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緊湊SUV之爭 奧迪Q3/寶馬X1對比導購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還記得在奧迪Q3上市時,奧迪的高層曾說過這樣的話,“要是寶馬知道Q3在歐洲的訂單量一定會驚訝不已”。這話針對就是寶馬X1,在歐洲不存在國內進口國產車之間的區別,又因為相似的定位、售價,這兩臺車的競爭肯定是很激烈的。但在國內,由于前期上市的奧迪Q3是全進口車型,當面對國產后的寶馬X1,其威懾力又有幾分呢?
筆者最近去了趟車展,巧的是奧迪和寶馬的展臺就是面對面的,更巧的是奧迪Q3和寶馬X1也是面對面的。根據現場觀眾的反應來看明顯是新上市的Q3更有人氣,不過當他們得知Q3的售價后紛紛表示還是再觀望下。
● 車型定位:針鋒相對
奧迪Q3和寶馬X1都不是拿來越野的SUV,官方給予的定義是A-SUV。是將轎車的A/B/C級別劃分引入到SUV里,從而得到A-SUV(緊湊型SUV)、B-SUV(中型SUV)、C-SUV(中大型SUV)。所以Q3和X1都只能算作是緊湊型SUV,如上圖所示,他們的對手們還包括RAV4、途觀等。
項目/車型 | 奧迪Q3 40TFSI 運動型 | 寶馬X1 xDrive28i 領先型 |
價格 | 45.5萬(詢問最低價) | 45.8萬(詢問最低價) |
發動機 | 2.0T L4 | 2.0T L4 |
最大功率 | 155kw(211PS) | 180kw(245PS) |
驅動形式 | 前置四驅 | 前置四驅 |
0-100km/h | 6.9s | 6.5s |
長度(mm) | 4385 | 4469 |
寬度(mm) | 1831 | 1798 |
高度(mm) | 1608 | 1583 |
軸距(mm) | 2603 | 2760 |
但有著四個圈的奧迪Q3自然是不屑于和什么RAV4、CR-V競爭的,作為奧迪旗下最小的SUV,誕生之初就將目標瞄準了同為豪門的寶馬X1,當然也有自家兄弟Tiguan/途觀(相關鏈接:途觀VS奧迪Q3的PQ35之爭)。 動力配置方面兩部車居然驚人的一致,清一色的2.0T,前置四驅,四門五座。
● 尺寸對比:Q3還是小一點
雖然人家都說了是緊湊SUV,但要消費者不糾結尺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首先還是來比較下Q3和X1的尺寸吧。
單從車身尺寸上來看,奧迪Q3和寶馬X1基本上是同一水平的。當然進口Q3的軸距稍短,國產后的Q3軸距應該會和國產的途觀類似,達到2684mm左右。其余的明顯就是Q3比X1更寬更高,雖然這對內部空間也沒什么幫助。
● 外觀對比:Q3很熟悉,X1很個性
其實對于奧迪Q3的外形,在之前的評測和實拍中大家已經都有多了解了,可以說是一臺縮小了的Q5或者說是一臺增高了的A3,因為奧迪的設計永遠都是那么的“雷同”。
而寶馬X1源自轎車的設計的風格,使之更像是一臺增高了的旅行版車,反而離寶馬其他的SUV有了不少區別。與Q3相比,寶馬X1明顯要更男人一些,而Q3則主打俏皮。
奧迪為Q3準備了一套相當漂亮的LED+氙氣組合的大燈,明顯的奧迪風格。這邊寶馬也不甘示弱,雙腎式進氣格柵再加上那個微微上翹的"天使眼"三角形大眼睛,讓整個前臉具有著一定的兇氣。
來到側后方可以看到更多的不同,首先是造型上,Q3用了奧迪掀背式的設計,使尾部很流暢,另外包圍式的尾門也比較獨特;寶馬X1則更加硬朗一些,從尾部看大面積的后保險杠更像是一輛SUV。而細節方面,Q3采用了一對瞇眼造型的尾燈,寶馬的尾燈則和頭等呼應造型上翹。
全進口背景的Q3采用了德國馬牌的德國馬牌超高性能運動型多功能輪胎(Continental Cross Contact UHP),尺寸為235/50 R18,售價大約在250歐元左右。配套的輪轂也有多種選擇,運動版上的五輻式輪轂樣式比較新穎。
已經國產的寶馬X1在輪胎上也沒有怠慢,倍耐力環保高性能輪胎(Pirelli Cinturato P7 Run Flat),尺寸為225/45 R18,售價為2300元。自然輪轂上也有多種選擇,28i領先型配備的五輻三叉式輪轂不僅好看,而且霸氣。
● 內飾對比:Q3不缺科技感,X1更豪華
奧迪Q3整體內飾風格簡約但不簡單,鍍鉻裝飾可以說恰到好處。新的方向盤設計、可升降的7寸中央顯示屏幕都為Q3的內飾增色不少。同時奧迪Q3的內飾融合了奧迪各種車型的特點,科技感十足。
X1在材質方面中控臺幾乎全部是硬塑料質地,黑色部分的材質稍好,但也不是軟性材質。但難得的是寶馬的組裝工藝做得不錯,因此即便材質欠缺檔次但給人感覺卻非常扎實。
兩車都采用了三幅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并配有換擋撥片,不過造型上有所不同,方向盤手感以及做工都相當不錯。儀表盤的設計也是很類似,不過奧迪Q3的白色的背光顯然跟能討好年輕人,行車電腦的圖形化顯示也更為直觀,比起寶馬X1的紅色儀表背光更加有科技感。
● 舒適配置對比:奧迪Q3選裝項多,X1更厚道
由于售價都在35-50萬,奧迪Q3的三款車型也都分別指向寶馬X1的三款車型,價格基本一致。我們選取了Q3 40 TFSI運動型和寶馬 xDrive28i 領先型,價格就差300元(不過上市較早的X1有折扣優惠,實際價格低于Q3),配置上的差異就很直觀了。(更多配置對比看這里)
要說寶馬厚道的地方就是45.8萬的領先版已經標配了該有的配置,而不是像奧迪一樣這也要那也要選配,諸如無鑰匙啟動、倒車影像、座椅加熱、座椅電動記憶這類配置出現在45萬的車上,要求過分嗎?
主要舒適配置對比 | ||||
車型 | ||||
售價(萬) | 45.5萬 | 45.8萬 | ||
全景天窗 | ● | ● | ||
無鑰匙啟動 | 選裝 | ● | ||
真皮多功能方向盤 | ● | ● | ||
倒車影像 | 選裝 | - | ||
倒車雷達 | ● | ● | ||
真皮座椅 | ● | ● | ||
前排座椅記憶 | - | ● | ||
前后座椅加熱 | 選裝 | ● | ||
前排座椅電動調節 | ● | ● | ||
后排空調出風口 | ● | - | ||
氙氣大燈 | ● | ● | ||
轉向頭燈 | 選裝 | - | ||
大燈高度可調 | ● | - | ||
后視鏡記憶 | - | ● | ||
感應雨刷 | - |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 | ||
揚聲器數量 | 14(Bose音響) | 8 |
然而在Q3這里也并非沒有可取之處,轉向大燈算是很實用的配置,只可惜45萬的運動型都還要加錢選配。另外的亮點要數Bose環繞影響系統了,多大14個專業楊勝單元,相當給力。
還有就是一些從表格里看不到的科技配置,奧迪的MMI系統自然不能不說,不過寶馬的iDrive系統也相當實用,這方面兩者應該是打了一個平手。寶馬X1座椅帶有電加熱功能,座椅都采用電動調節,并且全系帶有兩組座椅記憶,這比奧迪Q3什么都要選裝的座椅更厚道。
● 安全配置對比:兩車都做得很好
在安全配置方面兩部車都做得很好,區別在于奧迪Q3提供了后排側氣囊的選裝,體現了一些對于后排乘客的關懷。其他諸如ESP等電子行車輔助都應有盡有,而寶馬X1提供防爆胎的功能也是一大特色。
主要安全配置對比 | ||||
車型 | ||||
售價(萬) | 45.5萬 | 45.8萬 | ||
主副駕駛氣囊 | ● | ● | ||
安全氣簾 | ● | ● | ||
后排側氣囊 | 選裝 | - | ||
兒童安全座椅接口 | ● | ● | ||
ESP等電子行車輔助 | ● | ● | ||
胎壓監測 | ● | ● | ||
零胎壓行駛 | - | ● | ||
并線輔助 | 選裝 | - | ||
自動駐車/上坡輔助 | ● | - | ||
陡坡緩降 | 選裝 | ● | ||
自動頭燈 | ● | ● |
總體而言兩部車配置差異不多,奧迪Q3的內飾會更討好年輕人,但是論配置和實用還是寶馬X1比較有優勢,并且考慮到剛上市的奧迪Q3的價格不會有松動,性價比明顯不及寶馬X1。
● 空間對比:Q3并不緊湊,X1并不寬敞
雖然都說了是緊湊級SUV,但是讓消費者花40萬購車還不考慮空間那是假的。前排空間不用提了,如今基本沒有哪輛車會在讓駕駛者感到憋屈,消費主要也是在考量后排的空間。
盡管有余車身小的關系,Q3的后排想要坐進3個成人還是有些擁擠,在前排正常距離下,后排170cm的乘客的頭部和腿部都有較大空間,換言之1米8的大個子進去肯定會有點難受。
寶馬X1有著2760的軸距,但過長的車頭使車廂空間并沒有大多少,不過后排座椅的靠背擁有更大的傾斜角度也許會讓乘客乘坐更舒適一些。
兩車都標配了全景天窗,不同之處在于,Q3的天窗為向外滑動打開,后半部分不能開啟;X1的天窗則為隱藏式向內滑動打開,可打開的面積要小于奧迪Q3。
在車內儲物空間方面雖然所Q3沒有像日系車一樣做到物盡其用,但滿足日常的需求已是足夠。手套箱內部還設置了空調出風口,同時中央扶手中還提供了IPOD的拓展接口。
寶馬X1則相對更細致一些,比如扶手箱中的隱藏著杯架,儲物格鋪設防滑墊等。不過整體上并沒有什么優勢。
奧迪Q3在標準狀態下為460L,略大于寶馬X1的420L。放倒后排座椅之后,奧迪Q3可以擴充到1365L,X1可達到1350L。這樣的表現都算不上突出,但日常使用是完全足夠了,用來放置大件物品也沒有問題。
● 動力對比:寶馬X1更優
奧迪Q3 40TFSI 運動型采用橫置的EA888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5kw,峰值扭矩300Nm。配合輕巧的車身可以有6.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
奧迪Q3采用的是7速S-tronic變速器。而是目前大眾集團最強的DQ500 7速雙離合變速器,可以承受的最大扭矩達到500Nm,相比之下可靠性比DQ200和DQ250更強。
在其他車型上出現的奧迪駕駛模式選項在Q3上也如期而至,但與Q5不同的是自定義模式被auto取代,從而減少了車主自己設置的環節,同時在高效模式下車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性。
寶馬X1使用全新的2.0T發動機以取代原來的3.0升直列六缸發動機xDrive 28i車型裝備的是高功率版2.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45馬力/6500rpm,最大扭矩為350牛米/1250-4800rpm,百公里加速僅為6.5秒。
寶馬X1在18i車型上采用的是6速變速箱,20i和28i搭載的是8速變速箱,8速AT理論上要比奧迪Q3的更省油,并且電子排擋的外形很好看。
● 底盤對比:同為前置四驅,X1源自3系
動態懸架系統使得Q3運動型比舒適型的懸架高度降低20mm。由于源自PQ35平臺,前懸架采用麥弗遜式獨立,后懸架采用帶副車架的四連桿式獨立懸架。寶馬X1采用3系底盤,前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橋,后五連桿結構懸掛,并大量采用輕量化的鋁制懸掛部件。
在傳動系統上,Q3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一般奧迪的quattro系統給人的印象就是核心為Torsen中央差速器的四驅系統,而這套系統是給縱置發動機使用的。奧迪的大部分車型都是縱置發動機,因此基本上奧迪quattro車型都采用了Torsen差速器。而奧迪Q3是橫置發動機,因此它采用的是和大眾途觀4motion相同的四驅系統——Haldex。
當然,無論是奧迪的quattro、還是大眾的4motion,它們都代表各自的車型裝備了四驅系統,而并非某一種特定的四驅系統,Torsen差速鎖只是我們一般對quattro系統的感覺而已。既然奧迪Q3和大眾途觀是同平臺車型,采用成本較低、技術成熟的Haldex系統也無可厚非。在一般情況下,這套系統可以為前后輪分配50:50的扭矩,而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將100%的動力傳輸到后輪。
寶馬X1則采用了寶馬自家的X-Drive系統,這套系統是由一個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 和一個位于分動器中的多片式離合器構成。它能夠根據驅動輪的實際需求將扭力由0至100%向前后傳 動軸無極分配。這套系統沒有奧迪Quattro純機械式的四驅系統可靠,也沒用奔馳4-MATIC那強大的越野能力,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扭矩的快速分配,可以為駕駛者提供更加優秀的操控體驗和換擋性能。不過,據說X1上的X-Drive相比于X5上完整的X-Drive要少了一些功能,至于具體少了什么,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點擊小圖查看大圖
● 總結:進口的Q3威脅不夠,國產的X1很淡定
奧迪Q3采用PQ35底盤打造,而寶馬X1采用的是以寶馬3系的E90底盤為基礎的E84底盤打造,但在總體的市場競爭層面上,奧迪Q3和寶馬X1還是要面對面的競爭。如今進口的奧迪Q3,配置和價格都很高,但相比寶馬X1的xDrive 20i和xDrive 28i,性價比顯然不夠。而且寶馬還有更低端的X1 sDrive 18i的車型,沒有了四驅和2.0T的售價更低,這讓奧迪Q3更是沒有一點辦法。
預計奧迪Q3國產化后,可能會引入1.8T甚至1.4T發動機,甚至加長軸距,到時候價格降低了的奧迪Q3將會對寶馬X1形成更有力的危險。。(文/太平洋汽車網 @謝子牛)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奧迪Q3和寶馬X1的駕駛感受和性能測試,不妨點擊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奧迪Q3/寶馬X1比對 駕駛樂趣對均衡享受
//roadtest.pcauto.com.cn/dbpc/1208/2067824.html
奧迪Q3 40TFSI試駕 時尚武生
//roadtest.pcauto.com.cn/tiyan/1207/2050096.html
華晨寶馬X1全系深度測試 性能不輸進口
//roadtest.pcauto.com.cn/yc/1205/1954231.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