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十月滯銷車型排行榜
[
06-11-14 10:02
] 太平洋汽車網
降價在所難免
隨著新車上市速度不斷加快,新車的效應將逐漸失去,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頻繁投放新車已經不是爭奪市場的最有效手段。面對持續的失敗,車企真應該好好思索一番了。
不過,競爭的形勢似乎不等人。業內專家預計,由于年初市場形勢較好,生產企業都把產銷目標大大提高,因此為了完成全年計劃,降價已經在所難免。據悉,從10月開始各廠家就加大了促銷力度,預計這種做法將一直延續到年底,年底會成為車價最低點。
高爾夫:老而貴哪能得寵?
一汽大眾高爾夫
10月銷售最差的中級轎車“冠、亞軍”仍是賽納和陽光,而且與上月的51輛相比,賽納的銷量已經降至“0”。不管東風雪鐵龍承認不承認,賽納離停產已經不遠,東風雪鐵龍的訂單式生產還能維持多久呢?
出人意料的是,高爾夫此次也“躍”居銷售最差中級轎車的前三強,銷量僅為429輛,比上月的銷量下降了近半,同比降幅亦高達29.2%。
據了解,高爾夫這款有著30年歷史,遍及世界2200萬用戶,堪稱世界緊湊型兩廂車的翹楚之作的車型,自2003年7月進入中國已經三年多,命運起起落落,可謂坎坷。2003年銷售了1萬余輛,2004年降價兩次之后銷量上升到了2萬輛,但是,這兩年,特別是今年,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加,高爾夫的價格優勢不再,銷售亦開始滑坡,本月更是滑到了不足500輛的境地。
業內分析,國產高爾夫車型陳舊是其在中國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據悉,幾乎就在國產第四代高爾夫下線的同時,德國大眾便在德國宣布了將停產第四代高爾夫轉而生產第五代高爾夫的消息,這讓所有對高爾夫有興趣的消費者幾乎同時獲得了一個概念:國產高爾夫已被國外淘汰了。另外,上市時高爾夫高達14.98萬元到18.5萬元的售價也讓其失去了平民大眾車的可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