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技術加持下的問界M7 能否撼動理想ONE?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作為賽力斯和華為聯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問界品牌自問世以來便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旗下首款車型問界M5自上市以來,就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打鐵需趁熱,M5之后問界推出了M7,M7定位中型SUV,直接對標理想ONE(詢底價|查參配)。理想ONE作為目前新勢力中30萬級別熱門的SUV之一,其銷量說明了一切。那作為華為全面賦能的后來者問界M7,它的到來能否撼動理想ONE地位?下面我們來對比一番。
兩車核心亮點 | ||||
問界M7 | 理想ONE | |||
售價 | 31.98-37.98萬元 | 34.98萬元 | ||
座椅布局 | 6座布局 | 6座布局 | ||
車身尺寸 | 長寬高5020/1945/1775mm,軸距2820mm | 長寬高5030/1960/1760mm,軸距2935mm | ||
車載系統 | 華為鴻蒙系統 | 安卓系統 | ||
綜合續航里程 | CLTC:1220km、1100 | NEDC:1080km | ||
純電續航里程 | CLTC:200km、230km | NEDC:188km | ||
0-100km/h加速時間 | 7.8s 、4.8S | 6.5s | ||
|
購車福利方面,7月4日起,問界M7(詢底價|查參配)將陸續在全國150+城市600+華為門店進行真車展示,7月23日起正式開啟試駕。消費者可通過華為商城、華為體驗店、我的華為APP以及AITO官網、AITO用戶中心、AITO APP進行預約預定。首批預定問界M7車主有專享好禮,還有HUAWEI Card車主權益與服務。
參與問界M7預售即可享受意向金1000元抵5000元車款權益;預售期內支付意向金的客戶,可以提前鎖定M7上市萬元禮包;此外,還有專屬顧問服務,優先邀約產品體驗和試駕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意向金隨時可退,原路返還。
理想ONE享受理想提供的整車質保4年8萬公里,三電系統質保8年12萬公里。此外,新任車主還將享有理想提供的三項免費用戶權益,包括免費道路救援,全國范圍內免費家用充電樁及安裝服務,三年流量無憂方案(每月20GB免費流量)。
外觀方面,問界M7延續了此前問界M5的家族化設計語言,車頭下部采用尺寸碩大的六邊形進氣格柵設計,內部輔以鍍鉻飾條點綴,營造出沉穩的氣質和十足的層次感。而理想ONE雖然作為新勢力品牌,但也沒有把車子設計得過于標新立異,走起了求穩路線,不過考慮到它的目標客戶群體,這樣的設計風格也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
車身數據方面,問界M7車身長寬高分別是5020/1945/1775mm,軸距為2820mm;理想ONE長寬高分別是5030/1960/1760mm,軸距為2935mm,單看車身尺寸,問界M7更占優勢。兩車作為定位大六座的SUV,相信實際體驗空間方面兩車差別應該不會很大。
問界M7還提供了五輻和十輻兩款不同樣式的輪圈,另外根據車型版本不同還會有鍍鉻色和黑色兩種車窗裝飾條以及兩種樣式的保險杠可選;而理想ONE則有三款輪轂供選擇,運動范兒和豪華范兒的都有。
看慣了太多外觀造型更科幻更前衛的新能源汽車,這兩款車型給人的感覺都十分穩重大氣。問界M7延續了此前問界M5的家族化設計語言,沉穩的氣質和十足的層次感符合主流審美;理想ONE整體設計雖然說不是非常驚艷,有點守舊但其實也是耐看的風格。至于誰更好看,那都是因人而異,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看的。
內飾方面,問界M7內飾基本延續了M5的設計語言,整體設計依舊保持了簡約且豪華的風格,而華為鴻蒙座艙,才是它的最大亮點。而理想ONE內飾四塊大屏十分吸睛,車載系統更像個機器人掌管著一切,“理想同學”的語音交互能力也很強,車輛本身更像是一個附屬品。車機硬件方面,問界M7相比理想ONE會更勝一籌。
兩車座艙硬件對比 | ||||
參數/車型 | 問界M7 | 理想ONE | ||
儀表盤尺寸 | 10.25英寸 | 12.3英寸 | ||
中控屏尺寸 | 15.6英寸 | 16.2英寸 | ||
副駕娛樂屏尺寸 | 無 | 12.3英寸 | ||
車載芯片 | 海思麒麟 990A | 高通驍龍 820A | ||
閃存+內存 | 6+128G | 8+64G | ||
車機系統 | 鴻蒙系統 | 安卓系統 | ||
語音系統 | 華為 | 理想自研+思必馳 | ||
|
綜合來看,座艙智能化方面兩者都各種亮點。問界M7在鴻蒙OS系統的加持下,中控屏顯示效果、實際操作的流暢性更高一些,對于駕駛員來說更加友好;理想ONE的中控屏以及語音交互也保持著不錯的水準,同時還加入了副駕娛樂屏以及控制屏,照顧了副駕出行的用車體驗也不忘了使用便捷性。
兩車智能駕駛輔助硬件對比 | ||||
參數/車型 | 問界M7 | 理想ONE | ||
超聲波雷達 | 12 | 12 | ||
毫米波雷達 | 3 | 5 | ||
環視攝像頭 | 4 | 4 | ||
前視攝像頭 | 單目(260萬像素) | 單目(800萬像素) | ||
|
而智能駕駛輔助方面,理想ONE配備了理想 AD MAX 智能駕駛系統,能實現例如 LCC 車道居中、ALC 打燈變道等功能,同時還配備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能夠實現 NoA 領航輔助功能,并且是全系都標配,不需要單獨選裝。而問界 M7 上能功能相對來說比較基礎,比如 ACC、LKA 這類型功能是有的,但高階輔助駕駛卻沒有搭載。
在硬件層面上,AITO 問界 M7 車型上搭載的硬件設備其實和 M5 上那一套是一致的,新車搭載 1 個 230 萬像素前單目攝像頭、4 個環式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而理想 ONE 上配有 5 個第五代博世毫米波雷達、 12 個超聲波雷達、 4 個環視攝像頭、1 個 800 萬像素前視攝像頭。
座椅舒適性配置方面,問界M7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六檔至多33度調節,并配備獨立音響、空調出風口、照明燈等配置。問界M7還擁有AITO零重力座椅采用零壓感知人體工學設計,打造壓力分布均勻的座椅靠背坐墊,官方稱可比平躺的座椅更為舒適;用戶語音或者一鍵打開即可實現零重力坐姿。結合全新的小憩模式,能夠快速切換獨享休息空間。
舒適性功能上, 問界M7 前排都搭載了通風、加熱以及按摩,第二排座椅同樣支持座椅通風、加熱以及按摩功能;理想 ONE 前排座椅同樣是搭載的了座椅通風、加熱以及座椅按摩,第二排座椅則是搭載了座椅加熱及按摩。不過遺憾的是,理想 ONE 第二排座椅沒有座椅通風。
另外在隔音玻璃上,問界M7以及理想ONE都搭載了前后排雙層隔音玻璃;在音響系統方面,問界M7搭載的是HUAWEI SOUND音響,配備19個揚聲器,包括15 車內音響以及4個頭枕音響,理想 ONE 搭載的是12揚聲器Hi-Fi音響。
兩車舒適性配置對比 | ||||
參數/車型 | 問界M7 | 理想ONE | ||
前排座椅 | 通風/加熱/按摩 | |||
后排座椅 | 通風/加熱/按摩 | 加熱/按摩 | ||
座椅軟枕/腰靠 | 腰靠 | 軟頭枕 | ||
后排右側座椅 | 老板鍵/零重力座椅(帶腿托) | 老板鍵 | ||
座椅材質 | NAPPA真皮座椅 | |||
手機無線充電 | 雙40W無線充電 | 單個無線充電 | ||
揚聲器 | 19個揚聲器(15車身+4頭枕) | 12個揚聲器 | ||
隔音玻璃 | 前后排雙層隔音玻璃 | |||
|
舒適性配置層面上,問界 M7 會更豐富點,包括后排座椅通風、雙 40W 手機無線快充、第二排小桌板(選裝)以及第二排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在理想 ONE 上是沒有的。
實際乘坐空間方面,由于體驗者身高和體重等因素無法統一,下面效果僅供參考。(問界M7體驗者177cm,理想ONE體驗者183cm)
兩車乘坐空間對比數據 | |||||
車型/參數 | 前排頭部空間 | 第二排頭部 | 第二排腿部空間 | ||
問界M7 | 兩拳 | 一拳兩指 | 兩拳 | ||
理想ONE | 兩拳 | 一拳 | 一拳三指 | ||
|
從實際體驗來看,兩款車型的乘坐空間表現似乎并沒有拉開差距,第三排坐成年人還是略顯緊湊,但別忘了理想ONE的空間的體驗者身高更高,而且后備箱的縱深方面理想ONE也更占優勢。
問界M7提供后驅版高低配和四驅版高低配多款車型,全系采用1.5T四缸發動機作為增程器。不管是是后驅版還是四驅版,都搭載由華為提供的驅動電機。其中后驅版配備最大功率為200kW的電機,百公里加速時間為7.8秒,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可實現CLTC工況1220公里續航、純電續航230公里,官方表示饋電油耗油耗5.8L/100km。
四驅版前后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30kW、200kW,綜合最大功率達到了330kW,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8秒,滿油滿電的情況下可實現CLTC工況1100公里續航、純電續航為200公里,饋電油耗6.3L/100km。
理想ONE采用一臺1.2T三缸的發動機作為增程器,其中前電機最大功率100kW,后電機最大功率145kW,動力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245kW,最大扭矩為455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秒。滿電滿油的中臺下NEDC綜合續航為1080km,NEDC純電續航188km。
兩車動力對比 | ||||
參數/車型 | 問界M7 | 理想ONE | ||
增程器 | 1.5T 四缸 | 1.2T 三缸 | ||
驅動方式 | 后驅/四驅 | 四驅 | ||
電動機總功率(kW) | 200/330 | 245 | ||
電動機總扭矩(N·m) | 360/660 | 455 | ||
電池容量(kWh) | 40 | 40.5 | ||
0-100km/h加速時間(s) | 7.8/4.8 | 6.5 | ||
純電續航里程(km) | CLTC:230/220 | NEDC: 188,WLTP:155 | ||
|
由上表可見,問界M7的四驅版車型相比理想ONE不管是動力還是續航表現都更占據優勢,而問界M7后驅版相比理想ON除了續航占優以外,動力表現還是差點意思。由于我們暫時還沒有對問界M7進行試駕,以下為理想ONE的駕乘表現:
在有電的狀態下,純電或是油電混合行駛都會覺得提速較為輕快,沒有什么動力不足的情況出現。不過即便是滿電狀態,全油門下也不會給你特斯拉那般狂暴提速感,畢竟理想ONE超過了2噸,官方零百加速時間為6.5秒。
而在低電量狀態下,全油門提速,尤其是超過100km/h后的提速感會弱一些,不過起步和中油門都不會給你感受出什么動力衰退感。而關于增程器方面,在全油門時會聽到發動機的聲音以及電機聲,在市區走走停停的話,增程器的存在感倒不怎么明顯。
動力方面本就不是理想ONE該去重點關照的,畢竟奶爸車,舒適性是第一位,秒天秒地也抵不過老婆孩子坐得舒服。21款理想ONE對后懸架進行了提升,方具體也沒有說明后懸架優化了什么,但很顯然都是向著更舒適進化。因為老款車型后懸架升級后是什么樣的感覺我并沒有體驗過,所以這里就沒法跟老款升級后作出感受對比。而相比最早期的理想ONE,懸架尤其是后懸架部分對沖擊的柔化會更好一些,不過終究我感覺整車對振動的吸收處理還是稍硬了一些,遇到減速帶以及坑洼,振動的傳遞會有一點直接。
懸架有舒適和標準兩種模式可選,對應的是阻尼可變減振器的調節。一般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其實選擇標準模式就足夠,這樣車身穩定性更好一些,也沒那么容易讓乘客覺得晃晃悠悠。如果路面質量較為一般的話,選擇舒適模式對振動的處理感會細膩一些。
轉向方面相比動力優先級別更低,理想ONE轉向也沒有太多質感可言,只是一臺正常SUV該有的轉向感,虛位不大,指向偏模糊。其實自從理想ONE升級過后懸架,車主對懸架方面的吐槽就沒那么多,關注的點更多是在配置功能以及交互使用方面。
綜合來看,兩車不論是產品力、配置等方面各有優勢。問界M7在華為技術、鴻蒙OS智能座艙系統的加持下,整體的智能程度還是非常出色的,重要的是動力方面相比理想ONE也更占優勢;而理想ONE作為首批進入增程式SUV市場的車型,車身尺寸方面相比問界M7會更大。另外,理想ONE目前在市場上已經擁有較高的知名度,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畢竟銷量就說明了一切。
所以就目前來看,問界M5前期還是需要先接受消費者的檢驗,如果產品力確實足夠硬,那撼動理想ONE的市場地位指日可待。至于這兩款車型該怎么選?我想大家心中應該自有答案了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宇智波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