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巴黎車展:新馬6創馳藍天G引擎解析
【太平洋汽車網 巴黎車展】2012巴黎車展上,馬自達展出全新一代馬自達6。動力方面搭載SKYACTIV創馳藍天發動機,包括2.0L和2.5L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運用創馳藍天技術的發動機會有什么亮點?下面為大家解析一下。
● 高壓縮比
我們知道要提高汽油發動機的燃油效率,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發動機的壓縮比。但是由于汽油特性等因素,高的壓縮比容易發生爆震,嚴重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能,所以一般家用汽車的汽油發動機的壓縮比都在10左右。然而Skyactiv-G發動機的壓縮比可高達14,能更有效地提高發動機燃油效率。
壓縮比過高,主要是因為壓縮末段溫度過高而自燃,從而引起爆震。馬自達的研究顯示,之所以導致壓縮上止點空氣溫度過高,跟氣缸里殘留的廢氣量有很大關系。
從圖中可以看到,如果將殘留氣體的量從8%降至4%,那么即使將壓縮比從11提高到14,壓縮上止點溫度也不會上升。這樣就處理了因溫度過高而引起的發動機爆震問題。
● 4-2-1排氣系統
將氣缸內的廢氣殘留量減少就能減低壓縮上止點的溫度,從而有效防止爆震的發生。Skyactiv-G發動機采用的4-2-1排氣系統是大幅減少氣缸殘留其他的方法之一。
一般的發動機大多采用短排氣歧管的結構(如上圖所示)。但如果到各缸排氣管的匯集點距離太短,那么在氣缸排氣時,不同氣缸之間的排氣諧波就會相互影響,一缸排放出去的尾氣又被吹回其他缸的燃燒室內,將會導致高溫殘留氣體不斷增加。而采用4-2-1排氣歧管(下圖所示),則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如在四缸發動機中,馬自達采用了增加排氣歧管長度的4-2-1排氣系統,即首先將四條獨立排氣歧管交匯成兩條排氣歧管、然后再匯集成一條排氣總管的方式,使各個氣缸排氣距離保持在相同狀態,減小或消除諧振排氣帶來的尾氣殘留,實現更充分排氣。
在排氣路線較長的4-2-1排氣系統中,高壓波傳遞到其他缸體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其不良的影響被限制在極低的轉速范圍內,基本上能夠在全速范圍內減少廢氣殘留量。另外,為了提高常用區域的扭矩,需要600mm以上的管長,為了節省空間,采用了環狀排氣管。
● 獨特的燃燒室設計(凹頂活塞)
Skyactiv-G發動機的活塞采用了凹頂設計,這樣可以在壓縮行程增加空氣的擾動,使燃油與空氣混合更充分,從而提高燃燒效率,減少排放。同時通過在火花塞頂設立空腔,使燃燒初期的火焰接觸活塞,從而防止爆震的產生。
● 結構輕量化
結構輕量化,減少內部摩擦是提高發動機效能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通過對發動機內運動的部件(活塞、連桿、曲軸等)進行輕量化,就能有效提高發動機的響應性。
Skyactiv-G發動機主要對以下的一些部件進行了輕量化,盡可能的減輕機件的慣性重量,減少機械阻力。活塞、活塞銷輕量化(減少20%)、連桿輕量化(減少15%)、減少活塞環張力(減少37%)、曲軸主軸頸小型化(直徑減少6%,寬度減少8%)、采用滾輪從動件(節氣門摩擦力減少50%以上)、采用電控可變油壓小型油泵(燃油泵送時損失減少約45%)。
總結:相對于普遍的通過對進氣增壓來提高發動機效率的發動機技術,Skyactiv-G發動機最大的亮點是采用高的壓縮比,來提升發動機的效能。作為一項綜合性技術提升,創馳藍天技術還包括了變速器、車身底盤等結構的升級優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