡顯然更值得被選擇。反之,如果對燃油車原汁原味的動力、操控更加感冒,且崇尚滿滿的科技氛圍,那么相信UNI-K不會讓你失望。(文:太平洋汽車網 黃增鑒)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