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緊! 看看汽車上鮮為人知的環保技術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爆發后,部分汽車品牌的“N95級別空調濾芯”紛紛上線,暫不論這樣的防毒防菌措施是否有必要,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汽車廠商和消費者開始關注著用車健康的問題。實際上在用車健康這個課題上,絕不止空調濾芯這一層面,小至一片鍍鉻飾條、一塊皮革面料,大至整個制造系統,都可能涉及到健康和環保理念。早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前已經有廠商已經意識到環保、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平時看車更多將關注點放在性能、功能上,今天不妨和筆者一起,看看汽車上那些鮮為人知的環保技術。
說起寶馬i3,大部分人對其印象估計就是一輛造型別致、續航不算長的一款豪華品牌新能源車,了解再深入點的,還會知道其別具一格的對開門設計和轉為新能源車設計的架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寶馬i3其實是一輛徹頭徹尾的環保座駕,而且這個“環保”,不只是停留在純電驅動、清潔能源的層面,而是植根于制造之初。
位于德國萊比錫的寶馬工廠在生產純電寶馬i3的制造過程中100%使用風能發電,相對于本來生產耗能已經不算高的寶馬車型來說,純電寶馬i3的生產耗能還要進一步削減50%。
如果要數環保的發電方式,除了風力發電以外,就要數水力發電了,寶馬i3的輕量化座艙需要大量的碳纖維材料,這些碳纖維材料生產所需要的電能均來自堪稱世界最大水電站之一的摩西湖水電站,從生產的源頭開始就已經十分注重環保。
內飾方面,寶馬i3也應用了很多特殊的環保材料,其內飾主要面料為洋麻材料,這種純天然的材料取自錦葵科植物,用以代替傳統的塑料,其比傳統材料在重量上輕了約30%。座椅表面材質也混合了40%的純羊毛,透氣性更好的同時也是可回收材料。另外寶馬i3內飾的木頭材料來自桉木,耐潮的桉木能減少油漆的使用,同時生長速率較快的桉木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真皮材料則100%經過橄欖樹葉的天然鞣革劑鞣制,這一加工工藝的優勢在于:橄欖葉本是橄欖種植業的副產品,通過皮革鞣制工藝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同時還能保留皮革的自然光澤和調溫功能。
基于這一系列環保材料的應用,寶馬i3車上95%的材料均可以回收再利用,這恰恰又減少了汽車報廢后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筆者認為,寶馬i3的環保理念在其品牌當中更多的是作為一面旗幟而存在,畢竟這輛車的銷量表現確實差強人意。但這樣一款車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注重環保企業形象,讓我們相信寶馬作為一個企業的確有在為環境的保護和用車人的健康負上一份責任。
所謂的生態環保呼吸內飾,并非指這套內飾面料能夠呼吸,更形象的說法是基于這些材料打造的車廂,能讓駕乘人員在里面放心地呼吸。幾何A最有看點的環保材料是座椅面料,這張號稱達到了嬰兒貼身級織物的座椅相對于寶馬i3從工廠發電抓起的環保理念看起來似乎還弱了點,但實際上,這張座椅其實大有來頭。
首先我們要知道“嬰兒貼身級別織物”指的是什么,其實主要的衡量標準是材料中的殘留甲醛。甲醛大家都知道,不是好東西,但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除了剛剛裝修好的房子以外,其他物體上也會有甲醛。一臺手機、一個蘋果、一件衣服上都會有甲醛,只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含量都極低,而國際上對于嬰兒貼身級材質上甲醛含量的限定值為20PPM。幾何A的織物座椅材質通過8項測試來監測其甲醛含量,其要求就是低于20PPM,這便是何為“嬰兒貼身級別織物”。
要做這樣一張特殊的座椅,當然需要特殊的材料,幾何A的織物座椅面料采用韓國進口的特殊紗線,這種紗線的規格為0.7Denier。
簡單說一下什么是“Denier”,旦尼爾(Denier)其實是一個用來表示纖維細度的單位,其用每9000m纖維長度的重量克(g)來表示以1D,所以“D數”越小,纖維就越幼。作為參考,常規汽車織物座椅一般采用3D的紗線。
用這種特殊紗線制造出來的座椅,除了甲醛含量低以外,還能打造出細膩舒適的手感,荷葉般的仿生效果,能有效隔絕水和污漬,更厲害的是,幾何A的嬰兒級全新織物座椅能實現39攝氏度~-35攝氏度之間的無溫差效果,說白了就是冬暖夏涼。
當然了,僅有座椅面料是不夠的,因為車內空氣還會受到其他材料和環境變化的影響,幾何A車內還搭載了ION空氣凈化系統、PM2.5過濾系統、AQS空氣生態濾凈系統,結合環境友好的座椅材料來營造良好的車內空氣環境。
對于用戶來說,不同的座椅面料可能僅僅是手感上的不同,高級、不高級兩個詞語就足以形容。但正是在這些大家不一定會關注到的細節,某些廠家愿意花成本去打造出更具人性關懷的產品,在環保和健康的層面,幾何A在中國品牌中當屬領先水準。
說起沃爾沃,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關鍵詞是安全,而我們所認識的安全,主要在于常見的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上,甚少關注車內材料的安全問題。但生于北歐的沃爾沃,環保意識其實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以我們經常接觸內飾鍍鉻飾條為例,沃爾沃內飾上的金屬鍍鉻飾件都進行了防鎳泄漏控制,達到了珠寶級認證標準。
相對于常見的金銀銅鐵,大家對于“鎳”這一金屬還是比較陌生的,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這一金屬。生活中常見的不銹鋼、合金鋼、非鉄合金、鑄材、電鍍材料等金屬器件在制造過程中都會加入一定含量的鎳,以提升耐蝕、抗蠕變、耐高溫/低溫、耐磨。例如一些非黃金非純銀類的首飾、不銹鋼的餐具等,都存在一定量的鎳,汽車外觀和內飾上的金屬鍍鉻裝飾件,自然也需要鎳。
但鎳卻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金屬性能之外,鎳本身其實是一眾致敏性較強的物質,有數據統計,世界上每100萬人當中,就有1人會因為金屬而過敏。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鎳金屬可能會發生局部或者全身的過敏反應。除此以外,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還將鎳化合物列為一類致癌物。
如此一來,汽車內飾上含鎳的鍍鉻飾件,特別是位于方向盤、中控臺上的零件,就有可能會對用車人員的健康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這樣的威脅或大或小,暫時也沒有證據說明有人因為長期觸摸車內的金屬鍍鉻飾件而出現健康問題,但沃爾沃卻沒有對其置之不理,而且對這些相關零件進行防鎳泄漏控制,達到了珠寶級的認證標準,即使長期接觸沃爾沃車內的金屬鍍鉻飾件,也不至于因為其中的鎳而形成健康隱患。
事實上,除了上面詳細提到的品牌在環保材料上作出了努力以外,隨著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汽車品牌也在自己的產品上或多或少的使用一定成分的環保材料,也值得我們關注。
1、奧迪e-tron計劃推出環保材質內飾選裝包
在2019年5月份的時候就有外媒報道奧迪計劃在e-tron上推出完全由可回收的環保材質組成的內飾選裝包,以此來滿足環保主義買家的需求。奧迪e-tron車型產品經理Matt Mostafaei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將為e-tron在鑲嵌面板、裝飾件、座椅以及其它內飾部位尋找合適的環保材料。筆者也在奧迪中國的官網上查看了e-tron的選裝包,雖然還沒有見到環保材料的加入,但奧迪有此想法,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2、豐田采用甘蔗作為內飾塑料件原料之一
早在2010年,日本豐田公司就宣布將在車輛的部分內飾塑料件上使用一種名為Ecologica Plastic的生物PET。豐田使用甘蔗制成的一種原材料來取代該PET中使用的標準單乙二醇,以往這種標準單乙二醇是以石油作為原材料制造,該種原材料推廣后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制造過程中石油化工原料的使用量。
3、現代汽車用火山巖來制造內飾覆蓋件
現代汽車曾經使用火山巖作為原料之一來制造內飾覆蓋件,選用一種類似浮石的低密度火山巖,將其壓碎之后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纖維樁和玻璃微珠一起,在一種PP配混料中進行混合,然后通過注塑成型生產出用于汽車內飾的紋理柱裝飾板。這種混合了火山巖的材料的表面擁有微小的色斑,因而無需對成型的裝飾板進行噴涂或織物包裹,與采用滑石粉相比,減輕了10%的重量,直接成本降低了50%,同時還消除了包裹織物的成本和涂料成本,避免了噴涂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繼南極氣溫首次破20攝氏度之后,環保又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事實上,環保與用車人的健康息息相關,越是環保的材料基本上對人體的傷害也越少。而要推進汽車材料的向環保方向發展,最有效的莫過于汽車廠商們的重視和投入,換一個角度來看,環保技術、環保用料的應用,某程度上其實也是一個汽車品牌實力的體現。(文:太平洋汽車網 杜炬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