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汽車,一方面承載著老百姓出行便捷、生活舒適的夢想;另一方面又背負著擁堵交通、消耗能源的罵名,甚至某種意義上成了“為富不仁”的象征。真可以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這不,據報道,又專家就提出,要讓“城市內的出行倡導‘鼓勵擁有,限制使用’的汽車消費理念”。所謂“鼓勵擁有”,就是支持老百姓都去買車,帶動內需,帶動產業發展;所謂“限制使用”,就是讓買了車的人盡量少用車,多去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編者說句不好聽的話,照這樣下去,買車不就成了買擺設?買一個十萬、幾十萬的奢侈品天天放在樓下看它風吹雨淋,還要為車位付出不少的血汗錢。既然限制使用,就不要鼓勵購買,與其這樣,干嗎不讓大家捐錢給車廠,至少心理還少填點堵。
大眾中國的“奧林匹克”計劃是近日媒體非常喜歡討論的事件。大眾汽車集團新任中國總裁兼CEO范安德其間表示,“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汽車產品將進一步加以區分并加大差異化。一汽大眾生產的車型將偏向于時尚、精英型的方向,而上海大眾則更偏向經典、典雅型的汽車產品”。
“時尚、精英型”和“經典、典雅型”,編者實在不能從這兩個感性的短語中看出明顯的區別。是“精英”的就一定“時尚”還是“時尚”的就不能“典雅”?這個所謂的“差異化”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捷達比桑塔納“時尚、精英”在哪里,POLO又比寶來“經典、典雅”在什么地方。上海大眾在11月又要推出帕薩特B5的改款“PASSAT領馭”,不知道這款改款車又與一汽大眾將要生產的帕薩特B6如何“差異化”。
北京市副市長張茅在26日的北京城市管理廣播《城市零距離》節目中與市民共話“節約型城市”時表示,國家主管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放開小排量汽車行駛限制政策。長安集團總裁尹家緒隨后表示歡迎,認為“政策的松動將令中國本土的汽車企業更有信心把中國的汽車工業做好”。
小排量、微型車該不該禁行,恐怕早就不用爭論了,編者為北京市及主管部門領導對此的重視而叫好。歐洲人鄙視美國的車型“too big,too stupid(又大又笨)”,所以很多在美國熱銷的日本韓國車在歐洲也賣的不是很好。中國的汽車產業要想發展,必須從小從精做起,這才是汽車業發展的趨勢。
新一代的奧迪A4在上周上市,最低售價僅為27.54萬元。勿庸置疑,寶馬3系這次又落進了奧迪的價格陷阱。同樣的定位,同樣的高端B級車,差價將近10萬,寶馬恐怕又要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