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理由:先進的技術,一流的品牌,國際成功的背景,在中國一個月的銷量比不上同門自主品牌夏利一天的銷量。
威姿的原型車是日本豐田Vitz,而這款車的歐洲版稱豐田Yaris。這兩種車型自20世紀末推出以來在歐洲和日本表現很好,曾創下半年銷售10萬輛的佳績,還獲得了年度車型的美譽。來到中國之前它已經享譽世界。
豐田首先把威姿拿來中國足見其拳拳野心,但是在中國威姿像許多成功車型一樣表現欠佳,每月銷量只在200輛左右。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消費水平較低,威姿10萬元左右的價格使人很難接受它是一款微型轎車。而現在消費環境轉好、威姿又降價之后,發現更加先進的POLO、FIT等競爭對手并沒有給威姿留有喘息的機會。
另一方面,由于威姿屬引進技術生產,且同一汽豐田威馳的定位、價格重疊。所以豐田給與威姿的后續支持有限,在零部件國產化率低的情況下,經常會間歇性停產。市場經不起這樣的折騰,車型也超出生命周期,消費者把更多的注意投向其他也就理所當然。
本來"天一重組"之后,威姿被當做戰略車引進。現在威姿的產銷不足天津一汽的十分之一,累計銷量也是引進微型車中最少的。一個世界成功車型就這樣在中國淪落了。
一汽紅旗明仕--最不珍惜品牌的車
入選理由:"國寶"級的車賣到十幾萬元,還賣不出去……
從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領導人開始把紅旗轎車作為"御騎"開始,紅旗轎車多了一個稱號"國車"。長久以來,紅旗轎車是地位身份、高檔豪華的象征。像奔馳是德國的國車、皇冠日本的國車一樣,中國人開始為有自主品牌汽車工業、自己的國車而自豪。
在一汽把大眾奧迪迎娶歸來后,從其身上衍生出來一種"與奧迪長得一樣"紅旗,俗稱"小紅旗"。其最新款"明仕"售價不足15萬元。我們再也無法把明仕與當初心目中的紅旗品牌聯系到一起。
即使紅旗賣到了15萬元的低價,依然沒有使一汽轎車借助奧迪平臺復興民族品牌的愿望得以實現,紅旗明仕的銷量少得可憐,"國寶"級的車竟淪落到無人愿買的尷尬境地。
其實,一汽借奧迪平臺復興紅旗品牌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但戰術卻完全搞反了,才導致了紅旗品牌的失落。紅旗應該保持自己在造型上的民族風格,在內部配置上不妨選用高端的哪怕是進口的產品,在定位上保持高端品牌不動搖,也許會是另一個結局。但紅旗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外形借鑒奧迪,配置選用國產的一般裝備。這樣價格倒是下來了,結果是看上去不是紅旗的樣,滿足不了人們的紅旗情結,開起來不是高檔車的味,滿足不了人們對高檔享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