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高端精品路線 眾編輯體驗騰勢電動車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近兩年大家聽到比較多的就是“電動車”這幾個字,而騰勢電動汽車歷經4年時間傾心打造,終于橫空出世了,引起了業界的轟動。作為中國首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騰勢擁有著戴姆勒百年造車經驗和比亞迪在電池、電機、電控領域的領先科技,成為了中國市場極具發展前景的新能源車型。就在昨日深圳突來襲擊出了限購政策,官方明文規定每年暫定10萬臺的指標,電動小汽車就占據2萬臺,這就更預示著電動車的春天來了,騰勢也將有它特有的市場份額。
![]() | 體驗讀圖模式 |
騰勢電動車推出了時尚版和尊貴版共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36.9萬元和39.9萬元。這次我們拿到的是頂配的尊貴版,和汽油版車型一樣,我們將從外觀,內飾,空間,動力等方面分別進行詳細的體驗。另外鑒于是電動車,所以我們還會談談充電的問題,這想必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
眾編輯體驗車型基本信息 | |
體驗車型 | 騰勢電動車尊貴版 |
官方指導售價 | 39.9萬元 |
車身尺寸/軸距 | 長/寬/高:4642×1850×1642mm 軸距:2880mm |
續航能力 | 300公里 |
整車質保 | 三年或10萬公里 |
相關鏈接 | 論壇 |
各地補貼政策一覽
● 外觀(曾振邦點評)
外觀上,新車整體造型類似奔馳的B級車,該車采用造型圓潤的兩廂造型,掀背式尾箱帶有小尾翼,尾燈設計沒有了概念車的夸張線條,采用與疝氣大燈呼應的柳葉造型。
● 內飾和功能體驗(趙瑯莉點評)
內飾方面,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做工非常細膩,用料也很考究,體現出不少高檔氣質。進入到車內在很多細節則完全是奔馳風格,加上觸摸式中控臺的設計,還是頗吸引年輕消費者的。
● 空間體驗(曾振邦點評)
騰勢推出的首款車型主要是作為城市代步使用,所以空間對于這樣的居家小車來說,還是不能忽視的方面,得益于2880mm的軸距和較高的車身,騰勢的乘坐空間表現不凡,電池模塊分布于車廂中間部分的底板,而470升的后備箱空間相對于同級車型也不落下風。
● 試駕(吳穎點評)
騰勢的整備質量達到了2090kg,最直觀的感受是:穩健。不厭其煩地再重申一遍,奔馳與比亞迪在騰勢的生產制造上的分工十分明確,奔馳負責品控以及調教,比亞迪則負責零配件的制造與裝配。在數天的試駕過程中,騰勢慢慢表現出“小奔馳”的質感,這與我們此前試駕的奔馳全新一代B級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
至少與我此前駕駛過的 比亞迪 E6 、 特斯拉 Model S 、寶馬 i3 不同,騰勢 把純電動車的“棱角”打磨平整,很難想象這是一款電動車,因為它有著汽油車乃至混合動力車的平順特性。時刻提醒駕駛者:先森不著急。任由駕駛者催促,它依然保持我行我素,堅持走自己優雅的路線。
并不是所有純電動車的愛好者都喜歡動不動就推一把的感覺,這種“唐突”在城市環境下是折磨。騰勢的駕駛感受是……用安穩二字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安指的是零脾氣的個性,穩指的是2噸的車重在鋪裝路上馬步扎實。牽引力的百分百釋放設定在常用速度上。雖然百公里14秒的加速成績不太好看,但實際體驗上它的靈動性還是挺不錯的,這種感覺與奔馳B180有著高度相似。
如果我的情感再強烈點,我會用“笨”這個字去形容。您能想象到在鋪裝路上“躲水井蓋”的場景,從看到水井蓋直至車輪碾壓,在同價位車上能提供給我足夠多的時間去打方向躲開。但在騰勢上,碾壓水井蓋成了常態。其原因在于轉向機的回饋慵懶。
轉向機能是我最不滿意騰勢的一點。奔馳把騰勢調教成 S級、E級 的“柔”的特性,但精準度上卻跟不上步伐,相信這是EPS特性問題。如果您同我一樣擁有必須行駛在路線的最中央、躲坑不壓線等等的強迫癥,神經線較多地放在方向盤上,其實這樣真挺累人的。
然而當我不聞不問世間事,騰勢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愜意的駕乘感受。是的,這才是騰勢的最佳駕駛心態。靜謐的車內環境,干練的底盤反饋,慵懶的轉向等等,讓駕駛者慢慢拋棄凡塵俗世,盡情享受舒適路程所帶來的好心情。如果說 特斯拉Model S、寶馬i3 之類純電動車只是為A、B兩點一線提供抵達服務,那么騰勢會是一輛為旅程中服務的純電動車。
舒暢了,找到開騰勢的最佳辦法!原來騰勢是這么開的!是用開奔馳的態度去開!在前面您已經看到了大量的奔馳元素,那么在這里雖然不明顯,但是從最直觀的感受上依然滲透出奔馳車上的特性,不多,但足矣。
再要重申一遍,騰勢是一款沒有脾氣的純電動車,若要強加施壓、強迫它去做激進的事兒,到頭來還是駕駛者最受傷。換句話說,作為一款家庭用車,滿足舒適需求固然是首要條件,這點騰勢做得相當到位。并不是看在廠家的面子上才這么說的,至少它是我試駕過同價位中舒適性數一數二的車型。很多人會拿它同奔馳全新一代B級去比較,那么我很肯定地說,它的舒適性在靜態感受上已經勝出,更不用說動態了。
● 試駕結語:
作為品牌的首款車型,比亞迪與戴姆勒用了四年的時間去調教,但我們試駕的這款僅僅為廠家的試裝車。受到品控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我們認為它達到90分的水準時,戴姆勒依然堅持把產品做到100分后再交給用戶。
● 技術解析(吳穎點評)
騰勢BMS設計標準在自主內更高
電動車最大的難點之一并不是在于電池組的整合功率,而是電池管理系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它彷如是手機上的中央處理器,集成處理的功能相當豐富。王傳福曾經在訪問中談到,騰勢所采用的BMS是比亞迪技術最先進的系統,其集成能量控制、能量顯示、熱和電安全管理等等的技術,這個BMS完全按照騰勢標準(比亞迪與戴姆勒達成的基于歐盟標準升級的自行標準)去設計。
什么是BMS?
BMS 又名電池管理系統,作用于對電池模塊的技術管理。BMS 共有8個主要模塊:1、電池電壓、電流信號、電池包溫度的檢測;2、繼電器模塊,電源通斷控制,并切斷電池確保動力電壓安全;3、電池剩余容量計算模塊,這是BMS中最核心、最難的部分。主要管理電池的充放電狀態,根據電流、電壓曲線以及電池特性等,計算出電池是否已經充滿或剩余容量;4、平衡模塊,由于每一組電池的自身質量不同,平衡模塊在這里控制每組電池的均衡狀態;5、功率限制,控制電池的輸出功率;6、溫度控制模塊;7、充電控制模塊;8、故障診斷模塊。
談到自主BMS,不得不提的是目前國內共有26家BMS自主生產企業。國內針對BMS的行業技術標準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很多廠商均各自為政。換言之,王傳福所說的“騰勢標準”比國內行業標準要高不止一個檔次。在電動車的部件成本結構分布上,電池或儲電設備占了47%,電機與電控設備占了24%,整車外殼以及其組件占了18%,其它占了11%,而BMS系統在整套部件成本上占了超過5%。與此同時,BMS系統也是各路廠家最核心競爭價值,幾乎所有的知名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BMS系統。
電池技術解析
從上圖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的鋰電池共分為:1、LMO錳酸鋰電池;2、LCO鈷酸鋰;3、LFP磷酸鐵鋰電池;4、NCA三元鋰電池。那么磷酸鐵鋰電池的優勢在哪里?穩定。可以說,磷酸鐵鋰電池是目前最安全的鋰電池,它具備很高強度的抗“勞損”、兼容更寬頻的輸入電流以及最好的抗爆能力。
前面我們提及到,電池與BMS是電動車中的核心。好比說電池就是老公,而BMS則是老婆,一對完美夫妻不僅有老公疼老婆,還要老婆在背后支持著老公。
不管未來電池革命將會如何,騰勢與“磷酸鐵鋰電池”已經結下不解之緣,這就是一種情懷。把最基礎的東西做到極致,在到達極致的時候回到原點再出發。
最大335km續航里程
騰勢技術參數(官方數據) | |
車型 | 騰勢 尊貴版(39.90萬元) |
@60km/h 巡航 | ≥335 km |
@中國城市路況續航 | ≥253 km |
@中國零下15°路況 | 218 km |
電池容量 | 47.5 kW/h |
功率(峰值/額定) | 86/68 kW |
扭矩(峰值/額定) | 290/177 Nm |
最高速度 | 150 km/h |
整備質量 | 2090 kg |
最大質量 | 2550 kg |
電池重量 | 550 kg |
電池包托架重量 | 95 kg |
從兩天的城市路測來看(標準形式模式),官方標稱的300km最大續航里程是可以達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儀表板左下方的里程數是瞬時更新,系統根據駕駛者駕駛習慣更新可用續航里程數。
兩天的時間,除了在等候信號燈且第一位狀態時會采用“SPORT”運動模式之外,其余時間均保持在“正常模式”下行駛。兩個模式的最大差異是低扭的爆發時間點,運動模式固然在瞬間爆發點上來得更早,不過與正常模式相比,不在多次測試條件下是很難感受出來的。
再談充電問題
騰勢充電參數(官方數據) | |
類型(功率) | 充電時間(0-100%) |
家用插座(1.5 kW) | 32小時充滿 |
公共交流樁(3.3 kW) | 15小時充滿 |
ABB充電柜(10 kW) | < 5小時充滿 |
超級充電柜 | <1小時充滿 |
訂購了騰勢的朋友不用太多擔心充電難問題,目前比亞迪戴姆勒已經開始著手針對已訂購騰勢的客戶開展“充電樁安裝”項目。
以深圳地區為例,市場目前共有數個“商業充電樁”(超級充電柜),未來這部分充電樁升級后可支持騰勢充電服務。其收費標準為:1、日間為1.8元/度電;2、夜間為0.3元/度電。
● 技術結語
騰勢的電池技術依然是我們熟悉的比亞迪公司提供,在這里您會問,戴姆勒在這個環節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答案是品控和造車工藝。可以肯定的是,騰勢的制造標準以及出廠標準必然會比 比亞迪E6 等一眾自主品牌的電動車要高。至于怎么看騰勢與海外大型車企的電動車作比較?
電動車與汽油車不同,發動機的結構從設計初期就鎖定功率,并不存在加個渦輪就能提升動力,換言之電動機并不是考量電動車好壞的標準。電動車的核心關鍵除了BMS,還有與“汽油”同等作用的“電池”。這方面比亞迪已經擁有了世界領先的磷酸鐵鋰電池制造技術,通過7年時間的“臨床試驗”,磷酸鐵鋰電池在各個方面都有了飛躍式的提升。但相對遺憾的是……重量。例如騰勢 47.5kw/h 容量電池(最大續航里程≥300km)重達550kg,再加上外部托架 95kg 的重量,電池組達到了645kg !而8,000多顆松下NCR 18650 3,100mah電池組合成具備500km續航能力的特斯拉Model S,其電池組重量為800多kg。電池組重量是磷酸鐵鋰電池致命弊端?
不是。電池只是純電動車的一個組成部分,整備質量更涉及到其它的零部件。比亞迪在電池配套上擁有先進的高集成度磷酸鋰鐵電池解決方案,換言之,在其它部件的上,別人需要用2-3套解決方案,比亞迪用一套即可。這樣的好處是大大減少了內部組件的數量,同時降低整備質量。這樣一輛,兩者相權衡的結果是,比亞迪與同等采用鋰電池的純電動車的整備質量幾乎一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
凱美瑞 17.1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紅旗H5 15.98-2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雅閣 17.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邁騰 17.49-24.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奧迪A4L 28.98-40.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寶馬3系 29.99-3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帕薩特 16.45-30.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奔馳C級 33.48-38.06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秦L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Model 3 23.55-33.95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