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的較量 比亞迪G6和騰翼C50對比導購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最近兩年,渦輪增壓有方興未艾之勢,不僅大眾以及通用品牌推出了小排量的1.4TSI渦輪增壓和1.6T渦輪增壓動力,就連一些自主品牌也紛紛大打渦輪增壓的牌,并且增壓排量都以1.5T為主。
今天我們找來自主品牌中搭載渦輪增壓的兩款車型長城騰翼C50和比亞迪G6做比較,他們搭載的是自主研發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并且兩者在價格方面比較接近,下面我們便來看看兩款車型中哪款車型更具優勢。
比亞迪G6和騰翼C50在2011年的廣州車展就宣布上市,但在2012年的首月騰翼C50共銷售424輛。作為一款關注度頗高的新車,這個銷量數據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值得注意的是,騰翼C50的最大對手比亞迪G6上市至今銷量也一直非常低,直至2012年1月也僅銷售1750輛。
比亞迪G6/長城騰翼C50售價對比表 | |||
廠商指導價(萬) | 廠商指導價(萬) | ||
7.98 | 騰翼C50 2012款 1.5T MT 豪華型 | 7.8 | |
8.88 | 8.48 | ||
9.98 | 9.18 | ||
11.28 |
|
|
這兩款新車公布售價時,我們對其市場表現是有非常大預期的,可現實的銷量成績兩款車的表現反差都非常大,兩款1.5T的車型在市場上均出現了有價無市的狀態,預定甚至需要等待的時間還不明確,導致許多準車主直接放棄了準備購買這兩款車型。
-------------------------------------------------------------------------------------
比亞迪G6:商務氣濃厚 屬于成熟人群選擇
外觀得分:★★★☆
G6是比亞迪汽車目前技術含量最高的車型,很多優勢資源都會優先倒向比亞迪G6。其中,比亞迪G6 1.5TID車型是其市場主打車型,“T”代表渦輪增壓技術,“I”代表缸內直噴技術,“D”代表雙離合變速器。
外觀上,比亞迪G6集百家之長,設計上沒有太多花哨的造型,U型前臉和鍍鉻中網搭配彰顯出成熟穩重的商務風,視覺上有點模仿豐田凱美瑞的影子。車身側面筆直的腰線,非常動感。而車尾的設計給人感覺相對厚重,橫亙后備箱蓋中間的加寬的鍍鉻飾條,配合兩側碩大的尾燈,提高了比亞迪G6的豪華感。
為了避免右前方的視覺盲區,比亞迪還特意在右側外后視鏡增加了一個攝像頭(這個配置除了2.0L豪華版沒有外,其它均裝配),為駕駛員提供了駕駛的保障。
比亞迪G6采用16寸運動雙五輻鋁合金輪轂設計配備佳通205/60 R16輪胎,備胎則為15寸的鋼輪轂。
-------------------------------------------------------------------------------------
騰翼C50:外觀極富運動氣息,適合年輕人群
外觀得分:★★★★☆
跟渦輪增壓的比亞迪G6不一樣,長城騰翼C50是以一種超低調的姿態登上了車市舞臺,但是渦輪增壓的帽子仍然讓他受到了較多的關注。作為國內首款正式量產并銷售的T家轎,除了全尺寸、T動力的優勢,騰翼C50的另一“殺手锏”就是領先于同級別車型的5年15萬超長保修政策,由此可見長城汽車對騰翼C50產品品質有絕對信心。
騰翼C50比比亞迪G6視覺沖擊感更強,頗具美系硬派風格,嵌有C50T字樣的銘牌也明確的告訴他人這是一款渦輪增壓車型,增強了其運動氣息。側身采用了家轎貫用的流暢線條,令車身看上去更為緊湊。車尾的設計中規中矩,紅白間隔的圓潤鷹眼尾燈,符合整體的基調。
騰翼C50在細節上也頗下工夫,例如時下十分流行的反光鏡與轉向燈一體化的設計。另外,在兩側反光鏡下方C50還提供了小照明燈。而雙排氣管設計,雖對性能影響不大,動感上則增添了分數。
騰翼C50采用16寸雙五輻鋁合金輪轂設計配備佳通205/55 R16輪胎,備胎則為16寸的鋁合金輪轂。
外觀對比點評:比亞迪G6與長城騰翼C50兩款外觀設計取向均各有不同,從造型的沖擊力來看,長城騰翼C50要更為受到大家的青睞,畢竟這是一款帶T的車型,在外觀上沒有點沖擊力實在是說不過去,不過依然是那句,青菜蘿卜各有所好,外觀方面還是各位看官自己的喜好吧。
內飾對比:完全被比亞迪G6的科技裝備和設計俘虜,騰翼C50顯得略微遜色
內飾設計方面,比亞迪G6突出了家用、商務皆宜的特性,上深下淺的中控臺配色給人穩重踏實的感覺,造工也比過往車輛有所提高,所裝備的配置也相當豐富。此外,在比亞迪G6車內,幾乎所有提供給駕乘使用和查看的相關信息均為中文顯示,設計規整的中控各個按鈕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上面,無論按鍵還是旋鈕都有著比較舒服的操控手感,阻尼適中。
與中比亞迪G6的人性化內飾和豐富的配置相比較,騰翼C50則要顯得遜色不少了。騰翼C50的中控臺整體的設計頗為保守,視覺效果和造型在相比之下并沒有比亞迪G6好看,但還是簡潔實用的,話也說回來,長城汽車在內飾所花得功夫一直不太足夠,多款車型的內飾都較為令人詬病。
方向盤:G6線條硬朗流暢,本土化足夠
相比較之下,線條感極強的比亞迪G6方向盤比騰翼C50的方向盤更顯時尚,方向盤集成了多種功能按鍵,按鍵全部漢化成中文,以方便車主使用。而騰翼C50黑色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采用真皮包裹,左右抓握區域有打孔設計,手感舒適。
儀表臺:G6雙彩屏顯示內容豐富,C50雙層顯示結構凸現個性
比亞迪G6在儀表盤的設計上非常有科技感,以藍色為背景,白色及淺藍色為指針、參數,在搭配上左右兩側的彩色顯示屏,很難讓人想象到這是一款自主品牌的車。中文菜單在左右彩色顯示屏上出現,中間時速表大而清晰,非常富有檔次。智能CAN-BUS電子管家系統負責管理和分析整車信息,可以顯示平均油耗、瞬時油耗、續駛里程、平均時速、燃油消耗量等數據,讓車主能輕松的讀懂愛車的各種狀況。
熟悉車的網友都能發現騰翼C50儀表盤設計借鑒了某日系品牌的某車型,上下分離的儀表盤的設計提升了整車的擋車,數字的時速與傳統形式有所不同,方向盤正對的儀表為轉速表加水溫與油表的組合,上下兩塊儀表相互配合可以完整的提供車輛相關信息,而轉速表中間的液晶屏則顯示行駛里程等數據,較為令人喜歡的便是C50的儀表盤能直接顯示胎壓信息,為安全提供了護航!
中控臺:比亞迪G6整體性強,C50顯示屏略為突兀
中控臺方面比亞迪G6銀色的裝飾顯得十分時尚,按鍵布局也十分合理,其觸摸屏支持多點觸控的操作。
騰翼C50的中控與比亞迪G6相比就顯得很簡潔了,中控大屏兩側沒有任何按鍵,過于密集的按鍵的布局沒有G6來的合理,讓大屏區域顯得較為突兀。
功能方面,兩款車型根據車型的不同,選擇性的安裝了DVD導航影音系統、倒車影像、GPS導航等功能。其中,一鍵啟動功能成為比亞迪G6的標配裝置, 騰翼C50的高配版本則提供了定速巡航功能。
內飾點評:比亞迪G6中控內飾在設計以及儀表盤顯示內容方面感覺都要比騰翼C50更為有優勢,特別是雙彩屏,一鍵啟動的的裝備都能讓車看上去更上檔次,在內飾方面比亞迪G6要比騰翼C50更勝一籌。
空間對比:比亞迪G6空間十分寬裕 騰翼C50空間夠用
僅僅從下面的尺寸重量參數表來看,比亞迪G6占有壓倒性的優勢,在空間方面可以說是勝出騰翼C50的,在車重方面G6也比C50沉了不少,對動力來說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車型: | ||
長(mm): | 4860 | 4650 |
寬(mm): | 1825 | 1775 |
高(mm): | 1463 | 1455 |
軸距(mm): | 2745 | 2700 |
車重(Kg): | 1440 | 1255 |
比亞迪G6長寬高為4860mm×1825mm×1463mm,而軸距也達到2745mm,乘坐的空間上較之寬裕,在家用車范圍內還是很不錯的了。此外,全系車型都配備真皮座椅,包裹性也出乎意料的好,在空間的測試中,身高181cm的編輯在前排調整合適后,后排座椅膝部仍然可以保持一拳以上的距離。行李箱容積為465升,能夠滿足一般日常需求。
騰翼C50的長寬高為:4650mm×1775mm×1455mm,軸距達到2700mm,可以說已經超出了緊湊車型的行列,可以和中級轎車相比美。配備了一套賣相不錯的皮質米色座椅,據悉這是按人體工程學設計,在自主品牌中是很難得的,可惜功能上并不豐富,主副駕駛位都不具備腰部調節功能。從后排座椅空間方面來看,騰翼C50的腿部空間算是很寬敞的了,坐進去后腿部基本有大約一拳余量,頭部空間則遜色了些,頭頂上約有四個指頭的距離,而行李箱容積則為530升。
雖然說比亞迪G6的尺寸要比騰翼C50的占據優勢,但是在后備箱的空間方面則呈現出劣勢了。
空間對比點評:如果論軸距,比亞迪G6自然在空間方面占有優勢,但是長城C50的軸距也能達到了2700mm,并且其后排中間地板位置是平整的,滿載5人在乘坐上要比G6更為舒服
動力組成:動力數據方面比亞迪G6最給力,騰翼C50偏向舒適調教
兩款1.5T的發動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高爾夫6的1.4T發動機,在此我們又把高爾夫六的動力參數拿來對比一番。
比亞迪G6/騰翼C50/高爾夫6基本參數對照表 | |||
參數型號 | |||
發動機 | BYD476ZQA 1.5T | GW4G15T 1.5T | EA111 1.4T |
變速箱 | 手動6檔/6速雙離合 | 手動5檔/CVT變速箱 | 手動5檔/7速DSG雙離合 |
最大功率 | 113kW/5200rpm | 98kW/5600rpm | 96kW/5000rpm |
最大扭矩 | 240N·m/1750-3500rpm | 188N·m/2000-4500rpm | 220N·m/1750-3500rpm |
比亞迪G6搭載的自主研發的1.5Ti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113kW,峰值扭矩達到了240N·m/1750-3500rpm,相較大眾生產的1.4TSI發動機,在最大功率上多出17kW。最大扭矩方面,G6的發動機在1750-3500轉間輸出峰值扭矩,不過比亞迪的1.5TI要比高爾夫的1.4T多出20N·m,在數據表面較為出色。比亞迪G6的1.5T除了6檔手動變速器外,還說過會推出DCT雙離合變速器與其匹配,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仍未見到蹤影,也就是說目前只能買到手動的版本,并且也還是需要等。
騰翼C50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采用的是小增壓技術,渦輪增壓器來自三菱。最大輸出功率達98kW,峰值扭矩達到了188N·m/2000-4500rpm。目前騰翼C50全系都只提供了5速手動變速箱,雖然操控性上更有樂趣,但是受眾面得到一定的限制,隨后騰翼C50將推出CVT無級變速箱。
------------------------------------------------------------------------------------- |
懸掛系統:兩款車型后懸掛都為獨立懸掛,調校各有所長,舒適性接近
比亞迪G6使用的是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懸掛布置上,前懸掛為雙橫臂式獨立懸架,后懸掛為五連桿獨立懸架,這樣的搭配一般在中高級轎車看見的比較多,也是符合B級轎車的設計理念,可以提高車輛行駛穩定性,有效降低輪胎的摩擦,提供給駕乘者較高的乘坐舒適度。
車型: | ||
驅動方式: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前懸掛: |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后懸掛: | 五連桿獨立懸架 | 雙橫臂式獨立懸架 |
轉向助力: | 機械液壓助力 | 機械液壓助力 |
前輪制動: | 通風盤式 | 通風盤式 |
后輪制動: | 盤式 | 盤式 |
長城C50同樣使用前置前驅的驅動方式,前懸掛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懸掛是雙橫臂式獨立懸架。采用這種懸掛布局,簡單高效還便宜,一般駕駛也夠用,還能節省出一定的車廂空間。
動力懸掛對比點評:盡管兩臺發動機都采用了渦輪增壓的方式,但是從數據上來看G6要更為給力,甚至超過了1.4T的高爾夫6,但是最終輪上的動力表現如何,目前還無法得知。雖然G6的數值比C50高出不少,但是在駕駛時候渦輪增壓導致扭矩爆發時的突兀感也會比C50高出不少,而小增壓的C50則在為駕駛者提供足夠用的動力同時又保持了舒適性。如果硬是要用數據作為比較,那么比亞迪G6還是占據優勢的。
配置對比:比亞迪G6科技配置豐富,騰翼C50偏向實用
比亞迪G6在安全配置方面也非常引人眼球。ABS+EBD、前排雙氣囊和無鑰匙啟動為該車標配,而2.0L尊享型、1.5Ti尊享型、1.5TiD尊享型還擁有側氣囊、前后側氣簾。另外,6探頭雷達、倒車影像以及在G6上出現的右前輪盲區可視系統也在這三款車中出現,而G6的頂配車型還裝有胎壓監測系統、和疲勞駕駛預警系統。
騰翼C50或限于成本考慮安全配置不如比亞迪G6多,ABS+EBD、前排雙氣囊為該車標配,1.5T精英型和1.5T尊貴型裝備了側氣囊、前后側氣簾及胎壓監測系統。
車型 | ||
駕駛座安全氣囊: | ● | ● |
副駕駛座安全氣囊: | ● | ● |
前排側氣囊: | ● | |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 ● | |
安全帶未系提示: | ● | ● |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 | ● | ● |
制動力分配系統(EBD/CBC): | ● | ● |
車速感應自動上鎖: | ● | |
胎壓監測裝置: | ● | |
電子防盜裝置: |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
自動頭燈 | ● |
|
LED尾燈 | ● | |
腰部支撐調節: | ● | |
遮陽板帶照明 | ● | |
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 ● | |
揚聲器數量: | 10 | 6 |
售后保養 騰翼C50享有5年或15萬公里保修
目前,比亞迪G6享有2年或6萬公里的售后保養政策,騰翼C50則提供5年或15萬公里的超長保修政策,并可享受4次免費保養服務,由此可見長城汽車對其品質有絕對的信心。
我們再回頭看一下兩款車的售價表:
比亞迪G6/長城騰翼C50售價對比表 | |||
廠商指導價(萬) | 廠商指導價(萬) | ||
7.98 | 騰翼C50 2012款 1.5T MT 豪華型 | 7.8 | |
8.88 | 8.48 | ||
9.98 | 9.18 | ||
11.28 |
|
|
編輯總結:作為兩款自主品牌中最新搭載自主研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的車型,比亞迪G6與騰翼C50都可以說是不錯的代表作,兩款產品都有不錯的造型設計,售價貼近,并將搭載渦輪增壓的車型價格拉進11萬的區間,但是在兩者在配置上有著一定的差異。
無可否認,價格是比亞迪一貫的殺手锏,屬于B級轎車的比亞迪G6在空間上比A+級轎車騰翼C50大,科技配置也比騰翼C50豐富,只是在外觀方面略微保守,論各項配置的性價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外觀控,追求經濟實惠且售后時間更長的車型,擁有5年或15萬公里保修政策的騰翼C5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是一款帶渦輪增壓的車型,更長時間的保修對于產品來說也是一個保證,而長城近幾年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
閱讀到這,希望本篇對比導購能對你有所幫助,若你對上述兩款車型感興趣,可點擊查看下面的相關測評:
刮目相看 PCauto搶先測試比亞迪G6 1.5TI
//roadtest.pcauto.com.cn/yc/1112/1772401.html
家用很不錯 PCauto試駕騰翼C50精英型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112/1769388.html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