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齊漲價 我們應該如何買
編輯按:今年4月1日,根據保監會的規定,新車商業險的優惠已經從七折上調到九折,而續保的老車也在一定程度上浮動了保險費用。咱們車主拿行業集體漲價真的沒有太多辦法,畢竟分散的個體是無法和強勢行業做對抗的,不過也有合理的節省途徑,關鍵一點是要根據自己情況合理選擇保險險種保險類型以及保險公司。下面我們就從自身經驗出發,教教大家如何合理購買車險。
注:鑒于網友的閱讀習慣,我們把最實用的兩篇放在前頭,而把一些車險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三、第四頁,如果對車險沒有任何概念的網友可以先閱讀3、4頁,其他網友只需要閱讀1、2頁就夠了。
新手或老手如何選擇車險?
剛剛拿到駕照或買車不久的新手路況經驗不足,難免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發生。所以對于新手車主,我們一般建議多買幾個險種。而不要抱著僥幸或貪便宜心理,僅僅是購買交強險完事。要知道,一但出了事故,所需要花的錢比當時節約的買保險的投入要多得多。新手應該選擇“車輛損失險”,以保障自己的車輛發生事故時能夠獲得足夠賠償。另外還需要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保額不應太低,在10萬或者20萬之間為佳。如果不是很有把握,50萬保額也是可以的。因為交強險賠償額度比較低,對于較大事故,比如撞傷人,或撞了奔馳寶馬之類的名貴車輛以及造成了其他損失的話,交強險提供低賠付遠遠不夠。所以購買三者責任險以后就可以提供超出交強險賠付額度之外的賠付。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我們購買了車輛損失險或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最好也要買上“不計免賠特約險”。這個花錢不多,但效果卻很顯著。因為一些小事故可能損失就只有數百元而已,扣除掉免賠金額后,得到的賠償對車主很不劃算,特別是對于新手小事故比較頻繁的情況。
為了進一步降低駕駛風險系數,新手也可以購買車上座位責任險。值得注意的是新版車險對車上人員責任險的條款也做了一定的修改。將車上人員責任險分為駕駛員和乘客座位,投保人可以購買單獨承保駕駛員或者單獨承保乘客的險種。如果車主的車輛不常載其他乘員,可以選擇投保駕駛員座位的車上人員責任險;如果車上經常需要搭載乘客,可以選擇駕駛員及乘客座位都投保車上人員責任險。
因而針對新手,我們推薦險種為:交強險(必保)+第三者責任險20萬(50萬最佳)+車輛損失險+不計免賠特約險(車損以及第三者責任險),有需要的話,可以適當根據自身情況投保“車上座位責任險”。和新手不同,老手的駕駛經驗更足,相應的回避風險的機率也更高。因此我們針對老手的推薦則更注重保險的經濟性和保障性,而不是險種的齊全性。推薦的最佳險種為:交強險(必保)+第三者責任險10萬+車輛損失險(可不保)+不計免賠特約險(車損,三責)。另外,老手可以選擇一些規模不是太大的保險公司。不僅投保費用更經濟,同時對小事故賠也較為積極。
在這些車輛投保險種中,容易讓人糊涂的就是第三者責任險。第三者責任險是對交強的補充,無論新老手我們建議投保額在10萬以上,也不是越多越好。比如投保50萬第三者責任險,如果事故損失在20萬左右,交警認定責任承擔比例是50%,那么保險公司也就最多給予1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的賠付(交強險賠付另算)。
另外,第三者責任險也有一個鑒定損失的問題。比如某人開一輛SUV車因彎道不慎闖入路邊民居,保險公司鑒定全責,但修復民居賠付至多肯賠付1.5萬元,而房主堅持索要3萬元(因為他房子租給其他人開店,租房人要賠償修復帶來的損失),直接損失大概可能就是2萬元左右。那么最后多余的賠付還是得車主承擔。
所以我們腦袋中要有一個概念,首先不是所有的損失保險公司會在保額內承擔,還得依據交警開出第責任認定。如果責任認定被保險人是30%,而70%責任方是行人,那么保險公司就承擔超出交強險限額的30%責任,而行人的傷病治療和恢復還得車主自掏腰包了。其次就是第三者責任險也不是萬能的,不是一些人想象的是投保100萬元,保險公司就給你承擔100萬元損失。多買并不是解決辦法,只能盡量小心駕駛。保險是資本發展的產物,資本在市場運作不盈利是不可能的。既然要盈利,它就盡可能限制理賠范圍和額度,所以多看看免責條則或賠償范圍以及具體事例對新老手都適應。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