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趕超對手 福特新款金牛座底盤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在國內B+級別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前有豪華品牌后有亞洲龍這類新銳選手,就連2016年上市的金牛座銷量也不太好看。太過低調不突出的外表是大家難以下定決心掏腰包的原因之一,終于長安福特金牛座迎來了中期改款,從外觀到動力總成都有新變化,不過我所關注的是金牛座的底盤,從結構用料到保護程度、舒適性是否能夠勝過同級別車車型呢?
作為中期改款車型,金牛座的底盤自然沒有太多的變化,從底盤全景圖掃過去基本和改款前是一樣的,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排氣管前段多了一個用于應對國六排放法規的GPF顆粒捕集器。前后懸架基本以鋁合金材料為主,輕量化程度在同級別當中有明顯優勢。而在底盤保護層面,中期改款后的金牛座護板覆蓋地更為徹底,連之前專門空出來預留千斤頂/舉升機托舉的位置也被包裹起來。
麥弗遜前懸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簡單緊湊的結構是橫置發動機布局車型的首選前懸架類型,金牛座也不例外。前懸架包括轉向節以及轉向節都采用了鋁合金材質,福特在這方面一點不含糊,輕量化鋁合金的使用率非常高,遠遠超過同級別車型。
在懸架系統中進行瘦身減重,幾公斤重量的降低目的不是油耗而是為了提高懸架的響應性能。簧上質量越小,懸架所受到的慣性力就越小,受到的沖擊就越小。加上合理的減震器設計,可以讓懸架在應對復雜路況時,能夠能夠更從容的化解路面沖擊,使車輪盡可能貼合地面。
金牛座的后懸架對于熟悉福特的朋友來說肯定很了解,后多連桿懸架采用的是H型下擺臂并結合整合連桿設計,這種類型的后懸架在福特銳界中也能夠見到,最初是為福特Mustang而設計的,在操控性能方面有突出的表現。
在性能車上的后多連桿懸架經常會采用整合連桿式設計,增加這一根連桿目的在于緩解軸承座與各連桿連接處在急加速和緊急制動時所受到的扭轉力,因為多連桿懸架不同于雙叉臂懸架擁有更好的二力桿力學特性,在大馬力車型中瞬間的加速度會使上控制臂受到一個較大的彎矩,上控制臂為了滿足強度便需要做的更加大,而增加整合連桿之后便能夠有效的避免這一問題。
福特對于金牛座這類中型車是很舍得用足料的,像銳界也是如此,非常下本,即使是和同級別車型作對比,金牛座的底盤也是有許多優勢的。前后懸架大量采用了鋁合金材料,并且底盤大面積覆蓋了玻璃纖維棉質護板,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駕駛高級感和靜音舒適性,在同級別當中金牛座底盤駕駛質感以及保護程度可以算十分優秀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張景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