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時變適時? 奧迪Q5L四驅系統解析
在傳統的適時四驅當中,即使采用前輪驅動也無法完全斷開中央傳動軸,產生較大的拖曳損失。位于后橋的的爪齒離合器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后橋主動錐齒輪、冠狀齒輪、中央傳動軸停止工作并斷開與傳動系統的連接。
爪齒離合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起來并不難,首先我們先來理清楚quattro ultra后橋部分的結構:
齒輪軸與差速器內的右側冠狀齒輪連接在一起,另一端在蝸桿軸內部,可以進行自由轉動;蝸桿軸與法蘭軸相連接;齒輪軸和蝸桿軸通過爪齒離合器以爪齒配合的形式進行連接或分離;離合器執行器不通電工作的情況下,蝸桿軸一端的爪齒會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與半軸一端的爪齒相接合。
Q5L的后橋采用的是開放式差速器,因此左右車輪之間的扭矩分配依靠的是E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通過制動一側打滑車輪來實現,上一代Q5所使用的第六代quattro也是如此。
和以前純機械式的托森中央差速器所不同的是,quattro ultra作為一款為公路而生的電子四驅,四驅控制邏輯會變得更加復雜,需要無時不刻的在公路性能與燃油經濟性做取舍。
最多可以提前500毫秒確定出車輪的附著極限,以此確定是進行全輪驅動模式還是前驅模式。如果識別出需要進行全輪驅動模式,就會在200毫秒內接通后橋傳動。
和多數適時四驅一樣,全輪驅動的控制策略在不同駕駛模式(Audi drive select)下也會作出改變:在offroad、allroad全路況模式或關閉ESC時,quattro ultra會一直處于全輪驅動的狀態;在dynamic動態駕駛模式下,車子總是以全輪驅動來起步,并且與其他模式相比,更容易激活全輪驅動,并且保持時間更長一些;在掛車模式下,車子起步和低速狀態下會激活全輪驅動。
曾經一度癡迷機械式托森中差的奧迪,如今終于在電控的大趨勢下坐不住了,雖說第七代quattro已經不用托森中差,但真正高度集成電子化的還屬A4與Q5系列上的這套quattro ultra。面對燃料消耗的管控,奧迪也不得不正視問題,就算是公路王者也要為燃油經濟性讓路。對于車主來說,油耗的降低未嘗不是好事呢。(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張景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