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2021-03-30 15:43:52 作者:黃恒樂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眾所周知,修行尚淺的老僧無法“隔衣療傷”,傳授內力更是只能通過肌膚接觸的方式傳功。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與武俠世界中相似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接觸式能量傳輸之效率同樣遠高于隔空傳輸,聽到這就連水果鐵粉都想把貴上天的Magsafe磁貼定義為百無一用的宗教圣器。

       
      無線充電的探索
      1
       
      起源

        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是一種電能隔空傳輸的技術,能量傳輸方式類似中國古典物理攻擊中的“隔山打牛”。

        將無線輸電技術帶到人間的先驅是塞爾維亞美籍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早在1891年,特斯拉發明了“特斯拉線圈”(Tesla Coil),能制造出特別炫目的人工閃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成了雷神索爾的現代化身。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也即是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之上,特斯拉在電力館中展示了他的特斯拉線圈,以及無線傳輸電能的磷光照明燈。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1901年,特斯拉在紐約長島建了一座57米高的沃登克里弗塔(Wardenclyffe Tower),用作無線電能傳輸實驗。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電池研究院丨電池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很多人都玩過《紅色警戒》,蘇聯陣營的高端防御塔叫“磁爆線圈”,別稱就是“特斯拉線圈”,能用磁爆步兵增加威力的那款。游戲設定中的盟軍光棱塔是愛因斯坦發明的,這在歷史上純粹算瞎扯;但磁爆線圈的確是特斯拉發明的,這位隔空輸電技術鼻祖如假包換。

        可見,不能無線充電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并非正品。(誤)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1903年7月的數個夜晚,雷神索爾,哦不,鬼才特斯拉使用沃登克里弗塔制造幾百英里半徑范圍的人造閃電,點亮了天空。

        不過由于沃登克里弗塔的電能傳輸指向性很差,所以無法像《紅警》當中那樣直接指向敵軍單位進行物理攻擊,更別談通過磁爆步兵進行威力加強了。

        據稱沃登克里弗塔能將人工閃電打到40公里外,有一次還將某座小鎮的電網給劈廢了……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往后的1968年,衛星太陽能電站(Satellite Solar Power Station)之概念在美國提出,不過實現難度太大。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1996年,日本任天堂《寶可夢》主角比卡丘誕生,將電能隔空傳輸技術帶到動漫行業。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2
       
      四大實現方式

        雖然無線充電看起來都一樣,但主要分為4種實現方式,以下數據主要來自“電子發燒友網”的大神:

      無線充電主要原理
      中文名電磁感應式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電容耦合式
      英文名Magnetic InductionResonanceRadio ReceptionCapacitive Coupling
      原理電磁感應收/發兩端
      同頻共振
      電磁波
      轉電流

        偶極子
      感應輸電

      傳輸功率W級 kW級 0.1W級10W級
      傳輸距離mm-cm級cm-km級10m級mm-cm級
      工作頻率22kHz13.56MHz2.45GHz560-700kHz
      充電效率80%50%38%70-80%
      優點效率高功率
      距離
      距離長發熱少
      對準要求低
      缺點距離短
      對準要求高
      效率低
      人體健康影響
      功率小
      效率很低
      距離短
      體積大
      功率小
      廠商Ti
      Powermat
      Splashpower等
      MIT
      Intel
      富士通等
      Powercast等Murata等

        電磁感應式的無線充電原理在高中課本講過,就是初級線圈給次級線圈“布道”傳功,現在我們用的最多的手機無線充電就是用的這個原理,電能傳輸效率比較高,但傳輸距離很近。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磁場共振式無線充電儀器會將收/發兩套裝置的頻率調到一個固定頻率上共振,進而彼此交換能量。

        通過增加發射機和接收機的線圈尺寸與數量,充電功率與距離都可以不斷增加。此前傳輸距離只有cm級,現在逐漸邁向km級,不過傳輸效率比較低。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rin Marin Soljacic做了一個2m距離的無線輸能試驗,結果效率只有40%。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電波式最好理解,就是wifi的意思。小米雷軍之前就在微博放炮說要量產化隔空充電裝置,不過大家聽聽就算了……這種無線充電方式的距離很長,但能量轉換效率很低,而且還得讓發射器有主動定位功能(相控陣雷達了解一下),你猜成本能降下來嗎?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耦合的英文是Coupling,換個流行的腦殘簡寫就是CP……

        電容耦合就是讓初級和次級電路中的電容進行無線關聯,利用磁場感應讓電能在不同結點之間傳輸,優勢是發熱量很小,而且對準要求比較低,非強迫癥用戶絕對會點贊。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3
       
      無線充電的硬件配置

        無線充電設備的結構并不復雜,恰好太平洋汽車網的隔壁就是太平洋電腦網,我們兄弟部門有一組無線充電器的圖片可以直觀給到大家了解。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平時手機用的無線充電器/無線充電寶基本都是這種結構,屬于電能的發射端,下圖是主控芯片,這里提到的Qi標準會在后文再次提起。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下圖是初級線圈,發射電能信號用的,繞組尺寸很小,標稱的無線輸出功率只有5W,用來看高清視頻的話可能充電速度低于放電速度……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接下來就是無線充電寶的四顆18650電芯(直流電),去掉電芯就是更純粹的充電板(交流電變直流電),價格便宜些。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設備的結構簡化理解,就是下面的課本配圖,電能經由發射電路到達接收電路。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目前無線充電產業鏈已經被智能手機逐漸培養起來了,因此汽車的無線充電不再是海市蜃樓而已,不是偽需求,未來依然有機會。

      4
       
      無線充電的效率

        無線充電的效率被有線充電吊打是正常操作,畢竟前者涉及的元器件更多,可以損耗能量的地方更多:

        a、結構耗能:通過發射與接收兩組元器件。

        b、芯片耗能:發射端和接收端的芯片。

        c、線圈耗能:發射與接收線圈本身有內阻,大功率輸電時發熱明顯。

        d、傳輸損失:隔空傳輸,跑掉的散兵游勇太多。

        e、設計損失:比如發射端開始了,接收端還沒開始,能量就跑了。

        目前,理論上最高的無線充電傳輸效率在80%左右,實際上根本達不到。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的實用化場景
      1
       
      電動牙刷

        如今電動牙刷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無線充電設備了,100-200元就可以買到個主流品牌的入門款。

        因為要做到全身防水,經常拆裝機身的話比較容易破壞防水結構,所以多數電動牙刷都做成了無線充電的樣式。電池一般是17500或者18650之類的,直徑太大的話不好握,直徑太小的話又要經常充電。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因為牙刷的使用頻率是一天兩次,中間隔著十幾個小時,無論你是睡前刷完牙放到底座上充電,還是起床后刷完牙放到底座上充電,都能保證基本充滿,孱弱的充電效率根本不是問題。

      2
       
      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被消費者逼著做出來的。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之后,巨大的手機屏幕與運算效率驚人的芯片,讓現在手機的耗電量遠遠高于九宮格板磚,結果鋰離子電池跟不上了……

        因為蘋果的不可換電設計開了一個壞頭,一天一充,甚至一天兩充,是目前智能手機用戶的常態。為了提升充電功率縮短充電時間,我就比較喜歡用電腦的65W Type-C充電器給智能手機充電……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裝置目前已經變得非常便宜,二三線副牌隨便幾十塊就能買到一個。此前只有7-10W,目前量產化、實用化的無線充電功率已經到達20W左右了。

      3
       
      蘋果MagSafe磁性充電

        解決了無線充電時不能玩手機的問題。對了,為什么要花這329多塊呢?(這還沒算149元的20W充電頭)況且還得端著這么大個圓盤,直接用祖傳五福一安也差不了太多……

        實際充電功率只有10-15W左右,跟三年前買的廢舊小米充電寶差不多。如果使用第三方保護殼會影響充電功率,又回到五福一安的石器時代。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以后iPhone是不是要取消充電插口了……(又能賺到一大筆獨家外設費用)

      4
       
      筆記本

        2017年7月,戴爾發布了Latitude 7285無線充電筆記本,無線充電方式為WiTricity提供的磁共振式,技術源頭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最高充電功率可以去到30W。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這家位于馬薩諸塞州的WiTricity公司同時研發著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是AirFuel聯盟的成員。

      5
       
      配合L4級別自動泊車的汽車無線充電

        終于回到汽車動力電池的無線充電這個主要話題上面來。

        由于動力電池的容量實在太大了,無線充電設備的傳輸功率實在太低,這是一對天生的矛盾,因此是無線充電行業的終極話題。

        相比當前有線方案,無線充電本身的優勢并不明顯,除非配合自動泊車技術,還得是L4級別的才行。之前Marvel X吹過要做自動泊車+無線充電的方案,結果牛吹出去了過了三年還沒實現。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L4自動駕駛技術的優勢在于人可以到車外,讓車子自己去找車位和無線充電板,這樣子可以節省駕駛者的時間,相當于古時候長途騎馬之后,把馬放到草地上吃草補充續航。

        另一種方案則是在固定路線預埋無線充電板,對商用車輛進行無線充電,這樣子可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才有可能在商業上得到良性循環。問題是,既然是固定線路,直接用有線不更便宜更快速嗎?又是脫褲子XX。

       
      無線充電的行業標準

        在3C電子領域,無線充電標準一共有4個巨頭,最出名的是無線充電聯盟WPC推出的Qi標準(剛剛那個無線充電寶為例);此外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與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在2017年合并為一家無線充電行業聯盟(AirFuel Alliance),翻譯跟前者基本一致;最后一家就是什么外設錢都想自己賺的蘋果。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無線充電標準比較繁雜,我們舉兩大巨頭的例子:一個是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發布的TIR J2954,據稱能量傳輸效率最高可達85%(目前技術條件下是空中樓閣),設有四個功率級別,分別是3.7kW (WPT1)、7.7kW (WPT2)、11kW (WPT3)、22kW (WPT4)。目前正在玩的是WPT1和WPT2。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另一個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CEPRI),中國汽車技術與研究中心(CATARC)、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CEC)與前文提到的WiTricity公司合作之成果,中國國標GB/T 38775《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國標的前4種功率跟SAE標準是一致的,后面還有WPT5-7,其中WPT7的充電功率大于66kW,對于有線充電而言都算得上快充。 

       
      車企的無線充電研發計劃

        回應“手機無線充電如此普及,為什么汽車無線充電無法實現?”這個靈魂拷問時,我們就可以用一句神回復——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容量太高了,成為了這項技術量產之路上的最大難題。

        早在2013年,沃爾沃就對外公布了一下無線充電技術,但這個項目并未持續下去。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一方面是因為無線充電太慢,動力電池容量太大,他們的測試車是一臺電動版的沃爾沃C30;另一方面則是沃爾沃的電動汽車項目太緩慢了,他們當時的注意力在Drive-E模塊化動力總成之上。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2
       
      豐田

        2014年輪到豐田發力無線充電技術,他們還針對性地優化了自動駕駛技術,讓兩種雞肋的玩意合體變成可用的。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3
       
      Evatran & 特斯拉

        2016年,一家叫Evatran的公司專門給特斯拉Model S設計了一款無線充電系統,賣當時的2500美元,也就是1.6萬人民幣左右。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據稱最大充電功率可以達到7.2kW,問題是他們并未詳細介紹如何改裝特斯拉車載充電機來接受能量。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目前Evatran官方上對他們產品的描述依然有點虛……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4
       
      梅賽德斯-奔馳

        2016年,戴姆勒集團就曾透露要在當時的梅賽德斯-奔馳S550e plug-in hybrid插電式混合動力版(W222)上面配備一套無線充電系統。(問題來了:無線充電版本的S級是否還叫“plug-in”呢?)

        當時筆者寫的新聞是這樣的:如無插隊的黑馬,奔馳S級將成為全球首個可選裝無線充電系統的車系。

        結果到現在來看,S級都換W223世代了,還沒有插隊的黑馬出現……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戴姆勒集團當時準備在S級的底盤下安裝一組大大的次級線圈,接收埋藏于地底下的初級線圈中的能量,據稱能量轉化率超過90%。

        于此同時,奔馳S550e plug-in hybrid的電池組容量將增加55%至13.5kWh,以獲得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奔馳正準備列裝的無線充電技術,使用了SAE TIR J2954無線功率傳輸標準,至于奔馳將采用哪種充電功率的版本,至今仍未見分曉……

      5
       
      日產

        日產2017年對外公布了一項無線充電技術,跟WiTricity一起玩的。本來計劃用在第二代;聆風(Leaf)之上,不過最終沒玩成。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6
       
      奧迪

        D5世代(第四代)的奧迪A8 e-tron,在2017年就展示了無線充電技術,不過這款無線充電技術在今年還沒真正量產化。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奧迪稱之為AWC (Audi wireless charging),第一代系統的充電功率只有3.6kW(也就是現在家用掛壁樁的一半),還沒量產的第二代已經能做到11kW,據稱電能傳輸效率高達效率是90%,當前

        先來看一下Audi A8 L e-tron無線充電的炫酷宣傳視頻,這是奧迪第一款無線充電車,無線充電的功率為3.6KW, 當然前提是車輛充電機與無線充電裝置得靠得足夠近,這就要求充電裝置主動抬升到指定位置了。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7
       
      寶馬

        寶馬此前在2018款530e插混車型上展示了自家的BMW Wireless Charging 無線充電技術,而寶馬與奔馳在技術上是有通用性的,因為此前這兩家巨頭合資(眾籌)開展了無線充電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嘿,每次都沒奧迪份兒)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SAE的TIR J2954標準傾向于給插混車供電,因為功率實在太低了,滿足不了純電動車的大胃口。

        這臺搭載無線重點技術的530e只有9.4kWh的動力電池,有線充電時長3.0小時,3.2kW下的無線充電時長3.5小時,也算是很爭氣。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保時捷2018年發布的Mission E Cross Turismo概念車上就有無線充電技術的相關描述,不過在量產車Taycan之上并未得到呈現。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功率參數?只有中央扶手箱里頭的手機無線充電設備功率公布了……

      9
       
      其他

        除了上面8家主要車企,還有剛剛我們提到的榮威,以及只放了風聲的現代企業。

        除了汽車廠商,還有相當一部分供應商也在研發車用無線充電裝置,比如高通、中興、西門子等等。華為和小米?我猜他們要進軍汽車領域的話,沒點革命性的技術可玩不成。

       
      接種了解一下案例和質疑
      1
       
      特斯拉蛇形充電槍

        這是我們見過最詭異的充電槍了,像一條蛇,上下扭動,自動找到充電口插進去……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何止是猥瑣,簡直是猥瑣!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這種方式如果能實現量產的話,其實也就沒無線充電什么事了。

      2
       
      充電高速公路

        動態無線充電(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是一種更高階的無線充電方式,比“對準要求”特別高的靜態無線充電方式要難很多。

        簡單解釋就是,路面下方鋪設有非常多的初次線圈,車子一路跑一路充,不斷對接下一個線圈。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鑒于汽車移動速度這么快,估計充電效率會低到可怕,白白向空中發射這么多電能。

      3
       
      小米隔空充電

        小米不久前發布了隔空充電技術,用144個天線構成的相位控制陣列(相控陣雷達),將電能通過毫米波發射給手機充電。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考慮到功率只有5W,能量傳輸效率這么低,而且還會被障礙物遮擋,再大功率的隔空充電則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因此筆者并不看好這項技術。

      4
       
      無線有線一起充會炸嗎?

        那個……

        實際上系統會自動找最高充電功率的那個用著,也就是使用有線充電,無線屏蔽工作。

      5
       
      無線充電傷電池嗎?

        電池主要怕幾樣東西,我們一個個數:

        a、怕熱:如果散熱不佳,的確會有鋰枝晶生長加速、電池短路自燃的風險。

        b、怕冷:充電不會使電池變冷,這條過。

        c、怕穿刺:說好了無線,沒穿刺,這條過。

        d、怕振動:說好了無線,沒振動,這條過。

        e、怕擠壓:說好了無線,沒擠壓,這條過。

        f、怕快充:目前無線充電功率不佳,沒過分擔心了,這條過。

        g、拍改裝:你有能力改無線充電設備?有的話可以直接去特斯拉投簡歷。

        h、拍過充過放:隨放隨充,功率還小,反而沒那么容易過充過放,鋰枝晶生成/電池容量損失的可能性降低。

      6
       
      輻射對人體有害嗎?

        國標GB/38775對無線充電的電磁場強度進行了規范,確保對人體沒有傷害,前提是消費者必須買到符合國標的認證產品。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P.S. 

        職業曝露:個人因從事固定或指定的職業活動而受到的所有電磁場曝露。在接受適當的指示和培訓的條件下,工作者已知且自愿經歷電磁場的影響。

        公眾曝露:公眾受到的所有電磁場曝露,不包括職業曝露和醫療曝露。一般情況下,公眾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曝露于電磁場。

      7
       
      發射裝置會漏電嗎?

        國標進行了保護區域的劃定,此外還對充電板的強度進行了規范,免得一些低質量充電板被車輪碾壓多幾次就損壞漏電,畢竟無線充電設備發射端最高的輸出電壓可以達到1500V AC這么可怕。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充電板(發射裝置)的安裝方式分為兩種,地埋式抗損能力強一些,下方的地上安裝方式就得更多地考慮機械結構的穩固程度了。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總結
      1
       
      無線充電的優勢

        a、不用抬那根死重的充電線纜,機械損耗也少了(無機械連接)。

        b、充電場景更靈活,配合自動泊車技術使用更佳。

        c、更少過充過放的可能性,提升電池循環壽命。

      2
       
      無線充電的劣勢

        a、能量損耗,造成浪費。

        b、充電速度慢。

        c、成本太高,車載充電機、自動駕駛技術、充電地坑、無線充電板(還得可升降)四者疊加得是多可怕的成本。

        d、配備無線充電配套設施之后,車重增加,續航降低。

        e、對準要求高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黃恒樂)

      實拍解析:新一代保時捷911 Targa全球首發

      電池研究院:為何雙擎喜歡用鎳氫電池?

      電池研究院:紅警磁爆線圈與無線充電技術

      電池研究院:為何汽車需要48V電壓系統?

      電池研究院:讓電池命喪黃泉的鋰枝晶

      電池研究院:新能源汽車為何總是自燃?

      電池研究院:電池分類與命名大全

      電池研究院:為何雙擎喜歡用鎳氫電池?

      電池研究院:為何雙擎喜歡用鎳氫電池?

      為何居委會大媽讓你單獨回收電池?

      電池研究院丨電池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電池研究院丨電池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電池研究院:為何雙擎喜歡用鎳氫電池?

      電池研究院丨電池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一汽豐田Sienna或命名為威爾陸 量產時間將提前

        據悉,隨著廣汽豐田賽那的提前亮相,一汽豐田Sienna也將提前實現量產。

        少年你的青春上新了 試駕第十一代新思域

        第十一代新思域采用Sokai爽快理念,全新內外飾設計搭配最新互聯科技與駕駛輔助系統,全系采用四缸1.5T發動機。

        蔚來ET7/坦克300等 這20款新車不得不看

        申報圖匯總

        定位中大型7座SUV 領克09預售價為27-40萬元

        9月19日,領克官方宣布旗下首款中大型SUV:領克09(詢底價|查參配)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區間為27-40萬元。

        激萌的外表下有顆躁動的心 試駕好貓GT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性能加持下的歐拉好貓GT表現究竟如何。

        再見了大V8 全新豐田坦途首發亮相

        新一代豐田坦途正式亮相。新一代坦途基于TNGA-F平臺進行打造,在外觀上采用了更加粗獷的設計,同時新車還推出了TRD Pro版車型。

        廣汽豐田賽那預售32-42萬 或10月底上市

        新車估計在11月廣州車展公布售價,首批交付時間可能是12月底或者1月初。

        長安福特EVOS 9月26日預售 內飾27寸超大中控屏

        近日,我們從長安福特官方獲悉,長安福特EVOS將于9月26日公布預售價格。

        一汽豐田凌放內飾曝光 與海外版基本一致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取了一汽豐田凌放的內飾圖片。從圖中可以看出凌放與海外版Harrier在設計上基本相似。

        廣汽本田INTEGRA將于9月28日首發亮相

        日前,我們從廣汽本田官方處獲悉,廣汽本田INTEGRA將于9月28日首發亮相。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精品一级AV | 日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 |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