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準備買車的人來說,總是要在價格、配置、性價比等一系列因素中做出選擇,當然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這里為大家整理一下思路,希望能夠方便買車者。
計算價格底線
一般人們在買車之前總會定出一個大體的價格范圍,然后在一些價格相近的車型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車。在實際的看車詢價過程中,很容易不斷地“升級”,直到最后發現自己的車比原先打算花出去的錢貴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里提醒買車者要時時考慮到自己的價格底線。
在具體劃定這一底線時還要將牌照競拍的費用以及保險與各種養路費、小區停車費等開支考慮進去。比較容易操作的方法是先計算牌照競拍的費用,留意一下最新的成交均價,然后再要預備1萬元支付保險以及各種相關的費用。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原本希望在買車上花費20萬元的,其實就只能夠去看15、16萬元價位的車,而看上20萬元車的人,最終花費會在25萬元。
案例:張先生,剛剛賣掉了用了2年半的雪佛蘭景程。猶豫再三,最后決定買06款君威2.5,總花費正好被控制在25萬元多一點,符合事先的預期。
點評:曾經是國內引人注目的豪華車,在價格上越來越低,讓許多別克的愛好者覺得物有所值。其實,別克君威一直為國內消費者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尤其在安全性與舒適性上一向讓人放心,能夠在預算的底線購買到該車,可謂占盡了性價比的好處。
仔細篩選實用配置
對于眾多的豪華的配置,買家是要明顯地多花費一些的,看一看同樣車款、同樣排量下不同版本的價格差動輒數千甚至數萬元就很容易明白這一點。以一直深受歡迎的廣州本田雅閣來說,其配置從大的方面就分為3.0、2.4、2.0三種不同的動力,后者還有手動與自動擋的差別,而自動擋又有普通版、標準版、舒適版,價格從高到低相差1~2萬元,而增加出來的從高級內飾到可調式方向盤,應該說只要適應一下不同的版本并沒有特別顯著的差異。
案例:王小姐:奧迪A43.0車主。該車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以及真皮淺內飾。
點評:由于沒有其它不同配置的比較,很難看出哪些設備是多花了錢。高端品牌往往如此,買中低檔車就得十分小心地加以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