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挑逗你的購車欲望
2003年,價格成為車市的熱點。一邊是巨浪滾滾的四次降價大潮,一邊是人氣沖天的加價現象,使得今年的車市價格形成別有洞天的奇異景象。雖然降價車遠不如加價車笑得那般痛快歡暢,但每次降價引發的短期內的熱銷卻也足令廠商與
經銷商欣慰不已。而從中國車市現狀而言,無論加價或是降價,作為弱勢群體的消費者需要的是一雙慧眼,一個冷靜的心態,才不致迷失在車市的價格游戲中。
對于中國汽車行業而言,雖說降價已不算是新鮮事,但2003年車市屢次掀起的降價熱潮卻依然令人為之嘆服。連續四次大規模的降價活動幾乎席卷了國產大部分車型,平均降幅至少在5000元以上。同時另有數據統計,在今年宣布降價的車型中,70%以上都是
上市時間不到1年的新車。
2003年主要國產轎車降價一覽
1月份
1月1日:紅旗明仕價格下降,降幅為1萬元。
1月2日:
昌河北斗星價格下調,平均降幅4550元。
1月2日:一汽華利幸福使者價格下調,降幅達9000元。
1月7日:富康新浪潮推出舒適版,手動擋降價1.8萬元。
1月7日:賽歐全系列降價,三廂1.6升SL手動擋降價3000元。
1月8日:兩廂富康新浪潮舒適版降價,降幅為1~2萬元。
1月9日:羚羊、奧拓價格下調,最高降幅達1。2萬元。
1月13日:福萊爾全線產品降價,平均降幅達3000元。
1月14日:
吉利豪情價格下調,降幅為降價2000元。
1月14日:賽歐全車系產品價格下調,降幅為3000~4000元。
3月份
3月17日:
昌河北斗星價格下調,最高降幅3000元。
3月20日:
POLO的兩款自動擋車型降價,最高降價幅度達1.5萬。
3月22日:新整合的“風云”系列轎車調整價格,降幅最大為1.7萬元。
4月份
4月3日:寶來現有8個車型全面降價,降幅為1.2萬~2.2萬元。
4月初:威姿價格下調,4款車型均下調5000元。
4月上旬:老款
愛麗舍價格下調,降幅為8000元~9000元。
4月13日:
派力奧西耶那部分車型價格下調5000元至7000元。
4月13日:
帕薩特價格下調,降幅為2~3萬。
5月份
5月6日:賽歐部分車型調整價格,降幅為4000~7000元。
5月23日:夏利、金夏利兩大系列共10個品種價格下調,降幅為2000~5700元。
5月27日:豪情、
優利歐等價格下調,降幅為1000元~6000元。
5月:富康新自由人RPC+和ETC+價格下調,降幅為6000~7000元。
5月:中華2.0L及2.4L部分型號降價,降幅最高為1.2萬元。
5月:帕薩特部分車型降價,降幅達5萬元。
6月份
6月10日:富康系列全線促銷,新自由人價格下降了近萬元,為8.8萬元。
6月10日:紅旗世紀星、明仕價格下降,最高下調近4萬元。
6月22日:寶來全系列車型下降,最高降幅為1.5萬元。
7月份
7月1日:吉利豪情、華普兩個系列轎車價格下調,最高降幅為7000元。
7月20日:捷達前衛、都市春天、捷達城市之星價格下調,降幅為6000~1萬。
7月24日:普通型
桑塔納全系列車型價格在原價的基礎上將一次性下調9000元。
8月份
8月1日:
福特嘉年華1.6L各款車型降價5000元至1萬元。
8月8日:菱帥基本型手動擋下降1萬元,其它款型也將普遍下調5000元~1.4萬元。
10月份
10月8日:江南奧拓價格下調,最高降幅為4000元。
10月8日:派力奧
周末風系列價格下調,最高降幅為1.2萬元。
10月:天津
豐田威馳全國范圍內優惠促銷,優惠幅度為5000元。
10月29日:嘉年華各款車型優惠促銷,最高優惠6800元。
11月份
11月19日:賽歐品牌全系列車型全部降價1.5萬元。
11月19日:
千里馬Ⅱ各款車型降價,最高降幅8000元。
11月21日:GOL多款車型降價,降幅最高超1萬。
11月下旬:
蒙迪歐價格下調,降價幅度為2萬元。
11月下旬:
哈飛路寶全系列車型降價1萬元,最低售價為49800元。
降價之最
最早降價的車型:
紅旗、獵豹
1月1日,紅旗、獵豹同日降價,新年伊始就掀起降價大潮,成為今年降價最早的車型。
降價后最便宜的車:江南
奧拓
10月8日,奧拓基本型的價格由原來的3.38萬元調整為2.98萬元,并對其他幾款車型增加了不同的配置以提高產品競爭力,國產轎車首次跌破3萬元大關。
一次降幅最大的車型:
江淮瑞風、通用
雪佛蘭
江淮瑞風、通用
雪佛蘭的最高一次降幅都曾高達6萬元,在2003年車市降價幅度榜中拔得頭籌,其他如紅旗、
帕薩特等車型一次也有幾萬元的降價舉措。不過如此降幅令人懷疑,現在汽車行業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
累積降幅最大的車型:通用雪佛蘭開拓者
1月,雪佛蘭開拓者部分車型降價,降幅為2~2.5萬。11月,該車再度大幅調整價格,最高降幅達6萬,降幅累積最高達8.5萬元。
降價最成功的車:
富康、
威姿
富康:經過連續的幾次降價,富康新自由人的售價已經調整到8.5萬元,性價比的大幅提升,使富康在某些汽車交易市場甚至一度超過捷達,成為經濟型家庭轎車的最佳代言人。
威姿:粗略計算,今年威姿的兩次大幅度的降價令其降幅已達2萬元,其價位區間調整到8~10萬元,使威姿優良的性價比在經濟型轎車中脫穎而出。降價后威姿銷量明顯增長,一躍跳入緊俏車行列。
降價最頻繁的車:富康
富康今年降價次數至少為4次,為降價最頻繁的車型,其他如
吉利、賽歐降價也達3次。富康的連續降價及降價后的良好態勢令其他對手如坐針氈,最終引發捷達、
桑塔納及一系列車型的降價潮。
價格競爭集中在中低檔與中高檔轎車
自元月1日,紅旗、獵豹首先打出降價大旗,便預示著降價已然成為今年車市的主旋律。在今年主要的四次降價大戰中,中高檔轎車首當其沖。年初24.98萬元的新雅閣一經下線,便引發了國內中高檔轎車的價格地震,其后
君威、M6的定價以及帕薩特的幾次調價也均以雅閣為價格參照。
比中高檔轎車競爭更為激烈的是8~15萬元的中低檔轎車,除了個別車型,這一價位區間幾乎所有車型都加入了今年的降價大戰,而且降價次數多在兩次以上,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上市不到1年的新車型,如GOL、派里奧
周末風、威姿、
嘉年華等。
北亞車市信息商務中心經理郭詠分析,汽車頻頻降價主要因為以下幾點:一是關稅下調,進口零部件價格下降;二是產量增加,帶動整車成本降低;三是市場競爭加劇,像10萬元左右的熱點價位車型采取降價對策;四是臨近年底,一些廠家和
經銷商為了年底完成任務會利用降價進一步促銷;另外隨著現在一些車型庫存嚴重,必須采取相應措施。
而庫存問題更體現在競爭最大的中低檔轎車上面。由于汽車廠商過高估計了市場消費能力,造成今年眾多新款中低檔轎車密集上市,庫存積壓日益嚴重。但是
北京汽車工業發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表示,庫存并不是廠家降價的根本原因。今年1~10月份全國轎車庫存為7.75萬輛,比去年同期增加729%,而競爭最激烈的普通級轎車(
排量在1.0L-1.6L,價格在10~15萬元)的數量為7.6萬輛,占了絕大多數,對于廠家而言,明年庫存仍是大問題。但是為了避免因為庫存引發降價,現在不少廠家已將產量放緩,意在消化庫存。
還有多少降價空間值得我們期待?
明年降價是否能夠持續?汽車降價還能降多少?降價何時是盡頭?這是多數消費者更為關注的問題。對此,北亞車市的郭詠表示,微型轎車的價位現在已經很低,即使再降價,考慮到成本,其降價空間也非常有限;中高檔車相對競爭小,雖然
寶馬已國產化,
奔馳、卡迪拉克等也要走國產化道路,但這個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尚形成不了太大沖擊。因此,明年車市的競爭最主要仍集中在經濟型轎車。隨著配額的逐步放開,進口車明年降價幅度也將會更大。
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策劃部經理楊陽對此表示認同,國內車價要逐步與市場接軌,降價已然成為一種趨勢。加上明年廠商推新車型的步伐放緩,因此更重要的在于車型間的價格競爭,但隨著降價的增多,其影響力也會逐漸減小。低端車下降空間不大,價格在10萬元以上的中端車競爭仍會非常激烈。
作為消費者,降價是值得期待的,但是降價畢竟是簡單的競爭手段,而且從現在的中低端國產車來看,很多車型只是具備了基本的功能,即使價格降到一定程度,但它們的技術含量仍非常低,中國缺乏真正的精致的
小型車。當廠家的競爭從價格轉移到車型、品牌、服務時,屆時消費者受惠會更多。
多次降價令消費者無福消受
2003年中國汽車行業的大規模降價,次數之多,降幅之大,不僅令業內人士感到驚訝,甚至連受惠的消費者都有點“無福消受”。多數車型宣布降價后均能獲得一定的銷量增長,但市場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到下一個降價車型,因此銷量增長也僅是短期效應。上海智策車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師認為,利用降價達到促銷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受訪的不少消費者表示,現在降價的車太多,讓人總覺得過幾天又要有車降價,這種心態反而讓自己無從選擇。也有的消費者雖然已有了
中意的車型,但是希望借價格大戰能再降一些,索性抱著持幣待購的心態。隨著降價的頻繁,有的消費者甚至認為,現在這些降價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賈新光更是尖銳地提出,現在市場上雖然大打價格戰,但真正的降價車卻非常少,更多的卻是混水摸魚。有的廠家就是“假降價”,即利用降低配置,推出所謂“標準型”,但消費者并未得到真正的實惠。另外也有一些降價車型就是陪襯,廠家事先就認準了一個中間價位,然后上面推出一款定價高的車型,下面推出一款價位很低的車型。而價格低的車型無論如何降價也不會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還有的車型只是一個系列產品中降一、兩個型號,這一、兩個型號或者是賣不出去的,或者就是產量有限的。
精品調查
從調查統計來看,63.33%的讀者認為主要還是因為市場競爭,這點也被眾多業內人士所認同。而且73.03%的讀者認為汽車
廠商仍存在著較大的利潤空間,因此對今后的降價也給予了希望。但是“增配贈物是否也是降價”?對此人們觀點存在較大分岐,43.19%的讀者認為“是”;42.13%的讀者則認為“不是”,雙方勢均力敵。
而如今雖然降價風潮愈演愈烈,但消費者心態卻漸趨理性,27.8%的消費者表示一定會因降價購車;而59.54%的人卻認為降價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自己的消費;12.66%的人則對降價無動于衷,這也顯示了中國消費者心態的日趨成熟。
我看降價
消費者
正方:降價對我有吸引力
李女士:公司白領
我非常喜歡
POLO,但以前考慮價格時總覺得偏高,所以一直下不了買車的決心。現在POLO一下子降了萬元左右,價格也合理了許多,讓我非常心動,我打算近期再去車市看看,說不定就會把它開回家。
價格是決定購車的最主要因素
王先生:IT業
我認為現在多數中國消費者考慮買車時還是先看車的價格,因此降價是刺激消費者買車最直接而有效的辦法。像一些廠家或
經銷商一下子降價近萬元,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
反方:降價讓更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李先生:國企
雖然現在車市降價如此頻繁,依照現在的收入水平,我也有了一定的購車能力,但是我仍選擇持幣待購。主要是廠家降價太多,今天這家降,明天那家降,而且降幅至少都在5000元以上,我已經無從選擇了。有不少車型今年都降價兩、三次,這也讓我懷疑,他們究竟還有多大的降價空間?
降價空間仍很大
張先生:公司職員
現在汽車降價后,廠家都一再宣傳這款車具備了多高的性價比,可是國內的這些暢銷車的車價真的合理了嗎?我曾看到美國報紙上的汽車銷售廣告:
本田雅閣2.0 16998美元;
MAZDA6 20730美元;SONATAS2.0 13788美元;
別克V6 3.022288美元;
現代ELANTRSL=9970美元。這幾款車國內都生產,現在的賣價哪個與國際價接軌?因此到2005年之前,中國車價下降的空間仍很大。
廠商
上海大眾公關部經理陸軍
今年上海
大眾推出的幾款新車型,如GOL、三廂
POLO的市場反映較預期低,主要是市場的認同感不強,以及用戶對產品的了解不夠,宣傳不夠等。今年車市降價戰愈演愈烈,上海大眾為了順應市場,也采取了降價手段,像
桑塔納、POLO、GOL等車型,但具體的降價效果就要由市場來決定了。但我們認為,降價只能算是短期行為。
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公共關系部王宇飛
自11月7日的
成都車展,
金杯通用開始宣布
雪佛蘭開拓者系列
SUV進行大幅度價格調整,調價車的調價幅度最高達到6萬元。此次價格調整主要是為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從而讓更多的消費者有機會感受純正SUV。自價格調整消息公布之后,市場反應非常好。到11月20日,3.0L產品零售已經比上月總量超出25.7%,日銷售率增長了94.7%。今后,金杯通用仍會根據市場的變化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東南汽車公關部何靖
2003年是汽車銷售最為火爆的一年,也是汽車工業發展最快的一年。而且,隨著汽車走進大眾消費的目光,國內汽車的需求急劇增長,在國內汽車市場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國汽車制造業和汽車服務貿易業的投資急劇擴張。近年來已有數千億元投資于汽車產業,全國已有23個省市生產轎車,世界汽車巨頭也都瞄準了中國汽車市場,所以競爭的激烈必然會導致價格的波動。另外,現在我國汽車產業的生產成本、關稅、車價,都明顯比國外高出許多,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價格回歸正常的過程會不斷進行下去,直到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其實作為我們生產廠商來講,只要成本降下來,有降價的空間,我們也希望給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
目前,中國各大汽車廠家紛紛通過推出新車型或采取降價措施來搶占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我們一直認為,只要產品好、服務好就一定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所以經過我們的努力和廣大消費者的厚愛,東南汽車的銷量依然持走高之勢。截止到10月底,東南汽車在全國的銷量即將突破70000臺,已達成今年目標的80%以上,而且隨著汽車銷售旺季的來臨,東南的銷售也正在迅速成長,所以我們今年一定能夠達成較好的成績。
專家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商務信息中心經理郭詠
今年汽車降價頻繁,國產車以整體價位在10萬元左右的車型較多,像不少10萬元以上的車型都降到了10萬元以下。隨著國內消費能力的提高,進口車需求增長非常快,進口車整年價格居高不下,但近期有一定的降幅,主要在于許可證價格的下降,其次高檔車國產化的出現對相應進口車型也有替代作用。
對于現在的汽車行業來說,降價利大于弊,因為市場初期,都會面臨無序和不穩定的狀態,而價格戰有利于利用競爭進行市場的
優勝劣汰,讓市場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中聯汽車交易市場策劃部經理楊陽
今年降價引發的連鎖反應強,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汽車品牌,而且間隔時間短,降幅較大。應該說,降價有一定的效果,刺激了消費者購買,但因為降價車型太多,這種效果都不會持續太久。還有相當一部分有經濟能力的人持觀望態度。
從近期看,降價的效果最直接,但影響力不一定最大,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今后品牌效應對市場的影響力將最大。
上海智策車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師
降價造成新車的市場壽命縮短,一方面由于某些價位車型供大于求,造成積壓,使廠家必須采取手段清理庫存;另外,有的產品自身很好,但廠家不會做營銷,與消費者之間缺乏溝通,沒有樹立起應有的品牌效應,一旦產品受到競爭威脅,只能簡單地采取降價手段。也有一些車型為了爭取或保住市場份額,必須要采取降價手段,因為低價的確能吸引更多的客戶。
明年車市還會降價,
微型車已經沒有太大的降價空間,8~10萬元的經濟型車除非一些廠家加大產量,使得成本下降,否則也不可能再有大幅降價的空間。
現在的價格戰是好事,原先的平衡局面是因為競爭少形成行業壟斷,現在則要利用價格競爭初步實現優勝劣汰,讓市場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北京汽車工業發展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賈新光
即使現在降價這么頻繁,但中國的價格不會完全與國際接軌,因為根據國內的生產能力,相當一部分車型的配件還需進口,還有其他的購車費等因素的影響。
現在一些廠家為了銷售庫存而降低了產量,這個舉動意味著整體行業增速放緩。今年一季度轎車的增速為127%,現在已經下降為82.77%。但是這個數量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整體市場已經飽和,因為一些車型仍有相當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