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 對比速騰 思域與馬自達3
技術含量
品牌和形象說起來還有點“虛”,下面我們就來看點“實”的——各車的技術水平。這方面各家都有亮點。
先說最早面世的馬自達3,它的設計方向是運動,甚至接近跑車化,因此最大的強項在于底盤。馬3的底盤和福克斯、沃爾沃S40屬同一平臺,前后懸掛全獨立并有副車架,在同級車中是相當精密的,轉向也采用了高級的電子控制液壓助力方式。應該說,馬3的技術優勢主要表現在車架的基礎構造上。馬3的技術弱點,一是自動變速箱只有4前速,雖有加減擋設計,但規格上還是略顯落后。二是作為一部鼓勵“開快車”的運動型轎車,卻沒有TCS和ESP這類電子保護系統(頂級版也沒有)。此外車廂裝備也略為簡單,定速巡航、泊車雷達、側氣囊、座椅加熱都不能選裝。
馬自達3的手檔變速箱雖然只有4前速,卻具有加減檔功能,寧愿截油也不會升擋,非常運動。盡管思域采用5前速手檔,設定卻與車型喜歡運動的性格不太相符。而速騰的6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無論在級別、運動性方面都算是佼佼者。
思域的款式設計是亮點,至于內在,“技術的本田”按理說不會落后。思域的1.8升發動機擁有本田獨到的i-VTEC智能可變氣門升程和正時系統,功率和省油表現都很出色。它也擁有同級唯一一臺5擋自動變速箱,雖然沒有加減擋,卻內設自動適應邏輯功能,有很高的智能化程度。不過,它的后懸掛是三部車中最簡單的,別人都用獨立多連桿懸掛,而它還堅持著扭力梁半獨立式后懸掛,和馬3一樣,它也缺少電子保護系統。日常實用性的科技比較周到,定速巡航、方向盤音響控制、高級的音響,都可以在中等配置車型上找到,不過卻缺少了其它兩車都有的行車電腦(特別是實用的油耗顯示功能)。
最后來到速騰。這是大眾展示其最新“技術”的一個平臺,因此這個環節該它來炫耀。全車系標配ESP就是同級里的一大突破,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也表現出其底盤技術的前瞻性。另一個亮眼之處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上面說到思域的5擋自動變速已經是同級唯一,速騰的6擋手自一體就更是超級別配置了。此外,速騰車身工藝出色是眾所周知的,能夠在外觀鈑金質量上給人高級的感受。配置也比較齊全,當然這是一分錢一分貨。
駕駛感受
購買家庭車,帶上一家人去親自試駕是非常重要的。就以這三車為例,上面我們從“帳面”上對比了一番,都不如你親自握著方向盤開上一轉來得感受深刻。因為這三款車的駕駛感受有著鮮明的差別。
三部車的方向盤都四向可調,表現出它們設計上的現代化。速騰的駕駛區風格最為傳統,和大眾的大小車系都一脈相承。馬3則像一部小跑車,儀表和方向盤都給人運動氛圍。思域的科幻化駕駛區是需要花時間適應的,它未必會在這種同場合對比中討好人,不過那直徑超小的方向盤、猶如玩具的擋桿和手剎,操作起來都是最輕巧的,這在長時間的日常使用中會討人喜歡。
實際開動起來,速騰的感覺是最“實在”的。這種“實在”所指的是它做足一部“汽車”的本分:駕駛操作輕松,人體工程良好,該結實的地方結實,該輕松的地方輕松。德國大眾車系的車身剛性和懸掛表現向來都有很高口碑,速騰保留這種感受的同時,新增的電子助力轉向給人更加輕巧的操控感,6擋自動變速箱日常更加順滑,營造出一種“大車感”。
我們今天的速騰是頂級動力1.8T版,渦輪增壓的馬力達到150hp。雖然電子油門的初段反應不太靈敏,但只要將油門壓深下去,渦輪的后勁能帶給你實實在在的速度。速騰1.8T的加速性毫無疑問是這次對比中最強的,但如果你覺得這個動力系統過于激昂,另一臺性格更成熟的2.0自然吸氣發動機會對你胃口。
速騰的宣傳口號是“高性能車”,但這個頭銜似乎用在馬自達3上更加貼切。性格活躍的2.0升自然進氣發動機,配上一臺相對簡單的4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轉速攀升爽快,4000轉開始涌現的力量高潮和澎湃聲浪都相當刺激。變速箱的手動模式服從性很高,到達紅區又不會自動升檔,高轉時的刺激感為三車之最。雖然在直路上馬3還是會被速騰1.8T拋離,但坐在里面的人卻會更加興奮。
同樣令人雀躍的還有馬3的底盤,它的懸掛設定是國內同級車中最硬的,轉向的虛位也出奇的小,加上小巧的身段,日常駕駛靈活爽快,激烈攻彎更能表現出“小跑車”的性格魅力。較顯著的底盤噪音在日常行駛中頗為滋擾,但也可以說是“跑車化”的有一個表現吧。
開完馬3和速騰再開思域,情緒會一下子安靜下來。因為和前兩車相比,它的駕駛感受相對簡單。盡管發動機的技術含量高,但實際排量最小,加速力也是三車中最弱的。當然這種“弱”是相對的,在高速上它也能輕松突破180km/h,只是發動機缺乏鮮明的性格,中高轉的聲音也是本田發動機中罕有的沉悶。變速箱沒有手動模式,想加速時只能通過油門kickdown,感覺不夠敏捷之余,也逃不掉那比較擾人的發動機聲。總之,思域的動力不如速騰強勁,又沒有馬3的刺激,明顯更加“老實”。
思域的操控是三車中最輕巧的,非常小巧方向盤、上下兩層的儀表,駕駛者的前方視野有點虛幻,和速騰的實在、馬3的刺激相比,開思域的感覺更像是安坐家中打游戲機。日常駕駛,這種輕巧是個優點;不過在應付激烈的駕駛時,思域就沒有另外兩者那么令人盡興了。
家庭使用
最后要考慮的就是用車者——你的家人的感受。首先要考慮乘坐感,三部車中以馬3的體積最小,主要表現在車廂縱向長度和尾廂容積上。它的頭部空間還算不錯,但前后座椅都比較小,承托性也略差。思域和速騰在空間上不相伯仲,座椅也都有不錯的承托,思域的強項在于全平的后座地臺,能非常從容地并坐三名成年人;但是其頭部空間卻一般,而且缺少了速騰和馬3都能提供的后座空調出風口。綜合而言速騰的后座是最全面的,又一次展現了“大車”的風范。
作為家庭車,另一個要考量的是車廂實用性。思域再次憑設計心思取勝,它的中控臺、門壁板上儲物格多不勝數,日常使用非常便利就手。速騰的表現其實也不差,四個車門都有飲料架,表現出德國人在心思方面的進步,只是還沒有思域那么登峰造極。馬3車子雖小,儲物空間卻也相當周到,總的來說,這個方面三部車都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總結
是時候作個決定了。思域的外形和內飾是最光鮮的,但它的動力和操控卻是三部車中最平淡的,這注定了它更適合那些注重日常使用、講求便利的人。當然這個“平淡”也只是相對而言,比起凱越、頤達,思域依然顯得更有個性。
馬自達3就車而言是非常有特色的,它小巧而結實,運動的感受連速騰都有所不如。得益于母公司福特的技術融合,馬3弱化了“日系”和“歐系”的血統概念,成為一部令人很容易動心的個性化小車。馬3的弱點在于空間略小(包括乘坐和尾廂),底盤舒適性一般,取向清晰,動感年輕,顯然適合那些追求個人化駕駛樂趣重于全家實用性的人。
如果要算總得分,面面俱到的速騰肯定會是冠軍。但這也不值得它高興,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它的價格最貴,貴到廠方甚至要宣傳它“是馬自達6的對手”(暗示它比馬3、思域都要高一級)。實際上,速騰的級別依然是中級家庭轎車,但它卻是一個登峰造極的示范之作,給大家提供了這個級別里最好的標準參照。
如果和開篇所提到的另外7款同級車對比,這三款時髦型家庭車都不算便宜。測試當天,正巧速騰全線降價,雖然新的價格依然是同級里最高的,但已經比原來吸引多了。目前這三款車的頂配車型價格是,思域比馬自達3貴1萬,速騰又比思域貴1萬。這個價差大致也反映了三部車的質感距離。不過對于時髦一族,1萬元的差距其實不至于影響大局,關鍵還是對號入座,選個自己不僅用得上,而且打從心里喜歡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