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發動機艙細節 涉及9款常見緊湊型車
一般消費者在選擇車型時都會挑選外形設計、考慮品牌形象或者斟酌配置科技,而對于發動機部分也多只是了解一下參數,很可能連發動機蓋都沒有打開仔細看過,所以有些細節勢必被忽略了。而有些細節方面不但涉及到汽車廠商設計工藝是否周全,更可能對日后用車造成影響,所以本文就多款緊湊型車的發動機細節做深一步探究,看看在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各款車型做的如何。
本文將主要對比9款緊湊型車的發動機艙做工和配置,更多車型的相關對比會在后續文章中介紹。而我們深究的內容主要有三項,首先發動機隔音棉是抑制發動機噪聲的有效辦法,我們要看看這些車型上是否裝備。其次發動機蓋的支桿是什么形式也關系到使用時是否方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看看各款車型是否裝備了發動機底護板,這項配置可決定了車輛在路況不好的地方行駛時的生存能力,畢竟托底幾乎是每個駕駛者都無可避免的事情。
首先第一個出場的是最近炙手可熱的科魯茲。這款通用雪佛蘭的緊湊型車憑借動感時尚的外形設計和靈活自主的配置選擇自上市起就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關注,而我們今天不評論它的設計,也不理會它的配置,更不想追究米勒在廣告片中表現的是否夠酷,我們直接掀開了它的發動機蓋,都來看看這些邊邊角角的東西吧。
掀開發動機蓋我們看到科魯茲裝有ECOTEC發動機的機艙整體還算比較規整,但一些管路并沒有被遮掩起來,如果在一些挑剔的用戶眼中可能還會覺得有點凌亂。而發動機蓋上覆蓋的大面積隔音棉令我們非常滿意,聯想到前不久測試過的科魯茲,在噪聲方面的得分甚高,估計和這塊隔音棉也有關系。不過科魯茲用于支撐發動機蓋的支桿是傳統的手動支桿,對于一款新上市的車型這的確讓人覺得有點小遺憾。
從我們站著的角度看發動機底部可以清楚看到地面,這對于科魯茲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而從下面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科魯茲的確沒有裝備發動機底護板。只在前包圍下面有一個小型擋板,其作用十分有限,并不能在托底發生時有效保護發動機及周邊的組件,這就需要駕駛者在路況不好的地方提高警惕了,如果托底嚴重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面我們來看和科魯茲同門的別克凱越表現如何。其實對于走低端路線的凱越來說我們并沒有指望其能有什么出色的表現,而結果和我們預想的基本一致。
首先還是使用手動支桿支撐住發動機蓋,而隔音棉的裝備的確不在我們的預料之中。而且凱越的隔音棉同樣面積不小,和科魯茲表現相當。
在發動機護板方面,凱越的做法和科魯茲同出一轍。從上方我們通過發動機部件的間隙可以清楚看到地面,沒有任何保護措施恐怕在托底發生時無法有效減輕車輛損傷的程度,因此建議凱越車主如果需要經常行駛在鋪裝不好的坑洼路段的話,還是自行加裝底部護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