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打臉馬斯克 盤點上海車展那些激光雷達車型
蔚來ET7最早亮相于1月9日的NIO DAY上,計劃將在2022年1季度交付。兩大賣點是搭載固態電池和激光雷達,當然還有蔚來2.0平臺,這是個基于自動駕駛打造的新平臺。
蔚來ET7 | |||
激光雷達 | 1個 | ||
毫米波雷達 | 5個 | ||
超聲波雷達 | 12個 | ||
攝像頭 | 11個 | ||
車聯網系統 | 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 | ||
自動駕駛系統 | 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 | ||
續航 | 可達1000km | ||
|
蔚來ET7全車擁有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11個8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1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而且這些都是全系標配。值得一提的是,搭載Innovusion提供的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橫向視場角120度,最遠探測距離500米,分辨率0.06度X0.06度,等效300線,最遠探測距離可達500米,并擁有聚焦功能,可分辨更多細節。另外,極狐和小鵬的激光雷達都放布置在霧燈位置,而蔚來ET7則布局在車頂上。
動力部分,新車采用全新材料打造的第二代高效電驅平臺,前永磁+后感應的雙電機四驅組合,前180kW/后300kW的電機布局,輸出總功率480kW,可實現0-100km/h加速3.9s以內。續航方面,搭載70kWh電池包的車型,續航超過500km(NEDC);搭載100kWh電池包的車型,續航超過700km(NEDC);而搭載首創150kWh電池包的車型,可實現超過1000km(NEDC)的續航表現。
對于這樣一個目前還沒到半歲的汽車品牌,大部分消費者都會覺得比較陌生,但也有不少人時刻關注著這個品牌,甚至非??春弥羌浩?,其實這跟它的背景有很大關系。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方投資的用戶型科創公司,是一個專注于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智己L7定位高端純電動轎車,并開啟了“天使輪版”全球預售,預售價為40.88萬元。但這款車型要到2022年一季度交付,跟蔚來ET7交付時間差不多。
智己L7 | |||
激光雷達 | 2個(之后或3個激光雷達的升級能力) | ||
毫米波雷達 | 5個 | ||
超聲波雷達 | 12個 | ||
攝像頭 | 12個 | ||
車聯網系統 | 無界交互IMOS操作系統 | ||
自動駕駛系統 | Door to Door Pilot智能駕駛系統 | ||
續航 | 615km、1000km | ||
|
智己L7具備12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同時還支持英偉達Orin X(500~1000+TOPS)和3個激光雷達的升級能力,后續激光雷達進入商業化量產成熟期,智己汽車將會在量產車上立即升級激光雷達系統。
在之前公布的智己L7(詢底價|查參配)上,最具亮點的莫過于它支持厘米級高精度定點自動泊車功能,在各位老司機心目中自動泊車可能是個雞肋的配置,但在智己L7上,車主下車通過手機APP讓車輛自動代客泊車;取車時通過手機APP召喚功能,車輛自動泊出車位并駛向指定位置方便用戶上車,省去繁瑣的找車位,停車,尋車等環節,是一套實用性很強的自動泊車系統。
精準的自動泊車其實只是前菜,電動車需要充電樁補能,就算支持自動代客泊車,車主仍舊需要到車位上為愛車插上充電槍才能對愛車進行補能,但在智己L7上就不需要那么麻煩,因為智己L7是全球首款配備無線充電的量產車,而且無線充電功率最高可達11kW。
有了自動代客泊車和無線充電后,智己L7可實現無感補能,車主將完全無需執行任何充電操作,這一切都能交給汽車自動完成,讓智能改變我們的用車習慣,大大提升車主的用車體驗。這樣方便且智能的配置,相信未來也會搭載在這輛智己LS7身上。
大部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能力都是比較關注,智己L7搭載英偉達Xavier (30~60 TOPS)芯片、14個高清視覺攝像頭(車內兩個)、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強大的硬件也讓智己L7實現全場景、超視距全路況感知。
根據官方介紹,智己L7可實現的自動駕駛功能包括記憶泊車&喚車、自動代客泊車、紅綠燈識別及自動通過路口、防加塞&自動躲避障礙物、根據導航路徑自動變道/超車、上下匝道、追尾報警以及Super Pilot、Traffic Jam Pilot等。
智己L7全系標配93kWh電池,高配還能選用118kWh電池,而且電池組采用了摻硅補鋰技術,電池衰減情況得到更有效的抑制。
續航方面,官方表示標配93kWh電池組的智己L7在CLTC標準下續航里程為615km。如果未來智己LS7同樣是搭載93kWh電池組,筆者猜測它的CLTC續航預計在580km左右,畢竟SUV車身更重,風阻系數也更高,續航比轎車智己L7低一點也是情理之中。
寶馬iX實車終于來到國內了。對于這款有史以來最智能的寶馬,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感興趣的。它不僅做到了炫酷,還將電動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做到了極致。它身上不僅體現著寶馬近7年來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道路上的研發成果,更體現了寶馬對于未來汽車的發展愿景。
寶馬iX | |||
激光雷達 | 1個 | ||
毫米波雷達 | 5個 | ||
超聲波雷達 | 12個 | ||
攝像頭 | 10個 | ||
車聯網系統 | 寶馬iDrive 8系統 | ||
續航 | 600km | ||
|
和電腦主機配置一樣,寶馬最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也必須仰仗于其搭載的強大硬件支持。iX搭載了1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6顆感知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如此多的感知設備需要有一個強大的處理器進行處理,才能在自動駕駛中做出迅速的反應。寶馬搭載了Mobileye公司研發的最新處理器EyeQ5,這也是EyeQ5處理器在量產車上首次搭載。而且iX一上來就搭載兩顆EyeQ5處理器,分別屬于超聲波、傳感器融合和決策。
EyeQ5芯片采用7nm制造工藝,與特斯拉下一代Autopilot核心硬件HW4.0旗鼓相當。在此前的演示中,Mobileye通過兩顆EyeQ5和12顆攝像頭,不需要使用任何雷達就能實現和特斯拉最近放出的FSD Beta相近的效果,而EyeQ5處理器最多可實現6個處理器單元串聯,潛力巨大。而在本次寶馬的發布會上,我們有機會一睹寶馬全新駕駛輔助系統的小細節。可以看到,寶馬自動駕駛系統在識別道路標線、紅綠燈及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準確度上,和特斯拉基本沒有區別。
上圖為寶馬,下圖為特斯拉
iX本身不僅有環視車身外每個角落的“千里眼”,還有能與周邊汽車和基礎設施聯通的“順風耳”。寶馬將iX定義為“終極互聯終端”,它是寶馬集團中首款搭載5G技術的車型,搭配寶馬集團全新一代數字化架構和感應器系統,數據處理能力是目前車輛的20倍。5G的高傳輸速度和低延遲使得iX的車路協同能力大大增強,同時也讓自動駕駛的探測準確度大幅提升。
而寶馬的云服務器中存儲的數據也會為iX的自動駕駛提供幫助。經過客戶授權 ,寶馬集團從2019開始收集到約1.5億公里的相關數據。公司還從自動駕駛測試車隊中收集到海量數據。寶馬集團使用AI技術處理這些數據,研究數據的關聯性,模擬現實世界中的復雜場景,從而開發出BMW iX新一代的自動駕駛和駕駛輔助系統。寶馬積極推動數字化技術在各部門的應用,目前已實現了70多項AI技術的應用。這些模塊化、可拓展的新技術將逐步應用于未來的寶馬產品上。
寶馬iX的外觀風格與過去的寶馬大不一樣,過于繁雜的線條被設計師全部丟棄,轉而使用曲面設計來體現車身造型的立體感,幾乎所有的設計元素都為智能化和減阻服務。
為了能在iX車內打造一個移動會客廳,極簡成為了iX內飾的主旋律,不必要的按鈕被設計師全部去除,矚目的雙聯屏結構成為了整個內飾最重要的元素。
iX的動力配置也非常高性能,前后雙電機綜合最大功率高達500PS,可搭配多款不同容量的電池組,最大的電池組容量超過100kWh。
雖然目前特斯拉FSD表現出的能力很強,但其可存在局限性。畢竟視覺方案對樣本數量和深度學習算法要求高,需要大量的真實數據用來支持其深度模型訓練,極端情況下,存在預測失準的概率,在加上多目攝像頭的校準和惡劣天氣下能力較差等因素,綜合考量安全性受到嚴重挑戰,雖然事件發生概率較小,但一旦發生常是車毀人亡。
其次,特斯拉目前視覺方案采用一個前置毫米波雷達來探測。但毫米波雷達畢竟不擅長對高度測量,如果在遇到探測物體是信號比較弱的塑料制品,Autopilot 系統的識別功能可能會出錯。因此,就高階自動駕駛而言,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人都認為激光雷達為主的多傳感器融合是必然選擇。那激光雷達會不會是未來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我們不得而知,還是交給時間來見證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宇智波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