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買車要砍價:在法國,各國不同品牌的汽車幾乎都可以買到,關鍵在于消費者的預算和意圖。法國的新車銷售方式基本上是特許制,各個品牌的汽車都有自己的特許銷售網。法國人買車也基本上是到這些網點。買車的過程比較簡單,在選好車型后即可與車行談判。在談判中,重要的一點是討價還價,也就是說爭取折扣。在法國,除特別的促銷車外,折扣通常為5%到7%,如一次購買兩輛車或多輛車,折扣率還要高一些,最高可達10%以上。不過有時還要看加裝設備的情況,如果車行在加裝設備上多賺了一點,就有可能在車價上多作一點讓步。
開羅買車手續簡便:在開羅買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當地的居民大多喜歡到汽車專賣店購買汽車,主要是因為售后服務有保證。埃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汽車銷售業卻很發達,在開羅市區的每一條主要公路上都能找到幾家汽車專賣店,甚至有的專賣店就設在居民區里。在開羅購車的手續也很簡便,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國,只要帶上錢和身份證就行。購車者在付了錢并出示了證件之后,一個小時之內就能拿到車。車購到手之后,每年都需要車檢一次,每次的手續費是60埃鎊(1美元合3.86鎊)。此外,養路費等稅費都包含在油錢中了。
德國買車大多是訂貨:德國人最喜歡的還是直接到臨近的車行去買車,因為車行遍及全國大小城鎮。這些車行是汽車生產廠家直接開設的。對德國人來說,買車最困難的是做出決策的過程,它需要購車人根據其經濟實力、喜好、用途、款式等各種因素,經過市場調查和相關咨詢后做出最后決定。一旦做出決定,顧客需拿著自己的駕駛執照和個人有效的證件,如身份證或護照到車行簽訂購車合同。合同內容包括車輛類型及其車內配置、價格、提貨方式和付款方式等。對此,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現貨,從購車到開上車,最快只要半天時間;另一種是訂貨。第一種情況比較少,大多數為訂貨。
巴西二手車賣得火:巴西人愛汽車,車在這個國家已成為身份的象征。由于互相攀比,人們很喜歡換車。盡管買新車要賠很多錢,但大部分車主最多用車3年便會將其賣掉,然后再購進款式更新的車,有錢的人差不多隔一年就更換一次車。至于那些收入較低者,則對舊車情有獨鐘。他們并不在意車款式的陳舊,看重的是其過硬的質量。當然,買二手車的人換車的時間間隔就更短了。因此全國的二手車市場空前火爆,每年舊車的交易量高達480萬輛至68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