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和富康開啟了中國人的汽車之夢想,過去20多年里,從官車到私車,從城里到鄉間,“老三樣”成為一種符號,代表了一個汽車時代。
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與壯大,國內汽車市場作為最肥厚的一塊“蛋糕”被各大汽車巨頭瓜分,幾乎世界上所有品牌的汽車廠商都已登陸國內市場,獨資的、合資的、國有的等汽車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起來,各種品牌的汽車隨處可見,消費者面臨的車型選擇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汽車夢想霎時間豐富起來。
盡管“老三樣”可能已經是代型久遠,外觀、功能與裝備上不再符合現代人對車的個性化需求,但人們對于“老三樣”仍有或多或少的懷舊情節。新陳代謝是發展的必然,“新三樣”以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涌現的時候,帶給人更多的是驚喜與“老三樣”的茫然。
不久前,國內專業市場研究與咨詢公司新華信與新浪網聯合進行了一項車市“新三樣”的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于福美來、凱越和伊蘭特“新三樣”的認同度相當高,選擇比例分別為35.7%、30.5%、31.3%,似乎“新三樣”已經成為市場的寵兒。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9月份的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乘用車及轎車當月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6%和-2.4%,首次雙雙出現單月同比負增長;在整個市場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福美來9月份的銷量突破6000輛,創歷史新高,使海馬第三季度的累計銷量超過1.8萬輛,比前一季度增長了13%;而凱越9月份的銷量也超過了7000輛,伊蘭特則達到1.2萬。這是繼今年第二季度三者銷量逆市飄紅后,“新三樣”創造的車市銷量的又一個奇跡,三者的市場優勢再次被銷量所詮釋。
與大眾和東風相比,海馬、上海通用及北現都屬于車市新生代。從目前情況來看,三者在新產品推出、渠道力量部署、產品促銷等方面速度大大快于其他廠家,輪流領跑整個市場,極大地加速了中級轎車市場的膨脹,已成為市場上不可小視的力量,品牌號召力直逼“老三樣”。
在車型上,福美來、凱越、伊蘭特都是近幾年上市的車型,因此“新三樣”在“車型能與時代發展同步”上占盡優勢。憑借時尚的外形、完善的配置以及先進的技術“新三樣”贏得了許多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新三樣”的定位能夠滿足公私兩用的需要,更加擴展了“新三樣”的消費群體。在調查中,記者也看到消費者對于“新三樣”考核的首要標準是品牌誠信度和認知度要高,這一認同比例達到36.9%;其次車型應該與時代發展同步,當然價格和服務都要符合市場的需求。
而談到價格,今年車市的價格調整始終沒有間斷過,“新三樣”在價格調整上則更有深意。8月18日,“新海馬,新突破”整合營銷行動中,海馬推出一款售價為11.36萬的福美來新悅級,中級車市的價位被迅速拉低到11萬元的區間,而后伊蘭特系列的最低端配置也落至之一區間,中級車市的價格重心整體下移。而在“新三樣”等中級車市新勢力的強壓下,“老三樣”的價位已跌落至10萬元以下,市場份額逐步被蠶食。
今年1-9月份,轎車累計產銷180.36萬輛和170.00萬輛,產銷率僅為94.2%,10萬的庫存仍然壓力不小。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三樣”卻實現連續的數月的持續增長,顯示出十足的后勁,這說明“新三樣”在產品、服務等方面是順應市場需求,而在推廣策略上也是值得其他廠家借鑒的。
“老三樣”作為特定時代的一種符號,代表了車市的一個時代,當國人還懷有一絲“老三樣”情節的時候,“新三樣”同“老三樣”一樣,正作為一種符號被推到時代車市場的前沿,車市的發展使“新三樣”取代“老三樣”成為必然的趨勢,至于“新三樣”能否像“老三樣”一樣再度引領一個車市發展的時代,現在尚無從定論,但從市場表現可以看出,那些風險準備不充分、產品規劃與渠道部署緩慢、被動應付市場挑戰的品牌已經明顯跟不上“新三樣”的發展速度,“新三樣”作為車市的一種現象,從運營模式到市場策略等多方面,至少留下很多值得其他廠商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