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藍鯨動力雙車節油賽 挑戰首堵山城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汽車平臺這一概念最早是用來描述一臺車的整體車身架構,平臺的出現主要還是為了提升生產效率,不同車型之間通用的技術可以用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能提升車輛的整體可靠耐久性。在近些年,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平臺化概念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地形容一臺車的車身架構,小到一些零部件,也都蘊含著平臺化的概念。
長安汽車藍鯨NE動力平臺,就是為不同發動機生產專門研發的一個平臺。該平臺設計兼容1.0-1.8L的發動機,通用化率達到了98%,廠家工程師舉了一個通俗的例子,將一臺1.4L發動機升級為1.5L,只需要更換三個部件(活塞、連桿、曲軸),就可以完成升級,這在平臺化概念出來前,是無法完成的。長安也即將推出的第二臺1.5T發動機,這臺發動機在熱效率以及動力輸出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現。
這臺發動機搭載于長安逸動藍鯨版上,可以實現百公里加速7.9秒,官方百公里油耗5.9升,我們此次來到重慶,就是為了驗證這臺車在真實環境下的油耗表現,與其官方公布的是否一致。
性能方面,該發動機不僅在滿足國6b排放標準的情況下,做到了116kW的最大功率以及260N·m的峰值扭矩,還能在發動機轉速達到1500rpm時便輸出峰值扭矩,在同級別車型中都是非常出色的。
今天參與節油賽的兩臺車,均搭載1.4T高壓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并且都滿足國六b的排放標準,相比市面上其他很多實現國六b的車型,動力輸出絲毫沒有衰減,這得益于這臺藍鯨動力發動機采用的多項新技術。
發動機采用了雙出口集成排氣歧管+雙渦管電控渦輪增壓技術,可以減少發動機冷啟動的等待時間,讓發動機更早進入工作狀態,同時電控渦輪也能有效降低渦輪遲滯,從而獲得更好的動力響應。相比當前市面上很多發動機升級到國6標準后,動力衰減明顯的問題,藍鯨NE平臺因為一系列新技術的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智能凸輪調相系統,能夠更加精準地控制不同工況下的配氣比例,讓整個燃燒過程更加高效。
高達350BAR的高壓直噴技術,與博世德國共同研發,在自主品牌里,還沒有車型采用過這么高的噴油壓力。
藍鯨NE動力平臺,可以無障礙地兼容當下主流的油電混動動力總成,像48V微混,插電混動等等,都能很好地匹配工作。
藍鯨NE動力平臺,與我們常聽說的整車平臺概念是類似的,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研發成本,增加零部件的通用率,同時更多同平臺發動機的裝機使用,也增加了相應的可靠耐久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