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先上岸 廣汽本田冠道底盤實拍解析
● 后懸掛及細節實拍
冠道后懸架采用的是多連桿結構,實際上這種一縱三橫的多連桿結構也很經典,事實上我們熟知的老馬自達6就是這種結構,新思域用的也是類似的結構,冠道后懸架軸承座、下擺臂均采用鋁合金材質。
雖然底盤跟新思域有相似之處,但本田還是在冠道上下了更多的功夫,下擺臂也采用了鋁合金材質制造,代工廠則是日本廠商NISSIN。更大面積的使用鋁合金件有利于降低簧下質量,使得車輪貼地性更好,提升車輛操控性。
冠道后懸架的前控制臂看起來很單薄,按照某強實驗室的說法,這根薄薄的鐵是不能承受這么大臺車的重量,但廠家不是傻的,前控制臂的作用是用來控制車輪前束的,只會受到橫向的力,車身本身的重量是不會被分到這跟控制臂上的。至于縱向控制臂也是這個道理,受的是縱向的力,車身的重量也是不會分到其上,所以過分的厚也沒用處。
后懸架依舊是帶電磁閥的可變減振器,由昭和(SHOWA)代工出品,而彈簧與減振器分離的設定有利于提升車輛承載能力以及穩定性,不過冠道的減震筒和彈簧設定比銳界要稍短點。
SHOWA的產品雖然沒有KYB的覆蓋面廣,但它在摩托車界其實很著名,SHOWA是本田御用品牌MUGEN和SPOON的代工廠,另外,日產、三菱等廠商也有車型使用SHOWA的產品。
● 四驅系統實拍
本田官方說冠道四驅是智能四驅AWD,但其實這個AWD和全時四驅的AWD不是一個意思。小編猜測冠道上的四驅系統與新歌詩圖上面的Real-Time AWD四驅系統一樣,其實就是基于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的適時四驅。
電動液壓油泵控制離合器的結合與分離,而多片離合器的結合程度決定了后橋分配到多少動力,目前還不知道冠道最大的動力分配比是多少,但可以參考一下歌詩圖的,歌詩圖上的四驅系統最多可以按50:50分配動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