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按:眾所周知,大伙都知道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但這心臟也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大抵上都是四沖程內燃機,工程界叫奧托循環。汽車發動機發展100多年內。基本原理雖然沒有變,但加工材料以及各種配套技術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進步。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少大汽車廠商也將目光盯到了國內市場,現在上市或即將上市的車型中,也有幾款擁有特色技術的發動機。下面我們就深入淺出的來和大伙講講這幾款不同一般的發動機。
一、大眾1.4TSI
動力排量:1.4升
特色技術:渦輪增壓、缸內直噴
在國外市場,大眾共有兩個型號三款1.4TSI發動機;僅帶渦輪增壓最大輸出馬力為120匹和140匹、帶雙增壓器最大馬力為170匹。其中針對雙渦輪增壓的TSI三個字母分別代表的意思是:Turbochanger(渦輪增壓)、Superchanger(機械增壓)和Injection(直噴)。
國產大眾1.4L TSI直列四缸發動機實際排量為1390cc,最大功率為96千瓦/5000rpm,轉速在1600~3300轉時就能達到220牛·米的最大扭矩。從數據上看這款發動機很值得大家期待,其最大功率明顯優于POLO所搭載的1.6L發動機(77千瓦/5600rpm),最大扭矩在數值上與速騰1.8T發動機相同(220牛·米/2000~4600rpm)。
因為引入了缸內直噴技術,配合新的渦輪增壓系統,這套動力性能很強勁,遠比現款速騰的8氣門SOHC結構2.0發動機要強勁不少。根據目前資料,是最合適取代2.0的動力單元。不用可惜3800轉實現峰值扭矩的2.0老式動力。這款發動機雖然皮實,但制造精度低,內摩擦大,機件粗糙,需要先期較好的磨合才能保障以后行車,同時零部件自重大,運轉阻力大,單頂置凸輪軸結果,轉速提升困難,甚至較大自重造成發動機功率和扭矩的負荷加大。對比2.0發動機,1.4T發動機缸內直噴可以讓油氣的霧化和混合效率上也更為優化。在渦輪增壓部件幫助下,不僅峰值扭矩更低更寬廣。同時油耗經濟性也值得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這款1.4TSI發動機和先期大眾1.8TSI以及2.0TSI發動機一樣,都去掉了多層精確燃燒功能。如果把責問的板子全部打到大眾頭上并不公平。因為這涉及到國內的油品問題。世界上主要兩種標定汽油辛烷值的方法分別是研究法和馬達法,馬達法需要汽油加溫,轉速在900轉/分左右測試,測試比較嚴格。研究法不需要汽油加溫,動力轉速在600轉/分即可,所以我國采用的研究法辛烷值標定比較高。同時,我國的煉油技術偏低,喜歡用大量汽油添加劑輔助。這類添加劑雖然可以讓辛烷值達到97號汽油標準(和烏鴉琢石到瓶中喝水道理類似),但和催化裂化技術工藝比較高的歐美汽油產品相比。這類添加劑燃燒熱值不夠,不容易實現精確燃燒。
想想當年怒砸大奔的人實在不值得,這很大部分原因不是大奔的錯,而是國內油品燃燒值以及抗爆震程度不夠。一些水貨大奔,沒有通過正規渠道,自然沒有調整發動機點火角、壓縮比等關鍵數據。我們不是一味替大眾說話,但我們更不想昧著良心替國內的油品說好話(想想價格)。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