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級越級誰更強?——奔騰B50VS悅動
奔騰B50最核心的對手將是市場上中低價位的合資車,而這類車型中銷量遙遙領先的伊蘭特悅動,無疑最具有代表性。在定價策略上,一汽轎車似乎也有一定針對性,因為奔騰B50的指導價與悅動非常接近,因此奔騰B50上市以后,在它與悅動之間選擇的人自然也不會少。
以A級車這個說法來看,悅動肯定屬于標準的“同級車”,但它屬于同級車里尺寸空間較大的,而奔騰B50則一直說自己是全面越級,那么遇到這個大號的“同級對手”,它的表現會如何呢?
風格——都面對家庭但悅動更討巧
兩款車的定位都是標準家用車,不過在設計上,悅動似乎與定位更加貼合。悅動是北京現代針對國內市場,基于新伊蘭特的基礎上推出的中國版,因此在整體設計,特別是人們最在意的前臉和尾部設計上,極盡討好國人審美之能。這種做法與豐田的成功理念如出一轍,雖沒有特色,但誰看了也不會反感。這種特點同樣體現在內飾的配色和造型上,同樣是沒有特色,但看起來和用起來卻很舒服。對于需要“多人決策”的家庭用車來說,這種設計肯定是最討巧的,這也是悅動從上市開始就能持續“瘋賣”的主要原因。
奔騰B50從設計美學上看似乎更值得稱道,我們個人也認為它比悅動要好看。然而這種銳利動感的設計雖更討年輕人喜歡,但作為家用車而言似乎在中庸、穩重和大氣上要比悅動欠了一些。內飾風格上二者的差異也同樣顯現出這樣的特點。這很可能成為奔騰B50與悅動叫板最吃虧之處,它的人群適應性比不上悅動。
尺寸、空間——B50體現不出任何“越級”優勢
無論是直觀看上去,還是到車內仔細體驗,奔騰B50與悅動相比沒有絲毫越級的感覺,相反恐怕多數人還會覺得,悅動的內部空間更寬敞,特別是后排,無論是腿部、頭部還是橫向空間,悅動仿佛有“越級”的感覺,而奔騰B50則不明顯。
其實這并不奇怪,作為韓系最新的A級車,悅動在設計時已經放大,與年代較早、定位較小又進行一定縮減的B級平臺開發的B50相比,在尺寸上并無劣勢。悅動的車長比奔騰B50短5.8厘米,軸距短2.5厘米,按數據來看悅動理論上空間不應超過B50,不過悅動車身開發理念與B50不同,它的“空中優勢”很明顯,這不僅可以帶來頭部空間的優勢,而且也有利于整體乘員艙空間的拓展。寬度上悅動雖略窄1厘米,但核心的輪距上,悅動反而更大,因此橫向空間反超也就不奇怪了。
好在奔騰B50在行李艙方面略占優勢,不光是它多出那5升的容積,關鍵悅動的后排不能放倒,與可以4/6拆分折疊的奔騰B50相比,實用性上打了折扣。
當然,對于普通身材的人而言,二者的空間差別不大,大體可以同等看待,但如果是高個子的話,恐怕還是悅動更對胃口。
動力性能:技術上悅動占據壓倒性優勢,但實際表現差異不大
悅動沒有采用最新一代的γ發動機,而是沿襲老款伊蘭特的α機型,但與奔騰B50的兩氣門發動機相比,技術上還是明顯占優勢的。悅動發動機其實主流的技術基本上都有了,雙頂置凸輪軸每缸四氣門,帶VVT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從功率數據看,它比奔騰B50也要大9馬力。
奔騰B50采用大眾的每缸2氣門發動機
技術歸技術,由于奔騰B50這臺古董級發動機采用了新技術的調校,加上不錯的匹配,它的實際表現與悅動之間的差異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另外韓系發動機本身在匹配上不如日歐機型,以及韓系發動機一貫的功率虛高,使得二者的實際性能基本處于同一水平。
奔騰B50還有一個加分的地方,即它的自動變速器要比悅動的好很多,這個優勢基本上可以抵充奔騰B50在發動機方面的弱項,因此對于大多數家用車用戶而言,兩臺車的動力方面基本上可以同等看待——都不夠強勁,但都很舒服,符合家用。
駕駛:均以舒適為主要訴求,高速奔騰B50占優
奔騰B50的底盤技術肯定占壓倒性優勢,這個優勢比悅動在發動機技術方面的優勢還要大得多,這一點看過技術分析版塊的讀者應該很清楚,這里就不贅述了。
奔騰B50多連桿后懸
不過這個優勢同樣不會意味著在這方面奔騰B50要比悅動好得多,因為兩款車都不是追求底盤高性能的運動型車,而是要以舒適為主的家用車。奔騰B50底盤的舒適特性在動態評測環節我們提到過,一汽轎車的工程師在調校時很明智,將高級別底盤在舒適方面的特點盡可能的發揮出來了。悅動這個對手也不含糊,它在這方面同樣做得極為出色。盡管悅動甚至于老款伊蘭特相比,懸掛結構都略有退步,但由于新一代車身設計在剛度方面的提升以及調校上的改進,悅動的舒適性不僅超越老款,與高等級平臺下開發的B50相比也毫不遜色。
奔騰B50解決了奔騰B70在噪音方面的問題,實際駕駛時噪音控制得不錯,這也體現出它舒適的一面。悅動的表現則更為出色,駕駛時甚至想聽到發動機聲都是件難事。因此總體上來說,單以舒適和復合家用來衡量,悅動還能略勝一籌。
奔騰B50的高級別底盤在跑長途時會顯現出超越悅動的一面,特別是在車速超過120公里/小時以上時,奔騰B50會明顯比悅動穩定。另外如果跑長途時偶爾遇到山路,真想玩一把過彎,悅動此時與奔騰B50也是沒法比的。在這些體現駕駛的工況下,悅動依然保持著它家用車的本色,但奔騰B50則開始顯露出其運動型底盤的優勢來。
裝備:奔騰B50優勢明顯
奔騰B50豪華配置
我們選擇的是兩款相對主流的車型,奔騰B50自動尊貴和悅動1.6GLSAT。家用車主喜歡的主流裝備兩款車都一應俱全,包括像天窗、真皮座椅。倒車雷達、真皮多功能方向盤、自動空調等。奔騰B50多出的定速巡航肯定是很討巧的好東西,特別是對于喜歡跑長途的人來說很有意義,這是悅動全系都無法提供的。側氣囊并不見得人人在意,但多了它多一層安全感總沒壞處。電動座椅可能關注的人更少,但至少也會讓B50多一絲豪華感。奔騰B50唯一在裝備上輸給悅動的是沒有行車電腦顯示,在目前A0級轎車都開始普及這項裝備的現在,B50在這方面的省略確實有點倒退的嫌疑。
結論及購買:奔騰B50還需更大的價格優勢
兩款車價格很接近,悅動指導價雖貴4000,但市場優惠后的實際價格比B50還低,因此奔騰B50在悅動面前已基本不存在價格優勢。基于前面的分析,雖然平臺和運動性方面奔騰B50確實要強,但對于普通家用用戶而言,這個優勢的影響力并不算大。配備的優勢與價格是相關的,只要價格低,很多買家完全可以再配置上妥協。通過對比其實我們不難看出,悅動之所以賣得這么好,與其高性價比不無關系,因此奔騰B50要想在悅動的地盤搶奪蛋糕,恐怕還需更有力的價格優勢。
在現階段,我們會更傾向于推薦悅動,除了它更符合家用以外,其目前的價格已比較成熟。奔騰B50更適合注重穩重底盤的家用購車者,不過剛剛上市的它現階段價格風險較大,可以適當觀望等出現一定幅度優惠后再出手不遲。另外對奔騰B50那些豪華裝備不感興趣的,也可以再等等,相信接下來會有配置和價格都更低的車款出現。(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
1
本田CR-V 18.59-26.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探岳 19.8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捷途旅行者 13.99-23.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漢蘭達 24.98-3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星紀元 ET 17.28-31.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問界M7 24.98-3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奧迪Q5L 34.98-48.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沃爾沃XC60 39.69-45.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哈弗H6 9.8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鐜頒唬鏂拌濺錛?/span> IONIQ 5 N 浼婂叞鐗笶lantra N 搴撴柉閫?/a>
鐜頒唬鐑棬杞﹀瀷錛?/span> 緇存媺鍏嬫柉 2007嬈?3.8L 璞崕 瀵艱埅鐗?/a> 緇存媺鍏嬫柉 2012嬈?3.8L 璞崕鐗?/a> 緇存媺鍏嬫柉 2010嬈?3.8L 鑸掗傜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