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一分貨 小編教你看底盤之做工用料
【太平洋汽車網 技術頻道】關于底盤做工,我們之前出過了一系列的實拍解析文章,相信大家對于底盤做工細節的幾個方面也都有所了解。我們之前底盤實拍所涵蓋的車型比較廣,其中就有價格不菲的豪華中級車,也有價格實惠的小型車。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到底“高大上”車型與“屌絲”車型它們在底盤做工上又有何差別?本文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底盤做工在不同價格不同定位的車型上有什么差異。
![]() | 體驗讀圖模式 |
● 懸掛系統做工用料
目前家用轎車的前懸大部分采用麥弗遜懸掛,能很好的兼顧舒適與空間的需求。而后懸最常見的就是扭力梁半獨立懸掛與多連桿獨立懸掛,這里就先不討論各懸掛結構的優劣,主要來看看懸掛系統在不同價位車型上的做工用料究竟差別在哪里。
懸掛控制臂所用的材料,常見的是鋼質以及鋁合金。在普通家用車上,鋼質控制臂使用得很普遍,其基本訴求就是滿足懸掛強度的同時控制成本。而在中高端車型上,會看到鋁合金材質的懸掛控制臂以及車輪軸承座。采用這種材質除了能夠滿足懸掛的強度外,還可以進一步減輕重量,降低懸掛簧下質量,從而提高懸掛響應性能,提升駕控性能。
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質不同,不同車型上懸掛控制臂采用的工藝處理也有所不同。以前懸掛下擺臂為例,常見的工藝有鍛造、一體沖壓成型和沖壓片拼接三種,其中鍛造的控制臂強度最高,當然成本也高
● 底盤防護做工
關于底盤防護方面,我們主要關注哪些方面?是否裝備發動機下護板、車身底部是否有涂層或者護板覆蓋、油路管路是否有護板包裹、前后輪拱是否有護板或涂層覆蓋等等。
1)發動機底部防護
發動機底部的護板,在日常駕駛中可以遮泥擋水,使發動機總成底部免受飛沙走石的“洗禮”,甚至還可以防止托底刮蹭,護板對發動機底部的保護作用還是不容忽視的。
一般的家用轎車大多數沒有配備完整的發動機下護板(部分配有不完整護板),雖說發動機總成底部已做了防銹等處理來應對日常駕駛泥土沙石的侵襲,但是有總比沒有好,畢竟發動機底部長期裸露終歸是不好的。
發動機樹脂下護板,從這種材料看來,對于托底可能沒多大保護作用,但是日常遮擋泥水沙石還是可以的,而提高底盤平整度,降低行駛阻力和風噪才是它的最大用處。
有采用了鋁合金護板或者鋼制下護板,在偏向越野SUV、硬派SUV上可以看到,如奔馳GLK、帕杰羅、FJ酷路澤等,可以應付復雜越野路況,使發動機免受托底的危險。
2)車身底部保護
關于車身底部的防護措施,常見的方式是對裸露車體部分采用防銹涂層處理,而油路管路是裸露的,這在一般的家用小型車、緊湊型車上都比較常見(成本控制),當然不同品牌在細節處理上還是有所差異的。而在一些中型車(如雪鐵龍C5)除了防銹隔音涂層處理外,對于油路管路也采用護板包裹。車身底部全部采用護板包裹,這在豪華車型上就比較常見了,如我們之前實拍的奔馳GLK、寶馬X3、奧迪Q5等。
大部分車輛對于車身底部都做了防銹涂層處理,可以應付日常的駕駛。但完整的底部下護板對車身的保護是最到位的,它將車身以及油路管路進行嚴密包裹,使其免受日常駕駛飛沙走石的侵襲。與發動機下護板一樣,其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底盤的平整度,優化空氣動力學,可以降低車輛行駛阻力與噪音。
3)前后輪拱罩
關于輪拱罩區域的防護做工,在不同的車型上可以看到以下幾種情況:無護板、部分樹脂護板、完整樹脂護板、完整玻璃纖維護板,其中玻璃纖維護板隔音、防護都是最好的。
● 底盤其他做工細節
一般家用車上大部分都采用鋼制副車架,在部分性能車上,為追求輕量化則采用全鋁合金副車架,當然成本也就更高了。
以大部分轎車都采用的麥弗遜前懸掛為例,下擺臂與副車架連接一般都會采用襯套,常見有普通襯套、軸向液壓襯套。
在不同級別的車型上,副車架與車身連接的方式常見有三種:一是無襯套(即兩者直接相連),二是采用橡膠襯套,三是采用液壓襯套。相對于副車架與車身直接剛性相連接而言,兩者通過減震襯套進行連接,可以有效減少傳遞到車身的震動,提升舒適性。
總結:可以看到,通過上面列舉的不同級別不同價位的車型,它們在底盤做工方面的差別還是挺大(畢竟成本就擺在那里),看完相信大家對于文中提到底盤做工的幾個方面的“好”與“壞”,心里都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當然,即使同一級別的車型,不同廠商在底盤各個方面的細節處理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也就出現我們常說的厚道與不厚道。至于同級別車型誰最厚道?這些在以后的底盤實拍對比文章再為大家呈上。
更多技術頻道文章請點擊以下鏈接查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