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寶馬引領的倡導駕駛樂趣的設計理念,在目前看來似乎也漸漸被奔馳、奧迪等品牌接受。在這里寶馬3系的運動風格不言而喻,然而在新一代A4L和奔馳C級中,這種趨勢的表現也逐漸明顯起來。
在這三個品牌之外,歐洲另一豪華品牌沃爾沃旗下的S40,緊湊的車身設計所彰顯的十足運動風格,也成為了不少消費者選擇的理由。
車型名稱 | 奔馳C級 | 寶馬3系 | 奧迪A4L | 沃爾沃S40 |
入門版車型 | C200K 標準型 | 318i 領先型 | 2.0TFSI 標準型 | 2.0手動基本型 |
入門版指導價 | 34.80萬 | 30.60萬 | 29.88萬 | 23.80萬 |
推出年份 | 2008 | 2008 | 2009 | 2009 |
車身結構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三廂車 |
車長(mm) | 4581 | 4531 | 4763 | 4476 |
車寬(mm) | 1770 | 1817 | 1826 | 1770 |
車高(mm) | 1444 | 1421 | 1426 | 1454 |
軸距(mm) | 2760 | 2760 | 2869 | 2640 |
驅動模式 | 前置后驅 | 前置后驅 | 前置前驅 | 前置前驅 |
保修期 | 兩年不限公里 | 兩年不限公里 | 兩年不限公里 | 兩年10萬公里 |
車型名稱:奔馳C級
廠商指導價:34.80-47.80萬元
上市時間:2008年3月
在如今中型車推崇運動風格設計的趨勢之下,一向以豪華性見長的奔馳也沒閑著。以前那個長著對圓溜溜眼睛美男經過脫胎換骨的蛻變,變身為新款奔馳C級。不同于上代C級“小S”的外形設計,新奔馳C級的設計更有棱角,全新的中網設計加上醒目的奔馳三叉戟,將C級的氣質彰顯的淋漓盡致。此款車整體外形設計和寶馬3系風格相近,都屬于那種線條飽滿、力量感十足的車型。
奔馳C級的外形設計很有家族特點
新奔馳C級采用了奔馳全新開發的W204生產平臺,相比W203平臺,新奔馳C級無論在外形還是內飾都有質的提升。外形設計更加陽剛,前臉設計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兩種設計風格的前臉,體現出了奔馳C級不同的性格。時尚型的設計充滿動感,碩大的標識嵌于中網氣勢十足;相較而言另一種格柵狀的進氣格柵,則蘊含了更多的優雅。
這種外形設計的硬朗風格在內飾上也有所體現,做工水平沒什么可說的,奔馳在這方面一向無可挑剔。車內細節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奔馳的工藝水平,同時材質的選用也很講究,軟性材質也大大提升了檔次感。做工精細的方向盤對于操控性的提升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奔馳C級內飾的設計延續了奔馳的優良品質
新款奔馳C級的內飾設計已經明顯趨于年輕化,四輻式方向盤的造型很“骨感”,圓形的操作按鈕看上去很像是游戲機手柄。
奔馳C級分別有3.0升(上)、2.5升(左)和1.8升(右)三款發動機
整體中控臺的設計十分簡潔,這樣的設計很好的保持了德國人的嚴謹。在奔馳C級車型中,除了280之外,其他車型使用的都是內藏式的小屏幕液晶顯示,280則采用的是可升降的大尺寸液晶屏。同時就像寶馬的iDrive系統一樣,奔馳C級所配備的COMAND操作系統可以實現對車輛音響系統、車載電話系統進行操作,不過奔馳的這套系統看似并不支持中文顯示,在對中國消費者的體貼程度上,似乎寶馬要更高一籌。
奔馳C級在動力上的搭配共有三種,分別為1.8升機械增壓發動機、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和3.0自然吸氣發動機。其中1.8升車型,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奔馳C200K,最大功率達到了184馬力,從2800轉開始就爆發出250牛米的峰值扭矩。不過入門級C200K標準型34.80萬的售價,在今天推薦的車型中,顯得有些略高。
同時對于奔馳C級的操控性,在愛卡奔馳車友會中有網友評價到:對于奔馳C級的操控確實應該打破原有的老觀念,新一代C級在操控上下了不少功夫,底盤和減震有韌性,極限很高,而且方向雖然低速的時候很輕,但是在高速過彎的時候,指向比較準確,基本上能做到指哪打哪。
編輯點評:
不過與上代車型相比,奔馳C級的在運動性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不過奔馳C級相比對手還有一定差距,大部分消費者購買奔馳C級還是針對其品牌,畢竟三叉戟的影響力毋庸置疑。然而面對奧迪和寶馬的競爭沖擊,奔馳C級目前全系讓利都在2萬元左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