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車展望 這10臺車讓你告別里程焦慮
日前,我們從工信部網站獲取到了國產凱迪拉克LYRIQ車型的申報信息。該車型此前已于廣州車展開啟預訂,預售價為43.97萬。新車基于通用汽車最新的奧特能平臺打造,將采用純電動動力系統,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50公里。據悉,新車將于2022年正式上市。
外觀方面,凱迪拉克LYRIQ(詢底價|查參配)量產車極大程度保留了概念車的設計,極具科技感的外觀讓凱迪拉克LYRIQ成為同級別最跨時代的設計。封閉式中網增添了若干LED燈帶,可以實現不同的燈語。前臉設計也幾乎與概念車一致,就如同通用汽車中國及國際部設計副總裁 斯圖爾特·諾里斯(Stuart Norris)所說:“凱迪拉克LYRIQ是一臺能一眼認出是凱迪拉克,但又能看到凱迪拉克的未來的車”。
凱迪拉克LYRIQ的大燈也采用了全新的技術,垂直型LED大燈是如今凱迪拉克車型的特色設計,而在凱迪拉克LYRIQ上,使用了市面上第一款15mm超纖細垂直LED大燈。頂配車型外部LED數量高達736顆。
凱迪拉克LYRIQ的車身尺寸為5003x1977x1637mm,軸距為3094mm,定位為中大型純電SUV,與旗下燃油中大型SUV凱迪拉克XT6的車身尺寸相近,主要目標競爭對手為特斯拉Model X,從網友反饋中,大家也期待凱迪拉克LYRIQ與奔馳EQC、奧迪e-tron與寶馬iX3進行競爭。
凱迪拉克LYRIQ與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參數 | 車長(mm) | 車寬(mm) | 車高(mm) | 軸距(mm) | ||
凱迪拉克LYRIQ | 5003 | 1977 | 1637 | 3094 | ||
特斯拉,Model X | 5037 | 2070 | 1684 | 2965 | ||
奔馳EQC | 4774 | 1890 | 1622 | 2873 | ||
寶馬iX3 | 4746 | 1891 | 1683 | 2864 | ||
奧迪e-tron | 4901 | 1935 | 1640 | 2928 | ||
凱迪拉克XT6 | 5056 | 1964 | 1777 | 2863 | ||
|
奧特能電動車平臺同樣為凱迪拉克LYRIQ在性能上解鎖更多可能性。該平臺率先采用業界領先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實現無線連接功能,使電池包減少了90%的線束,減重的同時增加了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續航里程;配合全新一代VIP智能電子架構,可支持無線電池管理系統的軟件功能更新,用不斷優化的技術發揮LYRIQ電池的潛能。
除了設計和充電方面的技術優勢,凱迪拉克LYRIQ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也做到了行業頂尖,33英寸的車機屏幕支持業界最高9K分辨率與像素密度,搭載高通驍龍8155芯片,整屏分辨率達8960x1320,像素密度271PPI,可呈現10億種色彩。
根據此前的信息來看,2022年4月底下訂并購車可享受10000公里里程的公共充電額度、App簽到隨機里程紅包、免費特定車身色以及優先交付權益。
編輯點評:不得不說,如今電動車百花齊放的感覺不亞于當初90年代的燃油車。凱迪拉克LYRIQ無論在軸距還是概念車的還原度方面,相比競品都更具優勢,雖然無框車門和后視攝像的功能在量產版車型上又被“閹”了,但它的出現不僅讓目前中大型新能源SUV的陣營更加豐富,也勢必會對奧迪e-tron以及寶馬以等車型造成強有力的沖擊。
日前,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最新一期《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我們了解到比亞迪唐EV將會推出搭載108.8千瓦時電池組的車型,純電動續航里程將會來到605公里,整備質量為2560千克。結合此前工信部的申報信息來看,新車配備了前后雙電機動力系統,可輸出最大功率依舊為180kW和200kW,在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635km,而現款車型的最長續航僅為505km。此外,新車有望于2022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外觀方面,新款唐EV用上了家族式最新的設計語言,使其一眼就能辨別這是一輛純電動車型。前臉的下包圍采用了全新的造型,貫穿式的銀色飾條延伸至了兩側的進風口,增加層次感的同時,使車身的橫向寬度得到有效的延伸。
車身側面的造型延續了現款車型的設計,依舊熏黑的C柱設計,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效果。貫穿式尾燈依舊得以保留,不過后包圍的樣式進行了調整。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900/1950/1725mm,軸距2820mm。
動力部分,新款唐EV雙電機版配備了最大功率180kW和200kW的前后雙電機,并采用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其電池密度為150Wh/kg,在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635km。
編輯點評:目前在售的唐EV,雖然有比亞迪作為品牌支撐,但銷量依舊不如人意。此次改款在采用了家族最新的設計語言之后,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至于未來銷量應該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1月5日,寶馬 iX xDrive 40和M60車型正式上市,售價分別為74.69萬元和99.69萬元,而iX xDrive 50已于2021廣州車展上市,售價為84.69萬元。此外,寶馬 iX xDrive 40將從2022年1月開始交付,創新BMW iX M60計劃將于年中開始交付。
外觀上,寶馬iX的車身尺寸和X5差不多,但相比X5更加低矮一些,和Model X相比略微小了一點。當然,在設計上寶馬iX甚至比特斯拉更大膽,現在寶馬的這波設計師完全不是為了取悅所有人的,從寶馬4系開始,你就能感覺到消費者對寶馬設計的審美出現了兩極分化。而在iX上我們看到了和4系一樣夸張的鼻孔,除此之外,還有比4系更夸張的燈組造型。這些設計在以前的寶馬上從未見過,而如此夸張的造型會引領寶馬未來的設計趨勢。所以,我不敢評價這款車的美丑,大家看吧。
不過,實話實說這款車的氣場還是很強的,豪華品牌的中大型SUV排面還是杠杠的,開在路上的回頭率也會很高。而且,寶馬的設計師認為這款造型5-8年都不會過時,但我也覺得,可能很多人先需要3年來接受它。
設計是一方面,這款車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體驗。雙腎中網是封閉式的,起到的作用是家族特征的延續。另外,這個封閉式格柵其實隱藏了很多新科技,它的后面是各種雷達傳感器,面板還采用了聚氨酯圖層,對小的劃傷具有自修復能力。
這些黑線也不只是裝飾,它是為面板加熱的電阻絲,以防止面板結霜而影響傳感器工作。顯然,寶馬已經考慮到了寒冷氣候的使用,并保證北方冬季的正常使用。
寶馬的“天使眼”已經嚴重變異了,因為,寶馬的大燈越來越細了。iX提供了當今寶馬最細的大燈造型。我猜測未來的7系也極有可能是這樣子。
車頭的LOGO打開后可以直接添加玻璃水,畢竟電車開機蓋也挺無聊的,這樣設計非常省事。
隱藏式把手在新能源車上非常流行,但寶馬采用的“隱藏”邏輯是做成了凹槽式,你可能刷到過路虎、特斯拉冬天拉手彈不出來的情況,但在寶馬iX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尾部非常敦實,正面看是一個上窄下寬的造型,說實話,比前臉看著舒服。尾部依然配備L型尾燈,雖然很細但辨識度很強。
雖然是旗艦車型,但iX的內飾和燃油車還是有區別的,理念上也完全不同。首先是設計,足夠簡單,造型足夠大膽,融合了各種不規則的設計,你可能依然需要一定的審美時間。如果蓋上車標,你完全看不出這是一臺寶馬。
另外,在材質上iX使用了植物萃取鞣制,這讓真皮的手感更細膩,而且無異味。這也是作為新能源車,寶馬傳遞出的一種環保理念。
方向盤是異型設計,說實話真不好看,但是寶馬iX(詢底價|查參配)就是要和燃油車不一樣。不過人機工程學還不錯,對液晶屏都沒有遮擋。
中控屏由12.3英寸的儀表和14.9英寸的車機屏組成了一個貫穿式的曲線屏幕,這種懸浮設計也是寶馬電車的專屬,完全沒有使用在燃油車上。但是,未來的寶馬會是這樣子嗎?這樣的設計給我感覺是,科技感壓過了豪華感。
寶馬iX搭載了最新的iDrive 8系統,新系統的界面更具有圖像感,使用邏輯也很清晰,用過寶馬的朋友都能迅速上手。車機最大的提升是做了本土化調整,車機內搭載了很多我們常用的APP,并支持5G,這樣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寶馬在另一個審美的變化是,越來越喜歡水晶質感的設計,比如中控區的這一片按鈕、車門上的座椅調節。看來當年X5出了個水晶檔把只是個開始。所以,一定有人會覺得浮夸,但也有人會喜歡,還是那句話,寶馬現在不是為了取悅所有人了。
全景天幕可以實現磨砂不透光和透光狀態,不過這種設計雖然能隔絕紫外線,但夏天對空調是個考驗。
乘坐方面,寶馬iX更多考慮的是舒適性,以符合這款車“輪上會客廳”的設計理念。一體式座椅很漂亮,坐上去也很舒服。不過后排還是和X5一樣,并沒有將長軸距體現在空間上,作為一個近百萬軸距達3米的豪車,后排空間并不奢侈,甚至只能說夠用。
寶馬iX搭載的是第五代eDrive電驅系統,目前寶馬只上市了xDrive50版本,最大功率523馬力,扭矩765牛米,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4.6秒。在性能這方面,相比Model X還是弱了一些。續航方面,WLTP續航里程為630公里。
編輯點評:傳統車企的轉型意味著新能源的價值將重回汽車本身,尤其是寶馬這樣的豪華品牌,他們并不是一些極客工程師,讓你開車變得像玩手機一樣,他們是帶著深厚的造車能力和文化底蘊,讓你享受的仍然是一臺車輛應該饋贈給你的樂趣。而他們的創新也更多來自于車輛本身的革新,除了讓車輛更有科技感,也讓汽車更符合新時期大家對豪車的理解。當然,寶馬iX在設計上有點過于直男,甚至有點膽大妄為,不管你是否接受這樣的設計,但就車輛本身來說,如果你的預算到位,如果你有機會開一開這款車,你都不會再有另外的選擇。
新的一年,純電動車這個細分市場也越來越卷了,未來將會有更多續航超1000km的新車型推出。不可否定,1000km+的續航里程確實解決了大部分消費者對于里程焦慮的問題。但一味增加續航也并不是電動車的最好出路,比增加續航更重要的是充電便利性,提高充電設備的充電速度和建設密度更高的充電網絡等才是正道。畢竟當充電系統在全國范圍得以完善,才能真正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宇智波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