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今年“金九銀十”的汽車市場業績,可以比較欣慰的感覺到,自去年二季度以來國家對汽車產業實施調整政策所起的良性作用初見端倪。這一點從購車人的心態上就能真切的體現出來。據今年6月中旬開業的天龍汽車汽配城統計,九、十兩月新車銷售達860輛,比七、八兩月增加13.7%。其中1.3以下的車型超過60%。購車的消費者心態總體表現是平靜和自如。具體有以下5種現象:
給上學的孩子買車 轉移自己的理想
隨著“小排量”呼聲不斷高漲,價格低廉的小排量車就成了一些家長送給考上大學孩子的禮物,是男孩兒的首選棱角分明的奧拓或含有祝福意義的吉利,女孩則普遍喜歡乖巧可愛的QQ。一位家住門頭溝的物業公司的主管王先生,剛給在北京化工大學讀書的兒子買了一輛“大王子”,說起給孩子買車的想法時這對“知青夫婦”一臉的開心“就盼望他將來有個出息”。
退休后買輛車玩玩 找回失去的青春
近一二年車市里刮起了一股“銀色旋風”,“退休族”加入“有車族”成了一種時尚,這批人集中看好的車型是省油皮實的夏利。天龍汽車汽配城7―10月共銷售新車1602輛,夏利吉利等經濟車型占66.47%,其中有三成落入退休人員之手。一位原熱力廠的工作尚師傅,前兩天老兩口兒樂樂呵呵的開走一輛夏N3,“年初剛拿了本,買輛車也讓自己年輕年輕”,真是“60歲的人30歲的心”啊。
就近買車 以省時省力為主
“現在的車呀都是廠家統一生產的,質量肯定沒問題,價格也都差不多,哪近就哪買吧。”這是黃金周期間來天龍買“松花江”的家住懷柔的汪女士的看法,在天龍4個月的總銷量中京東北區縣的消費者占了80%以上,“這兒離家近,又不堵車,沒必要再往城里擠了。”這就是一種發展趨勢。
買輛二手車練手 圖的就是實用
自從二手車取消2.5%過戶費以后,二手車交易日漸紅火,由于費用降低滿足了因一些手頭緊的人購車的需求,也讓剛從駕校出來的新手過足了車癮。一位在加油站工作的張先生用2.6萬在天龍二手手車市場元買了一輛95年的大宇,“不是買不起新車,就是手潮,還得多練練,二手車不怕磕不怕碰,挺好。”
買卡車拉活搞運輸 為自己開一門生意
在就業問題上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去年還在一家保險公司當業務員的小孫,今年辭職了,和表哥一起買了輛8噸的東風153卡車,干起了工程運輸,“趁年輕多干點,幾個年青人在一起挺開心的,每月的收入是原來的好幾倍。”職業的多樣性是這個時代的特點。
總之,汽車改變了我們的思維,也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進而推動著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