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銀行貸款,是許多北京市民圓汽車夢的捷徑。記者從京城各大銀行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放出的車貸已經達到數十億元,但是記者同時獲悉,大約有90%的消費者通過中介公司貸款,直接到銀行貸款的購車人不到10%。
“貸款購車有直客式和間客式兩種模式。”建行北京分行汽車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石永進說,直客式是購車人到銀行設立的車貸機構獲得貸款,然后到市場選車;間客式,通俗講
就是“先買車,后貸款”,由經銷商或保險公司向貸款人提供擔保。
中介收費高最省事
“要買自動擋頂級配置的賽歐,我給您算算。首付3萬多一點,5年期月供2124元。”聽說記者要買車,朝陽區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工作人員麻利地報出計算結果。“這是怎么算出來的?都包括什么費?”小伙子卻吞吞吐吐,只是含糊地告之有車款、利息和其它費用。
學問就在其它費用里,都是什么被經銷商打包進了購車款?1000元手續費、1000元續保押金和500元驗資上牌費。其實,購車款里出現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費用,這樣的情形非常普遍。汽車經銷商解釋,收手續費、管理費,是因與銀行接洽會產生費用。
大部分人選中介看中的是省事方便。等你選中車型,經銷商會拿出一攬子方案,只要出示身份證明、收入證明、居住證明和補充資產證明,甚至當天就可將車開回家,剩下的事全由經銷商料理了。
銀行少花錢多跑路
同樣辦一輛賽歐,記者試著去找銀行申請貸款,得到的答復是:除了貸款只要再辦理一個車輛抵押手續,繳納400元錢就全部搞定。除了省錢,個人隱私的保密性也讓直客式車貸更受人青睞。建行北京分行汽車金融服務中心主任石永進說,將個人的身份證號碼、工作單位等私人信息直接提交給銀行,要比提交給經銷商安全可靠,誰能保證經銷商不隨意亂用個人資料呢?相比之下,銀行對個人隱私的保密還是讓人放心的。
可直客式車貸,手續繁瑣讓人頭疼。先去銀行申請貸款,然后跑車市挑車,接著回到銀行辦理抵押,要往返多次,由于銀行資質審查嚴,通常要等四五天后才能開上車。還有后續驗車、辦證,這些復雜手續都要自己去跑,一回不成還要兩三回。一些消費者抱怨,直客式車貸太麻煩。
消費者應有知情權
讀者周先生致電本報說,前一段他跑了好幾家汽車市場,想通過銀行直接貸款的想法最終被經銷商頂回來。“經銷商就是不同意到銀行直接辦貸款,他說在這兒貸款買車,不僅價格還可商量,而且還能送一兩千元的汽車裝飾,要是直接找銀行貸款,這些東西就沒法送了。”
“一些經銷商熱衷于做間客式車貸,有利益在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細解利潤來源。一是可以巧立名目進行收費,收取很高的管理費、服務費、擔保費等等;二是讓購車人到指定保險公司上車輛險,還會得到20%至30%的返點;再有通過辦貸款,實際上拴住了購車人只能在此處買車。
“直客式和間客式本來是兩種可供購車人貸款挑選的方式。”業內人士說,但現在的問題是,有些經銷商為了自身利益,故意誤導甚至欺騙消費者,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客戶選擇哪種方式是他們的權利,應該讓購車者明明白白消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