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轉嫁“高風險客戶”
業內人士認為,人保此次將車損險費率與車型、出險紀錄和違章因素掛鉤,主要目的是優化業務結構,在放棄部分市場份額的同時將“高風險客戶”轉嫁給行業競爭對手。
目前平安、中華聯合等多家國內主要保險公司均表示,將密切關注人保車損險費率的調整,但不會輕易跟進。雖然這些公司目前的主攻方向是盡快拓展市場份額,但人保轉嫁的“高風險客戶”對于他們而言卻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一旦接手將可能面臨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只有在對這部分客戶的風險進行詳細評估后才有可能制定相應對策。
■記者觀察
差異化車損險費率利大于弊
11月1日,人保宣布實行差異化車損險政策,雖然消費者對于人保的政策調整多懷有抵觸情緒,但借鑒世界保險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實行差異化車輛保險費率利大于弊。
在保險行業發達國家,推動汽車安全技術(包括車內乘員安全、行人安全、車輛防盜)進步有三大因素:國家立法、消費者個人選擇及保險公司差異化費率,由于保險金在汽車使用開支中占有較大比例,保險費率對于消費者的車型選擇起到很大作用。
國內汽車碰撞安全專家、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周青介紹說,美國的保險公司曾經發現,某些車型發生碰撞事故時乘員下肢受到嚴重傷害并由此致殘的幾率較高,保險公司也為此承擔了高額的賠償費用,后保險公司大幅調高這些車型的乘員責任險費率,并最終迫使汽車廠家投入大量資金技術以提高車輛的下肢防護能力;此外薩博(saab)曾在加拿大推出一款裝備最新防護技術頭枕的轎車,乘員在遭遇追尾事故時頸部受傷癱瘓的幾率大幅降低,保險公司也因此降低了該車型的乘員責任險費率,其他廠家迫于壓力也紛紛采用了相同技術的座椅安全頭枕。
目前國內各種車型的防盜水平參差不齊。老款桑塔納轎車因為防盜設施過于簡單導致被盜率極高,國內多家保險公司拒絕為桑塔納上盜搶險,這次拒險風波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并最終導致上海大眾提升桑塔納轎車的防盜水平,實際上也是保險行業推動汽車技術進步的最好體現。
維修成本差異巨大也是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的一種怪現象,如同屬大眾品牌的捷達GIF和POLO1.4MT,市場價格比較接近,但保險杠等易損件價格卻相差數倍。人保此次在新車險費率中引入車型系數,為消費者提供了同價格不同車型維修費用的參考依據,客觀上有利于汽車廠家在降低車價的同時也同步降低車輛配件價格,更好地體現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