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按: 2009年4月25日,上海大眾B級車革新之作——PASSAT新領馭在上海科技館上市,共7款車型,其中2.0L 手動尊享型16.98萬;2.0L 自動尊享型17.98萬;1.8T 手動尊享型18.18萬;1.8T 手動尊品型20.18萬;1.8T 自動尊品型 21.58萬;1.8T 自動尊杰型24.08萬;2.8V6自動至尊型30.38萬。
大家都清楚,目前上海大眾在B級車市場的主力完全是由帕薩特以及領馭系列承擔。桑塔納作為中級車的歷史早已一去不復返,盡管他的銷售數字足夠支持上海大眾在排行榜上名列前矛,但無論是利潤乃至口碑,還是得由帕薩特系列擔綱。目前市場狀態對于上海大眾來說是很清晰的,老帕薩特車型經歷停產復產風波,早已經不能作為其主推車型。領馭雖然在帕薩特B5基礎上作了拉皮和改進。但對于當前新車頻繁沖擊的B級車市而言,無疑會受到強烈的刺激。
一、領馭的歷史天空
近年,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時,我們相信如果有人專門搞個歷史回顧,一定少不了帕薩特。1973年誕生的帕薩特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第六代,其中第二代、第五代,第五代改進版本,和第六代目前均在我國生產,并且分別被冠以桑塔納、帕薩特,領馭、邁騰等中文名稱,從而形成三代同堂的罕有局面。我等算是有幸,親眼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這一奇觀。
帕薩特“PASSAT”,原本是一股季風的名字,它每年均勻而穩定地從大西洋南部吹向赤道方向,堅持而執著,恒久不變。風向可以不變,造車的宗旨也可以不變,但車型確實不能老是不變。因此嚴格意義來說。帕薩特車型進化到領馭算一個大的飛躍。雖然1996年問世的第五代帕薩特,上市不到兩年時間,便以50萬輛的銷量在歐洲中級車市場中脫穎而出;盡管他在中國市場也取得了不俗的銷量,甚至一度成為政府和商務用車的典型代表。但事實上,他真的需要有一個變革了。無論是外觀給人的審美疲勞,還是國內消費者呼聲高漲的車內空間,老帕薩特的確老了。
從拉皮角度而言,繼承了帕薩特品質并加以發揚廣大的領馭做得很不錯。最少在2005年推出至今,大街小巷已經隨處可見其身影了,大有取代老款帕薩特地位的發展趨勢。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上海大眾一度對外宣稱要停產老款帕薩特的初衷。除了整體輪廓,人們在帕薩特領馭上已經很少能找到B5的影子。車頭,鍍鉻U形進氣隔柵拉近了帕薩特領馭與帕薩特B6以及其它大眾新一代產品的距離。如果不是車燈形狀的差異,帕薩特領馭與帕薩特B6會很難從正面分辨,但領馭的頭燈形狀與同屬大眾旗下的斯柯達速派卻過于相似。
迎合國內消費者大氣厚重的訴求,帕薩特領馭的整體尺寸在長度和寬度上較老款B5略有增加,長度增加了9mm為4789mm、寬度加大了25mm達到1765mm;高度、軸距沒有變化,仍然為1470mm和2803mm。由于整體尺寸沒有大改,帕薩特領馭的內部空間也沒有更新突破,但即使如此,帕薩特領馭仍然是同級車中內部空間最大的。實際測量的前排內部寬度為1450mm、后排內部寬度為1430mm;前排高度為920mm、后排高度為900mm;前排腿部空間范圍在900mm至1050mm之間,而后排最大腿部空間則達到了1200mm(1000mm—1200mm),意味著多數女性乘客可以不費力氣的在后排翹起腿來。
實際上,原來上海大眾引進帕薩特B5時,因為審批以及所謂“技改”種種原因進行了車型加長,所以領馭的進一步加長,無疑是對帕薩特B5最好的詮釋。說白了,大多數政府、及商業用戶或個人消費者買這車圖的就是大氣厚重。否則雅閣,凱美瑞,銳志會更加有現代化流線氣息。畢竟領馭是在上市快10年的帕薩特B5上改進的。
對于領馭的有一次改進,如果站在側面,會發現新領馭的輪廓線條變化其實很小,新車最為突出的,是前臉的變化。大嘴造型的帕薩特,流行了數年,這次改款,終于進行了某種意義上的回歸。事實上,咱們在大眾車系上所熟悉的一體化前臉造型,在新一代大眾各個車型中,都已經不見了蹤影,比如這次上海車展上的6代高爾夫。
新領馭的車身各個尺寸與老款領馭如出一轍,毫無變動,這樣一來,可以節省廠商投入成本不說,同時定價上更有主動。其2.0手動型號定價比任何一個對手來得輕松愜意,比如新凱美瑞,新天籟,新雅閣都不是新領馭的對手。在很大程度上,蒙迪歐-致勝的所謂高性價比
新領馭這次最大的改變,除了前臉造型以外,車身的防擦條從中部挪到了下部,據說這樣做視覺效果更好一些;尾部的改款顯得比較活躍,一是尾燈變化較大,造型上富于活力,二是行李倉蓋上的增加了一個翹起的造型,形成了類似擾流板的效果,當然主要是為了視覺感受,增加整車的運動感。
對于上海大眾來說,帕薩特B7都已經是風聲鶴唳,既然當初不引進帕薩特B6,也就是現在的邁騰。再發相當大的力氣在新領馭上投入技術改進力量和成本顯然不和事宜了。很多人看了上訴的描述,會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個結論:作為過渡產品,也許新領馭可以為以后的帕薩特B7引進做好時間及產品上的鋪墊。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