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新車越來越多,往往看得買車人眼花瞭亂,不知如何去選。其實買車選車也是有一些規律和竅口的。
其一,要了解自己的需要。
現在市面上同級車從性能和性價比上差別不大,最關鍵的是各自風格和對顧客的側重點不同。比如你注重商務公務形象和乘坐舒適性,可以選擇雅閣、君越這種比較傳統正式的車;在乎運動性能,可以考慮馬6、銳志之類的運動車型;喜歡生活休閑化,可以考慮一些時尚的兩廂車;如果很在乎空間,不妨選一臺MPV。總之一句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其二,會看車的配置。
車子的資料和宣傳說得天花亂墜,各種配置參數,有的很關鍵很實用,有的只是噱頭。學會看配置,這樣才能找到最有性價比和最適合自己的車。
性能方面,一看發動機的排量和功串扭矩參數,扭矩影響車的起步和加速性能,功率決定車的高速性能。二是車的底盤和懸掛類型以及專業媒體試車報告。
空間方面,除了車子傳統的三維尺寸,軸距是非常 關鍵的數據,它決定了車內的縱向空間。
至于配置,—看是不是多數車都有的,二看這些配置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三是—些可加裝的配置,其加價與自己裝相比差價多少。
其三,找準了解車市情況的渠道。
買車時面對各種說法往往不敢相信,比較好的了解渠道,一個是看專業汽車媒體的試車報告,尤其是對比測試。另一個是上網,可以我們的網站找到相關車型的資料、參考價格。
其四,買車不光是看車子本身,還要了解它的售后服務。
主要看這個晶牌的口碑、售后服務質量。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這款車的售后服務價格,零配件價格貴不貴。
針對不同級別的車型,選購時考慮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購買小車:先得調整思想,別太在意車子夠不夠氣派,一切以實用為先;以發動機、底盤、車架、懸掛等基本部件為主要選車因素,而不要太在乎舒適配置,“好鋼用在刀刃上”,小車成本有限,舒適配置開銷大了,廠家只有從其它部件上壓縮成本;注意車的后期成本,包括油耗、返修串、維修及配件價格等;最后還要注意車了‘的排放標準是否滿足當地的上牌要求。
購買中檔轎車:國內的中檔轎車中,要么偏重于駕駛者,懸掛偏硬,操控動力性好;要么偏于乘客,懸掛軟,乘坐舒適,后排空間寬敞,兩者難以兩全,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目前中國的中檔轎車開始注重細節和配置,注意看哪些配置是自己需要的,而且是不容易自己加裝的;最后要考慮一下自己將來的計劃,是否可能幾年內換車,是否可能再買家里的第二臺車。
購買中高檔轎車:開這檔次的車出去,人們很容易根據車的風格猜測車主的性格,因此選車時應該結合自己的性格和品位。選購這—級別車,除考慮車手本身,還要考慮品牌形象和檔次。由于這一級別車掃量較大,在油價高漲的今天,要注意車的實際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