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杭州,相當一部分人已經不是關心該什么時候買車,而是該什么時候換車以及換什么車,而且換車者開始追求更“時髦”、更有個性。
從去年開始,杭州二手車交易量明顯上升,換車車型由低檔車向中、高檔車過渡。原來擁有
捷達、
桑塔納、
富康的,現在換成了
帕薩特、
寶來、
M6,還有的是價位不變,但車型更新。隨著車價的不斷下調和車型的多樣化,換車時代已提前到來。
標準版:從微車到經濟型轎車 典型人物:黃小姐34歲外企職員
換車履歷:1999年擁有第一輛私車
奧拓,2002年購買
賽歐
換車故事:我是1998年考的駕照,那時手癢得很,經常在周末的晚上跟著朋友開夜班出租車,就這么過去了半年,我的駕車技術提高了不少,也就慢慢有了買車的念頭。當初的想法是先弄輛車開開,一是鍛煉技術,二是熟悉道路交通,上下班代代步,周末還能偶爾出游。
1999年8月,我記得那時杭州剛出現以租賃形式買車的公司,除了能享受按揭,還能省1萬多元的
上牌費。當時杭州車市上可以選擇的車型并不多,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我最終買了
奧拓,這樣就算是加入有車族了。那次購車很沖動且毫無經驗,從考慮買車到拿到車鑰匙只用了兩天。
三年后,我第一次想到了換車。由于有過自己的私車,因此我非常清楚我想要的東西,所以這次的購車要理智得多。
我換車的用途基本上和第一輛車差不多,而且大部分時間是自己一個人開。所以車子不需要太豪華,不一定需要很大的空間;由于自己將進行一些個人的業務,因此外觀上稍微能體面一點……對自己的需求進行分析之后,我開始縮小范圍,將目光鎖定在一些新款的經濟車型上。
派力奧、
夏利2000、
賽歐等車型都列入了我的考慮范圍內。
現在我開著賽歐,繼續享受我的汽車夢。這款
排量1.6升的小車動力不錯,讓我享受到了更多的駕車樂趣;氣囊和
ABS等裝置讓我行車更加安全;電動窗和遙控門滿足我懶人的愛好,而不錯的
CD音響讓我在車內感覺很HIGH……與奧拓相比,我的汽車生活算是進入了小康標準。
至于下輛車什么時候換,我的打算還是三年后。眼看著車市越來越成熟,車價也逐漸和國際接軌,就連我心愛的
A4都跌破了30萬元,我心中充滿憧憬。
人群素描:這是一群年輕有想法的車主。他們的經濟收入不算高,但花不多的代價早早成了有車族,也因此享受到了有車后生活質量的改變。他們買車的作用主要是代步或者純粹出于玩車,幾乎沒有商務用途,所以在外型和配置上的要求不會太高,關注的第一要素是車子的經濟性。
對他們來說,一步到位給人的驚喜遠沒有逐步提升的滿足感來得多。他們慶幸自己當初沒有選擇
中級車,這也讓他們避免了車價大跌的心痛,畢竟對于工薪階層來說,這樣的落差是難以承受的。
升級版:從經濟型轎車到中高檔轎車 典型人物:樓先生40歲杭州某IT公司負責人
換車履歷:今年8月,將已經開了3年多的坐騎
捷達換成了
佳美
換車故事:其實我在捷達之前已經有一輛車在開,車子比較老舊接近報廢,而習慣了有車生活,我對汽車已經有了依賴,就迫切需要買一輛車。
首次買車,我最先考慮的是車子的實用性,那時可供選擇的車型不多,主要也就是“老三樣”,
捷達打動我的是它的性價比和低油耗。但當時讓我同時比較動心的還有
桑塔納2000,經過反復比較后,還是覺得捷達的性價比更高,而且
發動機型比較新。全部辦好手續大概花了我16萬多元。
開捷達的感覺比原來的舊車好多了,而且3年多來,這輛車幾乎沒出過什么大毛病。我比較享受速度的感覺,捷達加速時發動機的轉速比較快,這點讓我比較滿意。
但作為一個男人,似乎天生對車子有著特殊的愛好,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總以駕馭一輛更好的車作為目標。
今年早些時候,隨著積蓄的增加,我開始關注幾款進口車,比較滿意的品牌主要有
佳美和
奧迪,但由于今年車價一直動蕩,誰都不愿意自己剛買的車價格一下子跌去幾萬元,我也一樣,所以一直在等待換車的時機。考慮到
奧迪的價格已經很長時間沒動了,一旦價格調整,降價的幅度會比較大,而2.4
排量的佳美剛引進時價格是44.5萬元,今年下半年降到33萬元以下,應該已經比較穩定。我最終選擇了佳美。今年8月我下單的時候佳美的價格是32.8萬元,現在還略微有了回升,而前段時間奧迪則普遍下調了兩三萬元,呵呵,我的點子還算準吧。
其實我覺得,買車或者換車,心態很重要,車價肯定還會再跌,關鍵是你如何去看待。就像我買的佳美,在美國的價格只需要1.8萬美金,幾乎只有國內的一半,但就目前同級車來看,我對它的性價比還是相當滿意的。
人群素描:將坐騎從
中級車升級為高檔車的人大多有著體面的工作和一份不菲的收入。職業特征主要有企業主、IT人士、企業高級管理,外企白領等。他們懂得享受生活,注重生活質量。他們對價格的敏感性比初級版的車主弱,更多關注的是車子的性能、安全性等。由于很多人有一定的商務應酬活動,他們對車子的品牌響亮程度和外型內飾是否豪華大氣也十分在意。
扮酷版:從實用型到玩車族 典型人物:許先生杭州某電子機械公司老板39歲
換車履歷:十來年前買了第一輛車——桑塔納2000,去年7月換成大
切諾基
換車故事:對于我來說,什么東西都可以不換,但車子是一定要換的。
1995年前我特別迷戀摩托車,換了好幾輛,玩車水平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畢竟年紀一點點大起來,再玩摩托車不免顯得有些招搖,我開始考慮循規蹈矩地買輛轎車。那時剛好和朋友辦了個合資企業,當時有個政策,合資企業有兩個購車指標,可以比市場的價格優惠些。在那個時候,馬路上跑的基本上都是桑塔納和
富康,根本沒得選擇,于是買了一輛桑塔納2000,全部辦好,拿到手花了20多萬元。
雖然開上了轎車,我血液仍然流動著野性的不安分的細胞,總覺得轎車太中規中矩,不夠個性,玩不起來。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和浙江辰通的工作人員聊起車,他向我竭力推薦
大切諾基,去
4S店一看,我立刻喜歡上了,這款車看上去線條粗獷,給人很扎實很男性的感覺。
很多人勸我不要買大切,理由是這類越野車耗油。對于油耗,我一直有個理論,這就像抽煙一樣,計算起來嚇死人,每天在抽也不覺得,如果不抽,這筆錢也多不下來。沒有多加考慮,我買下了一輛黑色的大切,40多萬元。
我的工廠在城郊,每天開大切去上班的感覺真好,路上經常塞車,小車常常給人郁悶的感覺,大切的車內空間大,聽聽音樂,居高臨下地看著別人,心情會好很多。另外,買了大切之后,我野性的細胞被激活,越野的路線拉長了許多。今年我自駕車去了一趟西藏,而短途的如黃山、雁蕩山、大巨島更是幾乎每個月都有活動。最讓我覺得可貴的是,通過大切的車友會,我還交上了一大幫同樣喜歡玩越野的朋友。
人群素描:杭州活躍著越來越多這類人群。他們一般屬于有錢有閑一族。對于他們來說,車不僅是交通工具和身份的象征,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單純擁有一輛好車對他們已經不再有很強的誘惑力,因為他們已經將有車生活升華為玩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