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系太平洋汽車網獨家稿件。版權為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文章系作者本人觀點,與太平洋汽車網無關。
送走了溫暖的春天,迎來了火熱的盛夏,轉瞬間,2005年已經逝去了一半。當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截止2005年6月末的銷量數據的時候,我們也開始了對國內車市的半年盤點。
數據一:企業銷量排行
截至2005年6月末,國內汽車銷量前十名的廠商是:
2005年上半年企業銷量排名 | ||
廠商 | 銷量 | 排名 |
上海通用 | 134919輛 | 1 |
北京現代 | 109564輛 | 2 |
廣州本田 | 106213輛 | 3 |
天津一汽 | 97750輛 | 4 |
上海大眾 | 93874輛 | 5 |
一汽大眾 | 88601輛 | 6 |
奇瑞 | 83773輛 | 7 |
東風神龍 | 72470輛 | 8 |
東風日產 | 66476輛 | 9 |
浙江吉利 | 53823輛 | 10 |
分析:從上述數據看,上海通用、北京現代以及廣州本田發展迅速,進入了銷量的前三甲,而兩個大眾卻出現了大幅度下滑的趨勢,其中一汽大眾竟然跌出了前五名,從這一點上看,大眾在中國的市場策略確實需要改進,否則在下半年將會出現更為猛烈的下滑趨勢。天津一汽通過調整產品戰略,使得整體銷售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東風日產也因為新產品的推出而讓企業走出了困境,不過產能是目前困擾其發展的主因。
這里更值得欣喜的是,奇瑞和吉利兩家企業雙雙進入前十強,這一點讓關注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國人倍感欣慰。不過有一點值得提醒,那就是這十強中,只有奇瑞和東風神龍兩家企業完成了全年預期的50%的銷售任務,而包括第一名上海通用在內的其他各家企業均未達到預期目的,這也意味著這些廠家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庫存商品。
數據二:單車銷量排行
在單車銷量中,排行前十名的分別是:
2005年上半年單車銷量排名 | ||
廠商 | 銷量 | 排名 |
夏利 | 94617輛 | 1 |
伊蘭特 | 85610輛 | 2 |
捷達 | 74450輛 | 3 |
凱越 | 62564輛 | 4 |
奇瑞QQ | 54586輛 | 5 |
雅閣 | 53283輛 | 6 |
桑塔納 | 49179輛 | 7 |
飛度 | 43622輛 | 8 |
千里馬 | 34091輛 | 9 |
君威 | 31483輛 | 10 |
分析:夏利能夠崛起,其主要原因是企業對各款車型進行了改經,新的夏利N3在外觀內飾及動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提高,最低售價不足4萬元,以及夏利經濟省油維修便宜等等諸多優點,這些都是消費者愿意選擇它的原因,還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針對目前汽車價格不斷走低的現狀,選擇一款低廉的代步工具進行過渡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伊蘭特能夠從下線以來就保持強勁的風頭,這得益于北京現代對其采取的積極性價格策略:每次伊蘭特都能走走在價格戰爭的最前沿,并以此來拉開與同級對手的差距,這一點非常值得一些廠商借鑒。
捷達和桑塔納依然在前十強,這并不奇怪,畢竟這兩款產品在生產、銷售及售后等各個方面都有最為完善的體系支撐,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購車理念。凱越從上市后表現一直不錯,這次也算上了一個新臺階,這與其直接競爭對手伊蘭特中途停產擴能息息相關。奇瑞QQ的良好銷量,證明了國內微車市場的巨大潛力,不過結合奇瑞的整體銷量看,QQ的銷量占據了該企業汽車總銷量的65%以上,從這一點來看,奇瑞的產品體系沒有得到均衡發展。雅閣和飛度雖然雙雙入圍,不過增幅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落,其中6月份,雅閣和飛度同比分別只增長了1%和11%。
千里馬在東風悅達起亞的不斷改裝換臉過程中,保持了較好的業績,這個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就是憑借這個成績,千里馬已經成為促進該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只是這個動力過于單薄了一點。君威處于十強的谷底,其實這款車近年來生存不易,競爭對手的不斷涌現以及自身老齡化加劇,讓它已經找不到當年的榮光,一直依靠不斷降價來招攬生意,這正是如此,所以上海通用已經著手準備選擇一款新的替代品取代君威來重整河山。
還有幾點必須提及的,一是在上海大眾旗下的幾員戰將均不如意。帕薩特跌出了中高檔車銷量的前三強,而在去年同期它還是這個系列的榜眼;桑塔納3000的表現更是差強人意,今年的同期25020輛的成績僅僅相當于去年同期桑塔納2000的一半左右,這說明了桑塔納3000的改款并不成功。第二是長安集團。去年同期,在經濟型轎車中,長安鈴木的羚羊名列第三名,而今年以來,長安集團所屬的各家企業均沒有上乘表現,單一產品也沒有上佳的表現,這對于這么偌大的一個集團來說,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
綜觀上半年汽車市場,具有幾個明顯特征:
1、銷量上升,利潤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平穩增長,產銷分別達到281.52萬輛和279.24萬輛,同比增長5.15%和9.35%,其中乘用車上半年銷量達到145.73萬輛,同比增長15.6%。
在良好的銷售數據背后,卻是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長安汽車公告表明,今年1至6月份,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同時大眾汽車宣布其在中國的利潤與同比下跌了41%。根據6月底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發布統計數據稱,今年前4個月,汽車業利潤總額縮水160.96億元,下跌了近六成。造成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多,其中造車成本增加是主要因素,鋼材等原材料漲價、市場競爭造成單車價格下滑都在很大程度上縮減了企業利潤。
不過這種影響力對于小型車、經濟型轎車及微型車較為明顯,如夏利、吉利和奧拓等車型,單車利潤本來已經非常微薄,只能依靠擴大產能來提高整體利潤水平,而對于廣本、奧迪系列的中高檔車型,它們還是具有相當的盈利空間,即使銷售規模不大一樣能夠獲取豐厚的利潤。
2、產能擴張,庫存加劇
今年以來,國內各大廠商紛紛擴大產能,力圖通過規模效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盡可能地占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今年5月,北京現代完成了30萬輛產能改造,并將原計劃的年產銷20萬輛提升至25萬輛。東風正通過天籟和頤達兩款新車型來進行增產,并以此帶動藍鳥和陽光走出低迷。豐田開始在華發力,在推出皇冠、銳志的同時也提高了今年的產銷計劃。而奇瑞、吉利等企業也分別為自己籌劃了年度18萬輛和14萬輛的生產任務。
那么增產之后呢?激烈的競爭、市場的低迷讓企業在銷售環節一籌莫展,瓶頸效應的直接結果就是廠商在降價的同時,庫存積壓商品卻越來越多。今年上半年良好的銷售成績,好不容易消化了去年庫存的6萬多輛汽車,結果新的庫存接踵而來,而且呈急劇擴大的趨勢,真是“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3、新品上市,老車升級
從2月份天津一汽豐田推出皇冠開始,國內市場上各款新車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紛紛蜂擁而出:奇瑞瑞虎、長城哈弗、哈飛賽豹3、比亞迪F3、一汽大眾開迪等等。其中瑞虎的下線引人注目,這款奇瑞自省設計的首款SUV讓國內的消費者期待了很久,而瑞虎最低12.58萬元的價格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太多的驚喜。隨后下線的長城哈弗以瑞虎為直接競爭對手,長城公司將該車最低售價定于10.98萬元顯示了該企業的精明之處。比亞迪F3的下線讓人再次聯想起模仿秀,不過該車經過權威機構的碰撞試驗顯示了比亞迪公司的制造實力。
為了開迪下線,一汽大眾把國際武打影星成龍都請來表演,似乎想因此證明該車的實力,其實除了成龍高額的出場費最終將由消費者買單外,我們并不能看到開迪的更多優點。吉利自由艦上市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轟動,這款中韓合作的結晶顯示了吉利的最高制作水準,也是該企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證明。長安雨燕的出現,讓喜歡兩廂車的朋友驚喜萬分,但是看到那款成熟得掉牙的羚羊發動機繼續在雨燕上服役的時候,大家紛紛撤回了訂單,最終使得雨燕在上市之初就果斷采取降價千元來招攬生意。還有一款車,那就是北京現代的途勝,這款2.7L排量的SUV讓大家等了很久,失望很多,與進口車幾乎一樣的價格分明告訴了消費者:急啥,等上半年不降價才怪呢。
面對紛紛上市的新車,國內市場的各款老車型都感受到了巨大壓力,為了應對挑戰,他們采取了以升級為主要內容的各種措施。一月份上市的新陽光、新千里馬和新紅旗拉開這個升級演義的序幕,其中新陽光和新千里馬是變臉,而新紅旗主要是換心。隨后新賽歐、05款東方之子和05款富康登場,新賽歐更換了雪佛來領結,東方之子以增加配置為主流,而富康徹底拋棄了過去1.4L排量的心臟,用8V和16V發動機進行了取代。在三月份的升級中,力度最大是廣州本田的奧德賽,它通過外觀內飾的大幅改觀,以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全面提升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級換代的工作,所以新奧德賽在此后擺脫了過去低迷的銷量,順利進入了MPV前三強。
四月份中,新本田CRV、05款愛麗舍等產品的升級沒有太多的驚喜,倒是新2500的升級有點意思,它采用了沈陽三菱的2.4L排量發動機取代了過去的動力,這樣這款車實際已經變成了Jeep2400。5月份,新普拉多、東南富利卡菱動、帕拉丁都進行了這項行動,不過大有換湯不換藥的嫌疑。直到公元2005年6月份,國內市場才出現了具有分量的升級:全新奧迪A6L全面上市。新的A6加大了尺度,改善了內飾,提高了售價,同時一汽向世界宣告:這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科技產品。真是如此嗎?一成不變的老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有高昂的售價,新奧迪A6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4、降價主流,漲價作秀
縱觀今年上半年國內各款車型,真正由官方宣布降價的比例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很多,年初,威馳、花冠平均降幅達到2萬元;同時奇瑞QQ宣布最低售價跌入3萬元;隨后華晨寶馬一次性跌落5-10萬元;東風日產借05款陽光上市之際,宣布藍鳥全系列車型降價2.5萬元到4.4萬元。上海通用凱越和君威3款新車上市,老君威降價1萬元到3萬元,而在3月初上海通用以老君威降價2.5萬元到4.4萬元的吶喊聲中謝幕。4月份全國車價平均降幅為0.6%。
雖然官方的降價行動不多,但是在市場上,經銷商的讓利行為卻是此起彼伏,高中低檔的各款車型都不同程度出現了讓利降價的調整,比如東風本田CRV,2.0L的最低售價為21.85萬元,降幅9500元,而2.4L的最高降幅也有8500元。對于是部分庫存車型,其讓利幅度更是驚人,比如Jeep2500部分車型庫存消化售價僅9.3萬元。
另有部分車型,頂住降價風潮,出現了逆市上漲的現象。這其中作秀占了主要成分。通過漲價,證明自己旗下的車型能夠抵御降價的風暴,同時具有保值的優點。當然還有一招更狠的,就是所謂的饑餓療法,在產品相對緊俏的情況下,故意提高價錢,控制銷量,這樣可以盡可能賺取更多的利潤,不過這種現狀屬于兔子的尾巴――不可能長久,東方不亮西方亮,現在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產品很多,這里失去了購買的機會,一樣可以從其他企業的產品得到補償,何況經銷商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一樣會用自行降價的方式來打破這個僵局。
今年下半年,國內車市將如何走向呢?
1、銷量持續穩定上升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對于汽車的購買力將會不斷增強,這一點毫無置疑。即使油價不斷上漲、車價極不穩定以及用車環境亟待改善等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銷量的增長,但是國內對于汽車需求量依然會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勢頭,這其中,私車購買的比重將不斷增大。據預測,2005年全國乘用車有望超過300萬輛,增幅將超過20%。
2、小排量車型受青睞
目前油價持續上漲,已經成為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將成為影響購車的主要因素。對于廣大私家車主來說,選擇一款經濟使用的車型是關鍵的,而大排量的豪華車和SUV等車型,因為其燃油偏高而很難成為市場的主流,小型車及經濟型轎車和微型車將會受到市場追捧。
3、降價是永恒的話題
在今年下半年,將有大量性價比更為優秀的新車上市,比如長安福特就打算憑借福克斯來整頓小型車市場,而上海通用將以即將下線的雪佛蘭Aveo沖擊經濟型轎車市場,徹底打破飛度的壟斷優勢。新車對老車型的壓力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降價風潮。各大企業不斷擴充產能與平淡市場的反差,會讓企業形成巨大的庫存壓力,這也需要企業用降價來打破僵局。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最佳的購車時機并沒有真正來臨,大部分車型還有相當的利潤空間可以調整,持幣待購、靜觀其變才是目前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