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車市不斷傳來讓利銷售的降價之風相反,車險市場在經歷了去年初的降價潮之后,費率卻反彈回來,開始一個勁兒地漲個不停。
保險公司漲價忙
第一輪漲價:從去年7、8月份開始,在年初車險費率改革中大打價格戰的保險公司們開始回過味來,發現半年多來車險業務只賺了吆喝沒怎么賺錢,開始紛紛調整車險業務。不過這一輪還沒有開始真槍實彈地漲價,只是各家公司開始對承保車輛“挑肥揀瘦”。經常被偷的桑塔納系列車型開始難上盜搶險,老舊車型和一些特異車型也開始被一些公司拒之門外。
第二輪漲價:由人保發起。去年12月底,人保開始悄然調整私家車、機關用車、營運車等各車種的保險費率,對于經常出險的車輛保費提高了5%以上的幅度。今年1月份,中國保監會下發了《車險費率調整權限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鼓勵保險公司通過上調和下浮費率的手段來區別分險程度不同的車輛保費,以達到促進投保車輛注重安全駕駛的目的。之后,各家保險公司也開始在個別險種如盜搶險上調高了一些車型的費率。今年3月上旬,平安產險在其2004年版新款車險條款中,提高了一些車型的車損險系數。這一輪漲價的幅度有北京保監局公布的數字證明,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平均每輛機動車的保費為3128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6元。
第三輪漲價:今年五一后,新實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擴大了三者險的賠償范圍和責任,而同時施行的高法《人身損害賠償新標準》比原來的賠償標準調高了不止一倍。在配套的《強制三者險條例》未出臺的情況下,各家保險公司為沖減風險,于節后紛紛調高了三者險的費率10%左右。
第四輪漲價:今年6月10日,中國人保第三次上調車險費率,對包括私家車在內的部分車輛的車損險費率上調20%至30%。由于人保在北京乃至全國的車險市場上占據著60%至70%的市場,而且私家車在北京的機動車占有量中比率相當高,所以人保此次調價使京城有車族普遍感到了車險漲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