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5車價跳水定有實惠
少數不理智的消費者一看到商家的降價、促銷活動就怦然心動,匆匆將車“拿下”,心里還美滋滋地認為落了個大便宜。俗話說,“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現在的降價促銷五花八門貓膩多,有些是清理庫存、處理滯銷車型,更有甚者是某些商家玩的數字游戲,看似很誘人,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優惠。
誤區6配置多=性價比高
貪大求全也許是我們的一種傳統習慣,這種習慣在選擇汽車的時候就表露無遺。部分消費者在買車時,一味地追求配置高檔、功能齊全,甚至不切實際地要求小型車擁有大型豪華車的裝備和功能。電子地圖、車載電話、真皮座椅、安全氣囊、CD音響、ABS剎車、桃木裝飾、中控門鎖、鋁合金輪轂等配置務求越齊全越好。配置的重要性因人而異,因車而異,準車主可不要在眼花繚亂的配置中迷失了方向。試問:有幾個閑來無事竟然要坐在車里看DVD大片的?
誤區7看說明書決定油耗
一些對油耗比較敏感的消費者在挑選車輛時,一頭鉆進了廠家標稱的油耗里面去了。其實,汽車廠家標稱的油耗僅是理想油耗且水分很大,一般實際行車過程中幾乎難以達到。這就是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理論油耗和真實油耗”。消費者應該對整車各項性能指標充分了解之后,根據自身的用車需求,在汽車的動力性、安全性、舒適性與燃油經濟性之間作出評定和選擇。
誤區8排量大油耗一定大
在全球油價持續上漲之時,消費者普遍趨向首選小排量車。而實際上油耗除了與汽車排量有直接關系外,另外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便是發動機的科技含量水平。例如,東風本田的思域其排量為1.8升,但卻只有1.5升發動機的油耗,同時動力達到了2.0升的水平。此外,日常的駕駛習慣也是影響油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誤區9空間越大越劃算
就目前而言,國內大多數家庭買一輛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一些人的觀念是:要么不買,買就買大點的,最好是一家大小出去游玩都夠用:7座的本田奧德賽、普力馬、別克GL8,車內空間大,乘坐當然舒服。不過,要知道當代的小家庭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坐滿5個人甚至7個人的機會很少。車子大了,一來油耗多,二來停車不方便;三來年審、過路橋收費貴了,使用成本明顯增加。
誤區10馬力強勁才刺激
很多人擔心排量1.6以下的轎車馬力不夠用,乘坐4、5個人就爬不上坡;而超車時又力不從心。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廠家在設計汽車發動機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好了這些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你每天就開著大別克上下班,在擁擠的城市街道上,3.0V6發動機除了排出更多的廢氣浪費更多的汽油外,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誤區11持幣待購再等等
很多消費者很早就有買車計劃,但總想再等等,等到車價最低的時候再出手。結果就無休止地等了下去,一直拿不定主意。這類消費者由于對汽車降價特別敏感,總擔心剛買的新車價格降了。實際上,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車價會一直呈現下降趨勢,永遠沒有絕對的最低價。因此,消費者只要有實際購車需求、目前車價能接受就沒有必要苦苦等待,該出手時得出手。
■相關鏈接
車商建言———
千萬別以“貌”取車
“盲目”是目前消費者選車時的普遍現狀。最近,不少經銷商銷售人員向記者大倒苦水:很多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只重“外表”而忽視了“內涵”,什么ESP、EBD、ASR;天窗、定速巡航、真皮座椅、桃木內飾、6碟CD等,只要聽說過的恨不得全都加上,所謂“配置高=性價比高”成了他們選車的唯一標準。可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消費者卻連到底應該如何駕駛有ABS的車都不知道。這種消費觀念既落后也不合理,真令人擔憂。當然,要求這些非專業人士的普通消費者能夠對車的內部構造、性能了如指掌確實不太現實,但對于每個家庭來講,汽車都應算是大宗消費品。在選擇的時候對車的性能多一些了解,而不只注重表面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其實也并不是一件壞事情。
本田新車: 奧德賽銳·混動 享域 INSPIRE銳·混動
本田熱門車型: 奧德賽 2017款 2.4L 豪華版 奧德賽 2017款 2.4L 舒適版 奧德賽 2017款 2.4L 智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